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 情场对决,自恋者必败!——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2/01]
-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 傍大款 [2011/01]
-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Biopsychosocial Model)
——临床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手册
张道龙 许倩 赵然 刘春宇
【第四章】社会因素评估:原则上是评估咨客社会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或者说是评估咨客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有可能是咨客的压力源,也有可能是减压源,需要根据咨客的具体困扰具体评估。
一. 家庭状况: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功能细胞。对于已婚咨客的家庭评估,包括评估咨客与配偶组成的“小家庭”,比如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婚姻关系是否稳定,配偶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需要照料等等;有时还涉及到对咨客所在“大家庭”的评估,比如婆媳关系问题;甚至咨客的困扰还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直接有关。因此,必须根据咨客的困扰对家庭状况做出相应的评估,注意避免生搬硬套地挖掘咨客的原生家庭,或是将咨客的困扰与其家庭状况牵强附会地联系起来。
二. 情侣或朋友:对于单身的咨客,需要评估诸如是否有情侣或朋友,与情侣或朋友的关系如何,能否在必要时得到情侣或朋友的支持资源等方面。
三. 教育背景:教育对咨客的价值观、理解能力、人际关系、经济来源等人生课题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予以关注,但不能机械地理解。正常情况下,学历越高、素质越高,但要注意与国情有关的特殊情况,比如中国的名校毕业生中有时本科生的素质会优于硕士研究生。
四. 工作状况:工作状况不仅仅指咨客是否有工作、从事何种工作等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内容,还包括工作给咨客带来的其它影响,包括社会地位、生存价值、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工作状况常常与咨客的自尊相关,这一点在男性咨客身上表现地尤为明显。
五. 经济收入:与工作状况相似,对经济收入的评估,最重要的不是咨客收入的具体数值,而是收入所能够带来的资源。
六. 健康状况:社会资源范畴的健康状况并非指咨客是否患有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评估咨客整体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能够享受的医疗资源等等。
七. 房产:在中国的国情下,房产对于咨客的经济、婚恋、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而需要针对咨客的困扰,评估咨客是否存在因买房而造成的压力源。
八. 犯罪史或法律纠纷:指咨客是否曾经有过犯罪行为或犯罪记录,犯罪程度如何,是否涉及法律纠纷,并评估相应的原因。
九. 文化和宗教:
1. 地域文化:指咨客是否跨国或跨地区学习、工作和生活,评估咨客的困扰是否与其文化观有关,是否与跨文化现象有关。
2. 替代疗法:实际咨询过程中,必要时需询问咨客是否同时还在尝试其它的疗法,或者是否正在服用其它的药物,以评估咨客除了现代医学模式之外,是否接受其它替代疗法的治疗。比如,在中国比较常见的是中医药、藏医药、养生等替代疗法,可以尊重咨客对治疗方法的个人选择,但必须注意中药与西药不可同时服用,以免药物之间相互影响、破坏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3. 宗教信仰:评估咨客的宗教信仰是否与其困扰有关,尤其需要关注是否对咨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产生影响。
【第五章】风险因素评估:关键在于对咨客做出综合的临床判断,而不是各项风险因素的简单罗列和机械相加,下述多项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对高风险或低风险做出判断。风险因素评估通常是在完成对咨客的生物-心理-社会评估之后,结合诊断与鉴别诊断再进行。
一. 自杀(自残):
1. 过去史:指过去是否有企图自杀的行为,有自杀史者易重复出现自杀行为。
2. 性别:企图自杀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自杀身亡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3. 年龄:青少年和老年人是自杀的两个高危人群。
4. 支持系统:评估咨客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何,支持因素越多、越完善,自杀的几率越低。
5. 物质滥用:评估咨客是否有物质滥用史,比如酗酒、吸毒、药物成瘾,物质滥用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6. 工具与计划:评估咨客是否有自杀工具、自杀工具的易得性、自杀手段的致死性,以及是否制定有自杀计划。在中国,半数以上的自杀者为服用农药或鼠药,且农村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
7. 严重的身心疾病:评估咨客目前是否患有严重的生理、精神疾病,比如重度抑郁症。虽然自杀者通常是判断力出现问题,但即使没有任何疾病的人也可能出现自杀的风险。
二. 杀人(伤人):
1. 过去史:指过去是否有过伤人、杀人的行为。
2.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3. 年龄:青少年比较容易冲动,是高危人群。
4. 经济状况:经济水平越低下者越易犯罪。
5. 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缺乏者易出现杀人或伤人的行为。
6. 教育程度:教育程度越低者越易冲动、越易出现暴力行为。
7. 物质滥用:酒精、毒品、药物等滥用后易出现暴力行为。
8. 犯罪工具与类型:评估犯罪工具的易得性和致死性,并且需要区分激情犯罪和蓄谋犯罪,相对来说,后者再犯的几率较高。
1) 激情犯罪:在西方犯罪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挫折攻击型”犯罪,而在中国,激情犯罪的概念可以更加宽泛,一般被认为是当事人在某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因心理失衡、情绪失控而产生的犯罪行为。
2) 蓄谋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即为蓄谋犯罪或故意犯罪,通常涉及面广、危害性严重。
9. 严重的生理疾病或外伤:比如中风、外伤导致大脑额叶损伤者,难以控制冲动,易出现暴力行为。
10. 严重的心理疾病:诸如精神分裂症、反社会人格、以及处于躁狂抑郁症躁狂发作期者等等,容易伤人、杀人。
三.干预:指对风险因素的干预,而非综合治疗计划。
1. 静态因素:比如性别、年龄等因素,一般难以改变、无法干预。
2. 动态因素:通常住院强制治疗是动态风险因素最有效的干预手段。
3. 保护性因素:挖掘咨客的保护性因素以降低风险,比如因信仰宗教而不能自杀,为了照顾孩子不能自杀等等。
【第六章】预后: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
一. 病程:指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咨客的病情会如何演变。
二. 结局:指干预之后,咨客病情发展的特定后果,对预后结局的判断和期待不是美好的主观愿望,需要凭借临床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丰富经验加以判断,因而必须是现实、合理的。
1. 病情好转:指达到症状减轻的结果。
2. 完全治愈:指症状彻底消失。
三. 过去史:
1. 时间:指咨客接受了多长时间的治疗。
2. 效果:指治疗或药物是否在咨客身上出现治疗反应,多长时间开始出现治疗反应,治疗反应是正性还是负性的。
3. 配合度:咨客对过去治疗的配合度如何,尤其需要详细评估咨客不愿意配合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四. 影响:指咨客的疾病、症状是否会对以下方面产生影响。
1. 咨客的疾病或症状是否影响其家庭关系、家庭生活。
2. 咨客的疾病或症状是否影响其工作绩效、工作稳定性。
3. 咨客的疾病或症状是否影响其独立性。比如,咨客的疾病容易致残,使其生活不能自理,则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