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躁狂抑郁症的儿子该怎么办

作者:咨询师  于 2011-8-29 20:5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患了躁狂抑郁症的儿子该怎么办

【困扰疑惑】

咨客,四十几岁的中年女性,因上初中的儿子患有躁狂抑郁症,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采用药物治疗后,又出现震颤、面具脸、肌肉僵直等反应,对于孩子的疾病应当如何治疗,感到困惑,前来咨询。

【案例总结】

咨客为中年女性,因上初中的儿子几年来出现躁狂与抑郁发作交互进行,用药后出现较大的副作用,对孩子的疾病康复感到困惑,前来咨询。

据咨客介绍,孩子的叔叔、大伯曾经患有抑郁症、恐惧症等情绪情感障碍。孩子在上小学时就曾出现过躁狂发作,当时并没有用药,尚能坚持学习。去年下半年,孩子再次躁狂发作,表现为异常兴奋、不停说话、睡眠需求明显减少、多动等。另外,孩子有时也表现出少言寡语、情感淡漠、嗜睡、精神运动性迟缓、易疲劳等抑郁症状。同时,在情绪亢奋时伴有被害妄想等症状。医生曾经为患者开过丙戊酸钠和奥氮平两种药物,服用奥氮平后有治疗效果,但是副作用明显,患者用药后会出现眼睛不动、面无表情、肌肉僵直等反应,患者便没有持续用药;服用丙戊酸钠后两天出现震颤的反应,便停止服用。

咨客经与咨询师讨论后,在孩子的药物治疗、心理康复、社会支持方面均有收获。

【咨询思路】

一、       评估与诊断:

1.        从咨客的描述来看,患者有情绪情感障碍的家族史,患者本人少年后期开始出现躁狂与抑郁发作交互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生活和学习,相应药物(奥氮平)可起到治疗效果,患者是躁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

2.        与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情绪稳定时,也会出现精神性症状,而本案例中的患者属于躁狂发作与精神性症状伴行的情况,不属于精神分裂症。

二、       咨询与干预:

1.        生物:

1)        患者发病较早、有家族史、症状较严重,且不止一次发病,需首先采用药物治疗。

2)        患者表现为躁狂与抑郁发作交互进行,且躁狂发作时会出现精神性症状(被害妄想),因此抗精神分裂药物和情绪稳定剂这两类药物均可使用。

3)        患者曾经使用的奥氮平、丙戊酸钠两种药均是对症下药,且有治疗效果,但是副作用明显,需与主治医生讨论后,换用其他副作用小的药物。

2.        心理:压力对于类似本案例中的患者康复不利,治疗中可帮助患者减轻压力源、找到合适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3.        社会:良好的支持系统对于精神疾病的患者尤其重要,咨询师与咨客沟通,使咨客认识到需要帮助患者提供周到的生活照料、可接纳患者的学校环境、良好的医疗资源、和谐的家庭氛围等帮助患者康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帮助患者逐渐掌握基本的社会生存技能。

【案例启示】

一、        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精神心理疾病与生理上的疾病(如高血压)一样,一旦发病,都需要早诊断、早治疗,这样的预后较好;不可因疾病有所缓解,就擅自停药,一旦疾病复发,会更加难以医治,因为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坚持、持续、有系统地治疗,才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二、        社会需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充足的尊重和接纳。社会的文明程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支持,因为缺乏精神疾病类的相关常识,到目前为止还是有相当多的地区和环境会对精神疾病患者抱有偏见心理,甚至嘲笑、欺辱他们,这样的做法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进程。

 

【咨询过程】

主持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龙王解惑》,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亚电视的心理咨询节目《龙王解惑》,我是主持人王鹤,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心理医生张道龙。张医生,您好!我们一起来接听今天的热线。

1.        张医生:你好,我是张医生,讲讲你的困扰吧!

2.        咨客:您好!我想跟您咨询一下我儿子的事情。我先简单跟您介绍一下他的家族情况和生长环境。孩子的叔叔、大伯曾经患有抑郁症、恐惧症和神经性呕吐,现在都好了,工作、生活也都很好。另外我和孩子的爸爸婚姻出现一些问题,孩子基本上是由我和他的爷爷奶奶轮流照顾。孩子现在上初中,比较内向,但很懂事。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一次兴奋的症状,晚上不睡觉、不停地说话,但是还是坚持上学,兴奋过后几天又会出现嗜睡的情况。当时我们也没有太在意,没有给他用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再加上篮球赛没让他参加,孩子就跟老师争执起来,情绪异常激动。当天下午回家,就走路特别快,学杰克逊跳舞,跳了一下午,特别兴奋。第二天又去上学,老师反应他还是不对劲,我也在学校的录像带里看到他上课的时候,很兴奋,表情特别开心,动作特别多,跟同学打打闹闹,已经影响课堂秩序了。晚上回家后情绪不太稳定,不停和我说话,说自己也没有处上对象什么的。我们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他是轻躁狂,给他开了奥氮平。吃了药以后,病有所好转,还能坚持上学,后来药就停了,在这期间还是时不时表现出兴奋、多动。两个多月以前,孩子跟我们谈不想上学了,他爸爸带着他去外地玩,他又逐渐出现害怕、恐惧,人还特别容易疲劳。我们又带着他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丙戊酸钠,结果吃了两天丙戊酸钠,孩子还出现震颤、抖的情况,口水都流出来了,我们就给他停药了。这时候又开始吃奥氮平,每天10毫克。手抖、震颤的症状持续了十几天后自然消失,又变得特别能吃、挺兴奋的。过了一些天,孩子跟着他爸爸去外地玩,再次出现恐惧和抖的情况,医生把奥氮平的计量增加到每天15毫克,吃了两天又开始流口水。孩子从外地回来,我看到他的时候,他表现出帕金森氏反应,身体往前倾,面具脸,面部一点反应都没有,眼睛也基本不动了,动的时候也是很缓慢。过了十天左右,好像又恢复正常了,能吃饭了,但还是话很少,肢体动作也很缓慢,他只有兴奋的时候说话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

3.        张医生:他兴奋的时候经常影响睡觉吗?

