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作者:belgiumchina  于 2011-3-30 02:5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诗词书画

临摹伏尔加河上的

(比利时   杨明)

 念小学的最后二年,我有机会去市少年宫参加水粉画的培训班。或许也是因为流行的张贴画、宣传画都是巨幅的水粉画,所以才有这样的美术课程。水粉画用棕褐色打轮廓,然后用调好的色彩由深到浅,一层一层地描绘人物、花卉或风景,高光的部分用白颜色挑出,所以白粉的运用是最巧妙的部分。

后来,我在书店买到一本不厚的油画入门书,里面以文字为主,介绍油画的传统技艺,有厚画法与薄画法。画笔、画布还有颜料以及调色油都与其它画种不同。有一次,因为父母老朋友的介绍,认识了当时在绘画圈子里相当有名的一位青年油画家,我去他家,看到四壁悬挂着大大小小的油画作品,大开眼界。想像不到在批判封资修和崇洋迷外的年代,居然还有人临摹出这么多大型欧洲古典油画,而且非常逼真,功夫老到。那些画中有些是重大题材的战争场面,也有俄国名画家希施金的森林系列,还有苏里柯夫名作桌前拿水果的少女,以前我只在美术杂志中见过复制品,墙上还挂着如诗如梦的意大利少女侧身画像。看到这一切,我只能沉默,心里只有一个愿望,也要画出类似的作品。

那个年代大型或巨幅的油画无非是政治人物的头像,通常是根据照片绘制。我所看到的苏联油画,都是五十年代马克西莫夫来中国办油画培训研究班前后出版的苏联和俄国大画家的油画,以列宾的作品居多。

我看到的列宾作品当然都是复制的印刷品,感觉和效果与站在大型原作面前完全不同,像意外归来这一幅非常具有戏剧性情节的作品,只能看画中的每一个人物表情,却并不了解画作的背景和故事,好在像伏尔加河的,整个故事情节都表现在每一个人物的运作表情和整个构图上,这是一幅经典性油画作品,令人赞叹,叹为观止。

我是把这幅油画临摹到三层的胶合板上的。先涂了一层白底油,干了之后直接用棕褐色油起画稿,画面呈横长条形,画里的人物在吃力地拖着船,他们胸前勒着结实的带子,全身向前倾斜,用力齐心拉着后面的船。这是一个痛苦劳顿的场面,拉船工脸面刻着岁月的皱纹,晒的黝黑。只有一个年轻人在当中,那一瞬间,他似乎想休息一下,拉船的带子松缓了下来。这种场面像那个时代的烙印一样深刻,和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还有诗歌一样深重。

我用了一两个星期,临摹出这幅比较大的油画,熟悉和掌握了油画技巧,对列宾的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个时代,俄国同样出现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大画家,艺术史从来没有将之忘却。

后来,我到了欧洲,又曾多次去巴黎的卢浮宫。在那里,我看到过有要在远距离搭上油画布,手里拿着不同号码的油画笔,细心地临摹馆中的藏画。我想如果在俄国列宾美术馆前,面对原作去临摹,那一定又是另一悉滋味和感觉。艺术家的生命因其作品的存在而不断延续以至于不朽。在我学习油画的年代,中国的美术作品在公开场合发表或展示的都是政治宣传画,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现象和印迹,有的宣传画可以印刷上亿张,俱往矣!

现在美术院校学生还要画素描,或许也要熟悉传统油画技巧,但全世界都不再流行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东西,而是搞动漫和当代艺术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08: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