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与不归,退休问题的咨询意见

作者:咨询师  于 2011-3-26 12: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职场困扰|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距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了,许多第一批去海外留学的人都已年过中年,无论是在海外工作的,还是在国外拿了绿卡甚至国籍,但已回国内工作的华人,都开始考虑退休后是选择在国内或是在国外生活,哪一种方式对自己更有益或哪一种生活更适合自己。

作为咨询师,就职业生涯规划和退休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

人分几类:

第一类:杰出人才或者说超一流人才,比如像杨振宁,李政道……,他们不受国籍的限制,可以很轻松地在国内的顶尖大学或科研机构找到工作,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在国内的享受的待遇要高于同级或同年龄层次的专家,当然这种人极少;第二类:国家需要的海外一流人才,但比超一流人才稍低一点,他们同时也能解决身份带来的限制,有中国“绿卡”制度,有高校提供的条件,虽然不能与杨振宁,李政道这类超级一流人才所享受待遇的待遇相比,但是他们享受的待遇同样要高于国内同级的专家教授;第三类:在专业里的领域里有自己的建树,不是上面提到的超一流或一流人才,这类专有人才的特点是掌握了专业的技能,是国内的科研机构,大型的合资公司、私人公司或国有企业等十分急需的人才,虽然在科学的建树上不及前两类,但实用技能却给这些机构和企业带来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像这类人才的薪水一般比较高,高薪所带来的财富要比一般拿薪水或拿福利退休的人来说要高出很多,这类人才即使不能在科研机构或企业享受福利,退休后一样的也可以向市场购买福利,他们享受的待遇一般不比那些“金饭碗”差,甚至要好于他们;第四类:有海外求学或工作的经历,因在国外生活多年,外文水平高,此类人才虽然在核心竞争力上没有前几类人才优秀,但因其海外求学或工作的背景使他们比国内同一层次的人才更具有优势。比如许多跨国企业需要了解两国的政策法规,十分需要这种背景的人才,这类人才的待遇和福利上一样的会高于没有此背景的同类型人才,他们所得到的回报也很优厚;第五类:不属于人才或者说国家没有需求的这类人员,像这类人员就要在战略上考虑留在美国享受美国的福利制度还是回国工作,享受和亲人团聚。像这类人员就要考虑清楚哪一种福利制度对自己最有利益。

各个国家的退休福利制度不同,各企业公司的情况也不一定。但基本原则都是以服务年限为基础来决定福利的多少。因此,各人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做出长远目标选择后来决定在哪积累自己的“年限”。不付出服务,只享受福利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情况是,在一个地方正常退休,符合享受退休福利了,到另一个地方还能再工作。当然这种越老越值钱的职业并不太多,而且更是以付出劳动为前提的。

以上提到的前四种人才如果选定了回国服务或海归,还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第一点,人脉的建立:在你的工作领域里不要断了跟国内的联系,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闻名享誉国内外的人才,即使不和国内同行联系,国内的人也知道。但像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这样的人才如果不与国内的同行经常接触、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或参加国际学术论坛,别人是不知道你的能力的,更不会知道你是一个人才的,所以同行的推荐,同领域人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以外还要与国内的学科带头人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而做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第二点,选择好目标,确立自己的行业:如果觉得自己的科研能力强,就可以选择科研院所(机构)或者大学工作;如果觉得自己是实用型人才,就可以选择一些公司或企业工作;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人才,及早的做好选择。

第三点,选择好福利待遇:在谈条件的时候,要考虑好离自己退休的年限有多远,是选择薪水比较低但退休后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地方,还是选择给的薪水比较高的但退休后福利待遇没有在职时候强的。这些选择必须是在回国前根据自己的情况而确定的。一般来说,福利差(你挣到的钱 减去估计自己未来能活的岁数基本生活所需的钱=福利差)值越高越好。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来说,由于人慢慢地衰老,慢性病或者其他的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老年人一般医疗支出要比其他年龄段的人都大。在老年阶段,健康医疗的支出排到了第一位,房子的支出排到了第二位,除了这两项之外,其他的开支相对来说比较小了。如果以美国为例,年轻人与老年人相比,老年人就比年轻人减少了二种开支,一种是教育的费用,二种是由于活动量或活动范围的缩小,所以在交通上的费用开支也会大大地减少,但年轻人相对来说,由于人年轻,生活开支中健康支出排在了最后。以美国为例,假如你在美国工作若干年后,而上缴的社会安全税能使你申请到老年医疗卡(medicare),有了这张卡之后,你的医疗健康方面的费用就有保障了。如果年轻的时候在美国买了一幢房子,到老了变现之后,如果国内房价低可以选择买房,如果房价高同样也可以选择租房住。健康医疗和房子的问题都解决了,再加上子女的一些资助照顾,所以为自己晚年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自己选择的自由度也就更大了。

假如有回国定居的想法,在回国前要做好市场调查,看自己是否是国内市场需要的人才,因为这是最简单的供需关系。如果自己是紧俏热门专业人才,那谈的薪水待遇就会相对的比较好。如果确定回国定居或海归了,要建立好人脉,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举荐你。然后计算好收入与支出的差额。最后要把中美两国的福利全部计算好,最大的保护好有利于自己制度,规划好其他方面的收入和支出。

前面提到的第五类人,如果在国内没有做足够的积累,存钱,买房,又无法建立新的收入来源,“裸身”回国可能是比较风险的选择。

当然,中国还有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国籍可以影响你的选择。但在所有的因素中,经济基础才是重中之重。事实上,取得中国签证远比拿美国的容易。随着时间推移,可以预期,取得中国绿卡也只会越来越容易。这些都会是比经济基础小的障碍。即使是拿美国国籍后退休,又希望长期在中国居留,也只是有个签证和回美一趟的过程。用这个机会回美国做个体检,带家人旅游一趟,也是个很好的安排。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咨询师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2.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3.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4.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5.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6.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7.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8.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9.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10.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11.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12.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13.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14.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15. 情场对决,自恋者必败!——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2/01]
  16.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17. 傍大款 [2011/01]
  18.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19.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20.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21.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22.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23.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24.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25.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26.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27.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9 09: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