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叶山房和举烛故事

作者:belgiumchina  于 2011-3-23 02: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扫叶山房和举烛故事

(比利时   杨明)

每年秋季到了十一月份,比利时、卢森堡的森林落叶就铺成厚厚一层,金灿灿的,有黄色、红色还有褐色的,非常美丽壮观。一到了市内,凡是马路两侧种着高大树木的地方,随风而落的树叶也就刮到了地面,有的还飘落到电车的轨道上。于是,清扫落叶也就不仅为了清洁,同时也是安全的需要。几片大的树叶足以使电车出轨,或行人滑倒。一阵又一阵的西风,吹落一片又一片树叶,一遍又一遍地被清洁工扫除。

这使我想起以前中国曾经有过的扫叶山房,这是类似于现代的印刷所和出版社,专门印制线装本典籍,或者历代碑帖。印书少不了刻字检字排版。中国历代典籍浩若烟海,岂可仅以汗牛充栋名之?用火车、集装箱也不知要多少辆才可以。当代的电子扫描技术固然可以将之轻易储藏在电子芯片里,但是书中究竟有多少字句误读误印就无法一下子解决了。古代的扫叶山房,校对工夫再深,也难免错字漏字的地方,一遍又遍地检索校对,和秋天清除落叶一样,找出错字,但是错处误处可能依然存在。

外国出版的圣经或其它经典作品普遍书籍,还有报纸也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不管是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都是如此。美国一家著名出版社曾登出广告,奖励咬文嚼字挑出排版错误的人,这家出版社非常自信,但是还是不断地被热心的读者一次又一次找出印错的字和字母。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

像扫叶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校对,毕竟是技术性不高的工作,而更为复杂的问题是无法判断的遣字用句人名地名,在学识准备不足的排字校对者处就有以讹传讹无以纠正的情况。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地的记载,有咸秦碎叶等字样,后世众说纷纭,按照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的考证,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也就是现在的吉尔斯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因为在唐代该地为中国所辖。过去的典籍因传抄或字迹模糊破损,有些字迹在后来印刷的书中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样子。不过现在每年安徽当涂也就是马鞍山市李白去逝的地方,每年的诗歌节中,定有来自吉尔吉斯共和国派来的代表团,至于李白声名远播的日本和其它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李白的诗已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出版,李白幸甚,中国幸甚!对李白诗歌以及身世研究还将继续下去,而且已经国际化。其它中国的典籍也陆续被更加完整地翻译成各国文字,例如在几年前译出《楚辞》的法国著名汉学家海密——马迪欧先生和我在巴黎会面时告诉我他在和加拿大学者联手合译《荀子》。我曾和他讨论过屈原诗译中的问题,他说中国人之间早就存在长期争议呀!不错,例如钱钟书《管锥编》中就列举了许多这样的例子,他的书里记载的是阅读《全上古先秦两汉》诸子百家的笔记,蔚为大观,钱钟书也提到古书印刷中的错字别字和误植的字句等等,还有古代印刷术之前的乱简,不一而足《管锥编》得益于中华书局高级编审周振甫的审阅编辑,少去了许多问题,但书中引述的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欧洲文字,就免不了出现字母脱落错误,中文在修订版中是指出不少错误,也应了扫叶比喻的预言,这部得奖著作,也少不了印字错误的现象,诚可叹也!

中国人如果在阅读编辑和翻译典籍时出现理解错误,对外国汉学家或学者翻译解释,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困惑,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中国人在翻译希腊荷马史诗,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还有更简单的现代小说,由于语言环境的差异也会出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郢书燕说。

传说中国古代楚国郢都某人给在燕京任职的朋友写信,因晚间举烛照明的童子打哈欠昏昏欲睡,手中腊烛遂低垂下来,写信者遂喝道:举烛!并且把这二个字误写在信中,燕京里的朋友在收到信后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弄不清前后文是什么关系。但后来他还是自作聪明地理解为楚国郢都朋友是在暗示劝诫,他处事为人要烛之以明,事事清楚。后来此人果然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正常的情况下,审阅或打字校对的程序可以保证少出或不出错误,但是由于字迹过于潦草或写了一些不是现代日常用的直白字句,友人帮助打字时,也会出现揣拿不准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打印发送文章电子清样,作者本人目力不济,不复细阅,同样贻笑大方令读者摇头,可见扫叶和扫盲都成了问题。在英文或其它西方文字,电脑确认软件中会自动警示字母的错误,中文软件应也会具备同样功能,但机器的判断,最后还是要人来识别判定。

人和机器如电脑者都免不了犯错误。由于疲劳,由于惯性,由于熟视无睹而酿成“惨不忍睹”。或许重要文稿,在声誉卓著的出版机构发表,经过层层严审,有可能出现一字不错的奇迹。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 10: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