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朋友亚玛尔

作者:belgiumchina  于 2011-2-9 03: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印度朋友亚玛尔

                ·杨 明·

我对印度和印度人向无反感。也许是因为在唐代就有玄奘去印度取经,翻译了大量佛经,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同时也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这样的重要边疆地理历史著作。我对印度人的好感也许来自看过印度人拍摄的黑白色故事影片,听“到处流浪”这样的印度歌曲。

还有《大篷车》这样的热闹场面。其实原因也许包括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到中国访问,由诗人徐志摩陪同翻译,由画家徐悲鸿画像。当我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时,爱不释手,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翻看的书籍。我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对印度有色人种毫无成见,说印度人肮脏不文明都不会影响我对印度人的起码尊重。

我直接接触并有过交往的是选修共同课程的印度同学亚玛尔。这位印度同学的家境应当不错,好像在种姓制度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他们属档次较高的阶层。

亚玛尔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聪明和善解人意,易于沟通交流。我们之间谈话用的是英语,印度英语有印度英语特色,主要是受印度人的语言发音影响,他们也创造了一些独特的英语词汇,保留了殖民时代一些现在英词汇。

亚玛尔选修了一门英语硕士课程。他和英国教授保持联系,经常打电话给英国教授,因为这位讲授人类资源管理的教师在英国化学公司主管公司人员聘用管理又有学术背景,就在周末和预先安排好的时间来比利时的大学讲课。

亚玛尔有时在周末也请我吃饭,他的厨艺不错,印度饭好像经常用咖哩,味道很好。那时亚玛尔还没有女伴儿。我和他的话题从来没有涉及中印关系和中央边境冲突事件。

亚玛尔在获得系里的比利时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交换的消息之后,并了解到还有余富名额,比利时人也许因为英语的问题不能考取去美国念书的交流计划,他就跃跃欲试了。

在小组作业,联系公司实习时,他总是关心我去什么地方实习,因为他听说我和比利时一家大银行主管 认识,他可能想到我会帮助他去那家银行,另外他准备的一份论文是研究股票期权问题,他应当到银行去。

我把他介绍给我的熟人,亚玛尔也就顺利去银行实习了。指导他的是一位数学家,银行期权期货业务部门的主管。

亚玛尔顺利写完关于期权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论文。在答辩那一天,因为我对这一问题特别感兴趣,我也在场。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他也幸运地获得去芝加哥大学交流的资格,这是一个印度学子梦寐以求的。

亚玛尔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善于捕捉机会,善于赚钱。他用不用父母的钱我不知道,但是他懂得会计,懂得旅店管理,也就应聘半工半读,在布鲁塞尔一家旅馆工作。

在旅馆工作的收入足以应付学费,住宿费用和其它日常开支。

只是有一天,他好几天没有来上课,再来的时候,他的一只眼睛淤青发黑,好像被重重的打了一拳,他要对教师和同学们作出必要的解释,好像是因为有一对男女入住旅馆,那男子打了他。我感到奇怪,也许他和那对男女开玩笑,调戏了那女子不成?

亚玛尔是有一个女友的,也是在同一大学研修的女孩儿,学的是其它专业。这个女孩是希腊人,来自雅典。我听他说这希腊女孩儿是个处女,他们在学校组织的舞会相遇相识,一见钟情。之后两人也就搬到一块居住。

我问她,亚玛尔去了美国之后怎么办?希腊女孩儿说,他先去一步,以后再说,看上去心情蛮乐观。

亚玛尔的父母在他去芝加哥大学之前来到比利时,他们也见到儿子的女朋友。

亚玛尔曾和我说他父母一再催促他和一个家乡印度女孩子结婚。但以后他有可能和现在的希腊女孩儿结婚吗?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亚玛尔临行前给我一本美国著名学者鲁宾斯坦写的期货研究权威著作,他知道我喜欢这本书,这种书籍的价格昂贵,他说他对于我介绍他去银行实习,心怀感激,他因此得以顺利达到去美国学习的目的。

亚玛尔的另一个印度伙伴从荷兰语大学来看他,那个人也是一派学者谦恭风度。亚玛尔说按照印度种姓等级制度,那个人的社会地位更低,但在欧洲,他们也许不讲究那一套,至于心理上有没有优越感和不如人则不得而知。

亚玛尔去了美国很长时间以后,我偶然遇到希腊姑娘,问她他们是否还保持联系,她回答说最初联系频繁,以后就越来越少,似乎感情上的联系变得淡漠了,或许双方都有了改变。

那时,在我同一个班级里还有一个胖胖的,年龄更大的印度商人。他的家住在德国伯恩。开车跑来跑去,在国际咖啡价格突然大涨的年代里,他还把时间精力的一部份投入到赚钱上。

我认识的另一个印度人是在大学附近开复印商店的年轻老板,他说因为长时间站立,腰间盘出了问题,需要中医按摩,他居然也喜欢喝酒,并且总说印度的太阳热度高,生活在印度不会有腰痛风湿病,我开玩笑说,那你一个人回印度吧,让你太太孩子在比利时。他立即回答道,嗨嗨嗨,你们中国人难道可以夫妻分居两地吗?

可不是嘛 ,中国以前夫妻分居两地不是大量存在吗?现在东南沿海来海外谋生的不少年轻人不是也让家留在中国,一个人在国外打拼,一晃就是十年。

我对印度了解甚少,但是,我觉得印度人很可爱。也许因为我没遇到不好的印度人,也没有看到印度不好的一面。

我认识的一个比利时天主教修女,在印度传教服务,后来得了传染病,长期疲倦。印度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医疗条件需要改善和提高。

我有时会怀念印度朋友,像亚玛尔,也许他已在美国安身立命,事业有成,孩子大概也有好几个了,一个那么喜欢女孩子的印度人。

我想如果和念过书的大学联系,找到校友录,总有一天可以和他联系的。

□ 寄自比利时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0: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