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作者:belgiumchina  于 2011-3-10 03:1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诗词书画

外国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杨 明·

几年前,我在布鲁塞尔国际图书展览见到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他说,我看不懂,不能翻阅外国语言文学书籍,但你可以。无可奈何。只能望洋兴叹。

我说你的优美文字,我写不出。但我喜欢阅读原版外国文学作品。

举例说我喜欢川端康成,看了许多日本语言文学书籍。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川端一两岁上,父母双亡,少年时代与祖父相依为命。十六岁上,川端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中学时代,他无数次投稿石沉大海。大学时代,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正式登上了文坛。

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机会,与年少的舞女邂逅,川端将这段经历化为艺术,便是小说《伊豆的舞女》了。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

川端康成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小说、散文、评论等。在整整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了超过500部(篇)小说(含140多篇掌小说),在《川端康成全集》37卷本中占去了25卷。

我喜欢英国狄更斯和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我读英语杰克·伦敦,他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读才取得成就的作家。

杰克·伦敦幼时家境困苦,可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理想,他的读书欲望十分强烈,从10岁起就不得不半工半读,只要有可能,他就会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后来,他搭上一艘海船,到日本沿海和白令海一带捉海豹,沿途经过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与这些海上的见闻后来成了他写的南海故事的素材。惊涛骇流中的海洋生活是艰苦的,但他没有忘记读书,在返航驶入旧金山湾时,他已经读完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我也喜欢美国小说家海明威(l899~1961)。海明威生于1899年11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1917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

他于1918,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在他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十分精彩我看法国原版福楼拜。1821年2月17日福楼拜出生在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艺术风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1840年福楼拜赴巴黎攻读法律,因患神经系统的疾病于1843年秋辍学。在巴黎,他结识了另一位大文豪雨果。1846年他认识了女诗人路易丝·高莱,两人有将近十年的交往。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完成了三部主要作品:《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和《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的发表,轰动了当时的法国文坛。

《情感教育》是作者第二部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重要小说。1871年,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福楼拜对此采取了敌视的态度。晚年的福楼拜除悉心指导莫泊桑写作外,一直在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差一章没有完成。

我喜欢阅读法国原版巴尔扎克,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作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六种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 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作品最初定名为《社会研究》,后来受了但丁《神曲》的启示,才改用《人间喜剧》这个名字。

我阅读德语马克思荷兰语斯宾诺莎是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

斯宾诺莎生于阿姆斯特丹,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斯宾诺莎镇的犹太人。父亲迈克尔.德.斯宾诺莎在阿姆斯特丹经营进出口贸易,并担任犹太公会会长和犹太教会学校校长。他诞生时父亲为他取名本托.德.斯宾诺莎,本托乃西班牙语,意为受神恩。斯宾诺莎生活的家庭相信唯有坚定的信仰才是幸福的保障。他们是以感恩的心情来领受一切遭遇,一切痛苦和欢乐。斯宾诺莎之前的哲学家笛卡尔的著名观点:“我思固我在”,恰好成了斯宾诺莎怀疑思想的依据。1656年7月27日,因怀疑灵魂不灭,否认天使存在,斯宾诺莎被革除出阿姆斯特丹的犹太教会。由此,他靠磨制透镜为生,开始流浪的生涯。他终生未婚,倾注全部的热情从事哲学研究。他一生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政治论》、《知性改进论》、《希伯莱语》等。1867年9月14日,犹太人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的最主要的著作。1849年夏末,马克思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以前,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为此,马克思曾愤然退出普鲁士国籍,要做一个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品,来到了著名的雾都伦敦。来英国之前,马克思一家是两手空空,到了伦敦,仍然是身无分文。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举家迁移。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租金每周5镑,不久,他们又被主人赶走。1850年5月,马克思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房租迁到了这条街的28号,一家七口住在两个狭窄的小房间里。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张贤亮先生认真阅读过中文版《资本论》,但是高喊私有制万岁。时代感觉已经完全不同。

□ 寄自比利时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2 07: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