美国外教马修先生

作者:belgiumchina  于 2011-1-22 05:5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美国外教马修先生

                ·杨 明·

大学四年级时,系里来了一位教英文的美国外教,名字叫马修。

马修先生大约五十多岁,个子不是很高,胖胖的脸庞,态度温文尔雅,尤其是在课堂上讲起美国文学,滔滔不绝,神采飞扬,那时我们背诵过无数英语句型和课文,掌握了大量的英文词汇,听一位美国教师讲课,从听力和理解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马修先生有着相当丰富教学经验,他也在其它国家讲学,讲起课来慷慨激昂,表情丰富,语音宏量,像莎士比亚戏剧进入角色的演员一样全神贯注,令全部听课学生为之倾倒。

一个美国教授的经历,和年轻的中国学生当然有很大不同,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文化背景,都会激发双方在交流时的极大兴趣,马修选用的课文其实也是欧美报刊和出版物选用标准统编教材,如果是中国人讲课,肯定不会理解那么深刻准确,因为语言本身带有生命力,它是生活在历史传统的沿续和使之生存日常生活的人潮语境之中,在一个长期专门研究这种语言的发展,了解其形式和内容,并且潜心以这种英语、日语从事写作的马修先生,讲起英语课文的细节,就如数家珍,游刃有余了,几乎所有学生都感觉听这样的课程是一种享受。

马修先生介绍说,他也是一位作家,写了一些书,他为了讲课,带来不少参考书和资料,但是我们似乎都没有翻阅过他本人写作的书籍,除了美国他还经常提到法国,比较一些法文拉丁语和日尔曼语系的英文某些相同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一个北京外语学院分配来的青年教师是教法语课的,经常和马修用法语交谈,我们当时的第二外语是日语,自然听不懂他们讲了些什么,他们或许很得意地分享这一优势,虽然不算是秘密,但其他人只能有羡慕,那时我们还不懂法语,我们在课下和马修交谈,自然也只是英语。

有一次,马修先生偶尔得知我爱好中国的书法篆刻,就问我是否可以带他刻一枚印章,我委托好友金玉琪为他刻了一枚印章,中间是篆书马修二字,周围是英文原名,马修看了之后大为赞赏,爱不释手。过了一些日子,他又说还想为生活在巴黎的女友再刻一枚印章,还是我的朋友带他刻制的。

马修对他在巴黎的女友情有独钟,几次谈到她,说他的这位女友也从事写作。

马修在讲课之余,大概只有阅读和写作。有一次,他邀请我周末去他的住处聊天,马修住在另一所理工科大学为专家提供的住宅,我是乘坐公共汽车,走了很远才到达他的住处,是一个小单元别墅式的建筑,周围有围起的铁栅栏。马修先生和我闲聊美国大学的一些情况,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也颇感兴趣,谈话间他端来一碗西式饮食,好像是雪白的泡沫状的东西,漂浮在碗里的汤中,我从来没见过也没吃过这种东西,他解释说,这是鸡蛋清也就是蛋白部分打制冲在热汤中,是英美式作法。我至今不知道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还是住处大学厨师制作的,只是感到新奇而且可口。马修讲课自有他的风采和风度,我们几个大约要留校任教的学生也曾和讲授国际贸易的理论的本系教授说起马修学识渊博,讲课风趣有吸引力,本系教授说有时间也会来听听,但他却始终没有来旁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系里还想延续马修的聘约,但马修却有了提前离去的打算和念头。系里领导和他谈了几次都没有结果,马修私下和中国同学说,学校里不愿意付费为他运回大批书籍,他也听说市里负责大学的市长有时也来视察,要反映这一问题。有一次校长到系里开会,我在楼梯口见到校长,约略谈了马修的要求和意愿,校长听了什么也没有说。但是过了不久,马修告诉我,校方同意帮他运回书籍,他自然很高兴,因为国际间的运费毕竟相当昂贵,学校领导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是谨慎和友好的,不能不说是文明社会礼仪之邦的气度。当时,我们听说马修急于要回去是因为巴黎女友突因车祸致残而入院,他不放心,急于探视和照顾她。但是和此地大学合约尚未结束。

马修离开时,据说日常生活用品还在他的住处,有换洗的服装和其它不十分重要却很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问题是马修先生不辞而行,他再也没有回来继续教学工作。

系里领导颇为气愤,说还要通过有关部门和远在异国他乡的马修讨个说法,我们却为发生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感到忧虑和不解。我们多少有点不明白,这究竟是马修个人行为,还是美国人的作为,对他说来中国这份教学工作是一种体验,也算不大不小的冒险,和他以往的历险记或许有几分相似,他有他的苦衷,他的理由。马修的课讲的精彩,但是合约的教学任务没有善始善终的完成。究竟存在着一个责任问题,只能让人摇头叹息。近三十年前这段故事的尾声,至今使我纳闷,一个教书和写作的美国外教之举,究竟是自尊自重还是恰好相反?

□ 寄自比利时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14: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