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 情场对决,自恋者必败!——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2/01]
-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 傍大款 [2011/01]
-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案例】
20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女士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做了一名保管员。 10年前,王女士与丈夫离了婚,最初的那段时间,她的情绪波动非常大,甚至曾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还服用了一段时间的抗抑郁药物。后来,在同事的鼓励下王女士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心理学讲座,陆续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帮助自己逐渐走出了离婚的阴影,饮食、睡眠和工作都慢慢恢复了正常。
离婚后,王女士一直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教育女儿走正确的人生方向,虽然在别人眼中自己活得并不精彩,欣慰的是女儿的各方面都成长得很优秀,在女儿的心目中自己的家庭非常温暖。王女士常常憧憬着一幅画面,一对平凡的老夫妻虽然经济上并不富裕,但两人彼此恩爱、相互扶持,共同做着小生意,过着充实的生活。王女士不知道自己将来还能不能找到一个顾家、爱学习、讲平等的老伴,与自己携手共度晚年。
离异的经历,让王女士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变得喜欢观察、帮助别人,擅长快速调和别人的矛盾,尤其是特别能够理解孩子们的心理。今年,王女士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学习班,打算自己将来退休的时候,一方面能把爱好变成职业,发挥余热,另一方面为女儿上大学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然而,从小到大,王女士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职业、适合做什么职业,觉得自己的生活始终是被别人安排着,就像一只蜗牛在生活的路途上慢慢爬行,转眼间就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不久前,因为在工作中遇到了一点困难,王女士突然感到没有了方向和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退休之后的生活该如何继续?
【咨询思路】
一. 婚姻方面:面对一位离异十余年依然单身的中年女性,可以单刀直入地询问咨客是否考虑过再婚,以明确咨客在婚姻方面的需求和想法,再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 职业方面:咨客的主要困扰是自己退休之后,适合从事何种职业、如何利用退休前的几年时间做好准备,因此,与咨客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是本次咨询的重点所在。
1. 目的:了解咨客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学习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自救,还是为了助人,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2. 读人:咨询师需要从客观的角度评估咨客是否具备助人的特质,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与人沟通的态度如何,是否具备一定的智慧,是否善于倾听等等。如果评估后发现咨客并不具备助人的特质,不适合从事心理咨询这一职业,可以询问咨客:“做咨询师经常需要与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人打交道,你考虑过这一点吗?”“你现在的记忆力怎么样,能记住那些复杂的诊断标准吗?”等等,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全面评估咨客助人的能力。
3. 资源:客观来说,咨客作为40多岁的女性,在45岁之后将处于身体、心理、智力都逐步衰退的人生阶段,发展与上升的空间有限。因此,需要了解咨客目前已经积累的资源是否可用,比如咨客大学所学的专业,过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否储备了一定的人脉关系,退休后是否有机会去行业内稍差一些的单位继续工作等等。
4. 经济:评估咨客的经济收入水平、支持系统,以及家庭经济支出的状况,是否有条件将兴趣爱好作为职业,退休后的工作是否需要成为谋生的工具和女儿读书的经济来源。
5. 现实:帮助咨客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出比较符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状况的、适宜的职业选择。
三. 情绪:在解决了职业发展问题之后,若咨客依然存在情绪低落的问题,可以与咨客讨论丰富业余生活、改善心情的具体策略。
【案例启示】
一. 年轻时为了生存而奋斗,年老时为了快乐而奋斗。在人生的初期阶段,由于自身缺乏经验和智慧,或是为了遵从家人的安排,许多人对职业的选择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因而人到中年对职业做出调整、重新选择的人不在少数。通常,关乎职业生涯的调整越早越好,倘若已经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尾声,最好避免彻底改弦易辙从事全新的职业,但可以将“新职业”作为人生的第二爱好和前一阶段职业发展的补充。因为基于自身的教育和专业、能力和优势,以及积累的资源来选择职业,遇到的阻力往往比较小,成功的几率才会比较高。另一种情况,如果自身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支持系统等资源,当然可以在人生的中老年阶段将兴趣爱好作为职业,从为了生存而奋斗转向为了追求快乐而奋斗。
二. 不要盲目向职业倦怠妥协。如果对目前从事的职业产生了严重的倦怠,强烈渴望更换职业,那就需要具体分析产生倦怠的原因。比如,倦怠的情绪是源自对这个行业、办公环境、人际关系,还是对工作内容的厌恶,相应地改变倦怠背后的具体原因,往往可以使职业生涯得以延续和发展。比如,如果对心理咨询工作存在浓厚的兴趣,只是对就职的工作环境不满,可以通过更换工作单位来改善倦怠情绪。反之,如果对现在从事的工作本身感到厌倦,则可以进一步分析是由于能力不能胜任、还是由于现代技术进步而自己处于落后的地位造成的,此时,为自己寻找业内成功人士作为学习的榜样或进一步做再职培训很可能就是解决之道。
案例督导:张道龙
撰稿、编辑:魏霞 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