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 情场对决,自恋者必败!——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2/01]
-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 傍大款 [2011/01]
-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在村中关于捞与不捞的讨论中:https://www.backchina.com/chineseblog/201102/user-291542-message-103377-page-1.html, "世道变了"提出“一个热恋中的女孩,偏执是常有的事.但偏执不等于偏执症,更不等于偏执狂.所以偏执不能与精神疾病等同.”
完全正确的是,精神疾病确实需要精神科医生面对面的诊断, 临床过程。光凭第三方的几点描述,不可能做出诊断,这也是我们没有给她做诊断,更没开药的原因。只是提出一种重要的可能性。实际上,根据她的反复的,无法控制的行为,这种判断是有一定根据的,以本人精神科医生二十余年的经验。因此,建议她去看医生。
恋爱中的女人,行为是可能偏执,我们另文中也提到。但正常范围内的偏执是有“度”的。超出度,即为“病”。为谓“超”?采取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行为,不管打着什么样的牌子,都为病态了。因为,切勿以为有个美丽的“爱”的招牌,一切都是合理的,当然更不是合法的。
从“世道变了”的讨论中,我注意到几个大多数人会混淆的概念,“精神病”“精神疾病”,甚至很多中国人口头上常说的“神经病”。通常,国人所指的“精神病”和“神经病”是特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如加拿大那位取人头的。实际是,精神疾病包括范围很宽,从抑郁,双向情感,焦虑,厌食,反社会行为,直到精神分裂,所有涉及心理,情感的病态都属精神疾病的范畴。这方面,我们的知识普及还相当滞后。具体到本案例中,女孩据描述没有明显的精神分裂的症状,但有情绪失控上的问题。不可混为一谈。当然,还是开首的那个原则,因为没见本人,没有经过实际临床过程,我们不能在这对她做任何专业上的诊断。题外话:“神经病”本该专指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帕金森病,早老痴呆,肌肉萎缩之类。国内归属神经内科。国外称neurology,不同于psychiatry。历史上国内曾同属一科,扯远了。
“有精神病就不用负责”是个误解。法官一般会根据情况做出选择,对社会他人危害性小的可能放回家,由家庭监管。危险性大的可能做强制治疗(门诊,司法精神病院,或入监)。一般都会是附带条件的假释。以防范可能的危险。这与中国的情况有较大差别。目前中国对精神病犯罪审判后的监管少,多放归社会。这是另一个很大的问题。
心理疾患,在较轻时可以通过咨询,通过心理帮助改善。但严重到一定程序就必须用药,这不以我们的“良好愿望”为转移。“爱”不是包治百病的。肺炎了,腿折了,你是请医生吃药,手术,还是有母亲更多的关爱就够了?人们很大的一个误区是,精神心理疾病就可以“爱心”医。实质是,这些严重的精神疾病也有物质基础,有我们现在所知不多的病变。疾病都需要对症专业治疗,这是常识。绝大多数精神类疾病都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症状,虽然有些如精神分裂基本不能完全治愈。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状况是可以做到的。有病不用药治,有些宗教如是宣传,人都有自主的选择,对错与否,我们暂不想在这讨论,各人也会有自己的判断。
关心,关爱,很多时候需要理性的基础,如何最大化地保护各方利益是我们咨询服务的目的,不是做道德评判,不做情绪渲泄。没有理性判断的关心,有时会适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