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 情场对决,自恋者必败!——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2/01]
-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 傍大款 [2011/01]
-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Biopsychosocial Model)
——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医生手册
张道龙 许倩 赵然 刘春宇
As to diseases, make a habit of two things — to help, or at least, to do no harm.——Hippocrates
The greatest mistak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s that there are physicians for the body and physicians for the soul, although the two cannot be separated.——Plato
我们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引用两位对现代医学尤其是对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过里程碑式影响的古西腊哲学家和医学家的话做为本书的卷首语。为了不在翻译中加进我们个人的理解,以免误导读者,所以全部引用原文。
【概论】什么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一. 历史:
1977年4月号的《Science》杂志刊发了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乔治·L·恩格尔的一篇长文《呼唤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面临挑战》,对生物医学模式进行了批判,这便是后来成为当代医学观念变革思想旗帜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首次亮相。凭着比生物医学模式更科学的内涵,这一模式很快赢得了多数人对它的认同,如今许多人不暇思索地把“现代医学模式”等同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二. 综合评估: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模式适应于各种常见的问题和病症,而非仅仅对某些极端的案例有效。但是,同时存在所有问题的咨客也极为罕见,因而并非对每个咨客都必须逐一评估所有的因素。
许多缺乏经验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常常认为由于时间不足导致无法澄清咨客的全部有效信息,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时间,而在于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应该询问哪些信息。因此,评估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恋战”,需要在效率和效果之间找到平衡。
(一) 生物评估:从生物或生理的角度对咨客进行评估,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顺序。
1. 焦虑:在中国,大量人群存在焦虑症状,首先可以考虑咨客是否有焦虑的症状。
2. 抑郁:是否有抑郁或躁狂抑郁等情感类症状。
3. 精神症状:是否有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等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症状。
4. 认知能力:生物角度的认知是指基于神经系统发育状况,人脑加工、储存、提取信息的能力。评估咨客的大脑是否有器质性病变,认知能力低下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造成的。
5. 吸毒与酗酒:在美国有很多人吸毒,而在中国酗酒问题则比较严重,因而需要评估咨客饮酒量、饮酒频率是否与咨客的症状有关。
6. 性格:由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环境共同造就,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经多年形成之后极难改变,相当于生物因素,因此需要考虑咨客的症状是一贯如此,还是由具体的诱因所致。
7. 其它症状:根据咨客的具体情况评估其它与症状相关的问题。
(二) 心理方面:
1. 读人:关注咨客在描述事件的过程中,使用的措辞、语调、态度等等,以评估咨客的价值观。
2. 人际关系:咨客的困扰或心理冲突,是仅仅与某个特定的人有关,还是与周围很多人有关,都与哪些人有关。
3. 压力源:咨客的困扰存在了多长时间,是否反复出现,是否与近期的压力有关,心理压力源是什么。
4. 例外和成功经验:咨客的症状是否有消失或比较轻微的时候,过去遇到此类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是否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5. 认知:咨客在认知上是否存在障碍,是否有病理性认知,价值观系统是否混乱,行为是否超过了正常值、是否过度。
6. 模式:事件是否经常、反复发生,是否存在规律性,是否可以总结出某种心理反应模式。
(三) 社会方面:
1. 社会关系:咨客是来自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与亲友的关系如何,是否单身,是否有子女,与同性和异性交往是否有区别,障碍。
2. 教育程度:咨客受过怎样的教育,所受教育程度在社会中处于怎样的水平。
3. 经济收入,工作和职业:询问咨客大致的收入水平,评估处于高、中、低哪个层次上,更主要的是了解咨客挣钱的能力和渠道,进而评估咨客的困扰是否与其职业、收入、工作等方面有关。
4. 法律:是否曾有犯罪行为,是否经常犯罪,是否曾经坐牢,是否涉及法律纠纷,并了解相应的原因。
5. 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我们认为不能假设咨客的问题都与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直接相关,不能人为构建案例,不能习惯性地追溯咨客的历史和过去,必须保持未知的心态,根据咨客的具体情况,以评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为指引。如果咨客的困扰确实与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才需要找出其间的联系。
(四) 鉴别诊断:需要熟记诊断标准,并据此对咨客进行鉴别诊断。
1.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了解上述标准是内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临床从业人员的最低标准。
(五) 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暴力因素评估。
1) 对自己:是否有自残,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2) 对他人:是否有伤人、杀人的想法和行为。
(六) 预后:是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过去的治疗效果是现在最好的预后指标,制约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咨客的困扰是偶尔发生还是长期的状态,前者预后良好,后者则比较困难。
2. 咨客是否拥有充足的治疗资源。
3. 咨客是否配合治疗,相对来说,越严重的咨客配合度越差。
三. 综合治疗计划:基于以上综合评估的内容,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治疗计划。
1. 辅助检查:判断咨客是否需要一些相关的体检、实验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2. 生物:判断是否需要生物方面的干预,比如药物治疗。
3. 心理:心理咨询和治疗。
4. 社会:帮助咨客寻求相应的社会资源,比如协助申请免费的药品和困难补助等等。
四. 总结:效果和效率是判断治疗是否成功的金标准。
1. 效果: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个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框架指导下不断实践,就能逐渐优化出符合个人习惯、富有个人特色的个体化治疗模式。如果缺乏正确的框架指导盲目实践,就会实践越多、误诊误治也就会越多,治疗效果自然适得其反。
2. 效率:单次治疗固然无法处理大量的信息和取得显著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的综合评估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在半小时内与咨客讨论完毕,整个咨询和治疗过程耗时在一个小时之内,这就是有效率的治疗。为后续咨询和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全面而有重点的评估是实现效率与效果的平衡的关键.
4. 保持未知心,克服不必要的好奇心,加上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