4.        咨客:会,一兴奋就不睡觉。

5.        张医生:你刚才讲他最主要的症状是兴奋时不睡觉、讲话停不下来,最近用的药是奥氮平,效果挺好的,就是副作用大一点,现在他还在吃这个药吗?

6.        咨客:还在吃,但是变成每天5毫克了。

7.        张医生:最长吃了多长时间?

8.        咨客:一个月吧。

9.        张医生:你知道治疗躁狂抑郁症的药,最少都得用药9-12个月吗?

10.    咨客:我们不太了解。

11.    张医生:他现在好像都是吃吃停停,用药最长才一个月,是吧?

12.    咨客:对。

13.    张医生:看起来这个药有治疗作用,但是副作用比较大,所以他不吃了是吗?

14.    咨客:对。

15.    张医生:那今后就得选用副作用比较小的药。现在医生给小孩的诊断看起来比较明确,你们看过的几个医生都支持这个小孩有躁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是这样吗?

16.    咨客:有两个医生给了诊断,一个倾向于双向情感障碍,一个倾向于精神分裂症。

17.    张医生:从你描述的症状看,比较符合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现在看起来他既有家族史,症状也比较明显,使用相关药物治疗也有效果,孩子这个疾病的诊断并没有困扰你,您想咨询下一步该怎么办,对吗?

18.    咨客:对,就是后续的康复,不想让他总发作,对孩子影响太大了,他现在连吃饭都得我们喂。

19.    张医生:现在看起来小孩出现面具反应、帕金森氏症等副作用都是跟奥氮平对多巴胺D2受体的拮抗有关,所以出现面具脸、眼睛不能动、肌肉僵直等反应。而且他的这些反应都和用药有关,时好时坏,不像是迟发性运动障碍(TD),更像是急性药物反应。下一步你要用对D2受体亲和力比较少的药。奥氮平是一种D2受体的完全拮抗剂,还有一种药是D2受体的部分兴奋和拮抗剂,这样副作用就比较小了。

20.    咨客:那是什么药呢?

21.    张医生:这个药在国内也有,叫Abilify(安律凡),你可以跟精神科医生去讨论,‘之前开的奥氮平效果比较好,但是副作用大,听说还有另外一种药,跟它的治疗效果一样,但是副作用比较小,咱们国内有吗?该用多少毫克?’,我这里不是给你诊断,也不是帮你开药,所以这些用药的事你还要跟孩子的主治医生去讨论。

22.    咨客:好的。我还想问一下,那对于这样的孩子,您觉得是应该用药呢,还是可以不吃药,我们帮助他进行心理康复?

23.    张医生:一般来讲,处于和他类似的情况,症状比较严重,发病早,又有家族史,是需要用药的,精神康复可以结合一起进行。

24.    咨客:孩子用药得一年以上吗?

25.    张医生:一般来讲,如果第二次发作就需要用药一年以上,第三次发作就需要终生服药了,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

26.    咨客:明白了。对了,我还得跟您补充一下,他还不光是兴奋,还有妄想的症状,怀疑别人害他之类的想法。

27.    张医生:妄想都是在他情绪亢奋、躁狂的时候发生的吗?

28.    咨客:是的。

29.    张医生:对,这听起来就像是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的患者是在情绪正常的时候还会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他的妄想症状都是和他的情感障碍相伴而行的,是这意思吗?

30.    咨客:对,是的。

31.    张医生:对,从你的描述来看,像是双向情感障碍伴有精神分裂的症状,之前的用药方向也是对的,下次得用副作用小的药就可以了。所以,抗精神分裂药物和情绪稳定剂这两类都可以用来治疗这个孩子的疾病,刚才你说的丙戊酸钠就是情绪稳定剂的一种,看起来副作用比较大,那也可以跟医生讨论去选用不同副作用的药物,如卡马西平、锂盐等。

32.    咨客:好的,张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我和孩子的爸爸在两个城市生活,对于这样的孩子,是让孩子在原来的环境好,还是给他换一个环境比较好呢?

33.    张医生:支持系统较多的环境对孩子比较好,包括家中有人照顾、学校也能接受他、良好的医疗资源等。这样的孩子第一不能有太大的压力,第二是支持系统要良好。

34.    咨客:我和孩子的爸爸的婚姻是分离的状态,是否我们合在一起会对孩子更好?

35.    张医生:如果能够在一起共同照顾小孩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不得不分开,那就看谁对孩子的照顾更好、提供的资源更多,小孩就和谁生活在一起就比较好。

36.    咨客:好的,我明白了,非常感谢您!

37.    张医生:不客气,再见!

 

心理医生:张道龙

撰稿、编辑:刘金雨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咨询师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2.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3.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4.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5.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6.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7.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8.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9.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10.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11.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12.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13.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14.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15. 情场对决,自恋者必败!——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2/01]
  16.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17. 傍大款 [2011/01]
  18.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19.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20.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21.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22.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23.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24.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25.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26.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27.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2 19: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