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 情场对决,自恋者必败!——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2/01]
-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 傍大款 [2011/01]
-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手册
张道龙 许倩 赵然 刘春宇
【第五章】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
一.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
1. 诊断标准:存在多种躯体上的主诉,符合以下每一项内容。
1) 至少4个不同部位的疼痛症状;
2) 至少2种消化系统症状;
3) 至少1种性或生殖系统症状;
4) 至少1种假性神经系统症状。
2. 临床特质
1) 30岁之前发病;
2) 症状时好时坏;
3) 患者非常顽固、四处求医,寻求生理方面的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4) 此障碍导致社交功能和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5) 70%以上的患者伴有焦虑症状。
二. 转换障碍或癔病(Conversion Disorder)
1. 诊断标准
1) 影响运动系统或感觉神经,表现为至少1种神经系统症状或一般医学症状;
2) 症状出现或加重之前存在明显的压力源或心理冲突;
3) 这些症状并不是故意伪装出来的;
4) 此障碍并非由物质滥用或一般躯体疾病所致;
5) 此障碍导致社交功能和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2. 临床特质
1) 这些症状不符合正常神经系统的分布;
2) 患者没有显著的焦虑或恐怖;
3) 患者呈现出的症状非常明显。
三. 疼痛综合症(Pain Disorder)
1. 诊断标准
1) 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疼痛症状(主要临床表现);
2) 心理因素在疼痛症状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3) 这些症状并不是故意伪装出来的;
4) 此障碍造成巨大的痛苦,导致社交功能和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2. 临床特质
1) 可能确有外伤史,但其主诉的疼痛症状与外伤造成的疼痛程度不匹配;
2) 患者会四处寻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治疗,但治疗基本不会见效;
3) 患者常伴有焦虑症,可治疗伴发的焦虑症状;
4) 若疼痛症状可用躯体化障碍进行解释,则无需额外诊断为疼痛综合症。
四.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
1. 诊断标准
1) 基于对躯体症状的错误解释,总是担心、害怕自己患有某些严重的疾病;
2) 尽管做了很多医学检查和解释,仍然坚持这种想法或怀疑患有其它疾病;
3) 但上述想法并没有达到妄想的强度;
4) 此障碍造成巨大的痛苦,导致社交功能和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5) 病程至少为6个月。
2. 临床特质
1) 70%的患者会伴发焦虑;
2) 患者会反复求医,且无法接受医生认为自己无病的结论,因此医患之间常出现移情与反移情。
五. 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1. 诊断标准
1) 想象自己的外貌有某种缺陷,或明显地夸大自己身体上确有的缺陷;
2) 此障碍造成巨大的痛苦,导致社交功能和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3) 这种想法不可能归于某他精神障碍,比如神经性厌食患者对体型的不满。
2. 临床特质
1) 这些想法并非妄想;
2) 患者往往具有中等以上程度的外貌;
3) 多数患者认为自己的外形不够性感;
4) 常由整形外科医生转介而来。
六. 人为障碍(Factitious Disorder)
1. 诊断标准
1) 有意识地伪装某些躯体或心理症状;
2) 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为了伪装成病人这个角色;
3) 这种行为并无外界的诱因。
2. 临床特质
1) 装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病人的角色,享受被诊断、被治疗的过程;
2) 患者非常熟悉各项检查和诊断的环节,特别满足于复杂、昂贵的检查。
七. 代理孟乔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通常是成人(患者)制造孩子的病症,使孩子代替自己成为病人的角色,获得他人的注意并取得不必要的医疗介入,给孩子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七. 诈病(malingering)
1. 诈病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伪装疾病,比如为了逃避或减轻刑事责任,为了逃避服兵役,为了获得赔偿或社会救济等。因此,诈病并非心理疾病,而属于道德或法律层面的问题。
2. 由于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病因、发病机制、体征表现,诈病者的生物学体征与主述的临床表现会有显著差别。因此,诈病者一般不愿意配合评估和治疗,且在检查的时候症状加重。
3. 诈病者多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 上述躯体形式障碍都需要与诈病进行鉴别诊断。
【第六章】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
一.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
1. 诊断标准
1) 拒绝保持与自己年龄和身高相适应的标准体重,设法使自己的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85%以下;
2) 即使体重已经过轻,仍强烈害怕体重增加;
3) 患者否认目前体重过低的严重性,或过分夸大自己对体重或体型的评价;
4) 对于已有月经的女性,至少连续三次月经周期无月经。
2. 亚型
1) 禁食型:患者限制自己进食。
2) 暴食-呕吐型:患者在正常进食或暴饮暴食之后立即采取清除行为,比如自我诱发呕吐或使用腹泻剂。
3. 临床特质
1) 患者有正常的饥饿感和食欲;
2) 患者经常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减肥;
3) 患者会特别注意锻炼身体;
4) 可能导致患者心跳慢、血压低、畏寒、脱水、胃肠道功能紊乱、食管撕裂、贫血、缺钙、脱发、癫痫发作、记忆障碍等;
5) 患者常死于心律失常,10%的人可能选择自杀;
6) 发病率约1%,90%的患者为女性,白人患者多于黑人,舞蹈演员、模特人群常见;
7) 通常17岁以前发病,40岁以后病情好转,半数患者可以治愈。
4. 病因学:
1) 具有显著的遗传因素;
2) 与家庭、文化有关;
3) 与脑内5-羟色胺减少、人变得冲动有关;
4) 与酗酒有关。
5. 伴发症状:抑郁症、焦虑症、吸毒,伴发率高达60-70%。
6. 治疗目标
1) 恢复和维持最低标准的体重;
2) 减少合并症;
3) 经过心理咨询,使患者正确评价自己的体重和体型;
4) 当患者的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20-30%时,容易出现生命危险,需要强制患者住院治疗。
7. 治疗
1) CBT、系统脱敏,个体、团体、家庭治疗均可使用;
2) 因此障碍与5-羟色胺有关,可使用百忧解来治疗抑郁、焦虑和强迫的症状;
3) 因患者顽固地认为自己过胖,接近妄想的程度,可使用低剂量的抗精神分裂药物;
4) 严重时还可使用ECT进行治疗。
8. 预后好的因素:
1) 有饥饿感者;
2) 承认自己是病态者;
3) 年龄较大者;
4) 高自尊者。
二.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1. 诊断标准:
1) 反复多次暴饮暴食,且同时具备以下二种特点:
A. 在一定时间(2个小时)之内,吃掉比大多数人多的食物量;
B. 无法停止或控制自己进食。
2) 反复进行不当的补偿行为(自我诱发呕吐、滥用腹泻剂、灌肠、绝食、过量运动)以预防体重增加;
3) 这种暴饮暴食和不当的补偿行为,在3月内平均至少每周2次;
4) 患者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型缺乏正确的评价;
2. 临床特质
1) 症状以暴饮暴食为主;
2) 多以食用高热量食物为主;
3) 患者很注意维持自己外形的性感,因此体重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4) 发病率约为1%,女性居多;
5) 17、18岁以后发病的患者居多;
6)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可相互伴发、相互转化。
3. 预后:70%的患者在两年之内可以治愈,预后良好。
4. 伴发症状:抑郁症、焦虑症、吸毒,伴发率高达60-70%。
5. 治疗
1) 以CBT为佳,基本不需住院治疗;
2) 可同时进行营养学的康复治疗;
3) 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