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很成功的我,为什么工作、家庭都倍感挫折?

作者:咨询师  于 2012-1-14 00: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职场困扰|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困扰疑惑】

咨客,女,四十几岁,硕士学历。目前任某国企高管,因为有外资企业工作经历,两种不同的企业制度让咨客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同时因为外甥不上进,使父母都病倒在床,不知该怎么办,前来寻求帮助。

 

【案例总结】

     刚过不惑之年的咨客,曾经有十年在外企做管理的经验,形成了一些职业价值观。四年前被空降到某国企做高管,这里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咨客之前形成的职业价值观有很多相冲突的地方,使咨客的工作开展非常艰难。本来计划离开这个单位,但上级领导不同意,让她再坚持一两年的时间。恰逢公司高管换届,咨客能否连任需要民主投票选举,即便选举失败,领导也希望她留下,以便将来接任咨客想做的职位。咨询师首先将咨客的这段挫折经历重构为对她的历练,同时还能通过这段经历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企业。另外咨客面临的是一条进退都有路的问题,选举成功一方面可以证明目前的工作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如果选举失败,恰好给了咨客一个可以离开这里的最客观的理由,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咨客的父母因文革时受到严重迫害,让姐姐在精神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二十几年的时间都在医院中度过,导致姐姐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母爱。再加上这个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父母离婚,他一直在姥爷、姥姥身边长大,平时有任何的困难都是咨客出面解决,让整个家庭都对咨客非常依赖。最近,这个孩子因工作态度问题没能达到单位的绩效考核标准,被单位解除合同,失去工作。这件事已经让咨客的父母双双病倒在床,希望咨客能再利用自己的资源帮他找份工作,咨客对此非常气愤,继续帮担心害了孩子,不帮的话无法向父母交代,非常纠结,不知该怎么办。咨询师发现咨客过去为这个家庭提供帮助的时候没有建立起规则,对这个孩子又没有绝对的发言权,因此会感到无助。对此与咨客讨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另外,咨询师通过咨客的这两个困扰发现了她的行为模式:热心肠,有责任感,有担当,想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能帮到企业和家里的每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的,同时又有些理想化。所以,当结果不如意时,就会有挫折感,很无助。咨询师根据这个模式让咨客客观的认识自己,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做,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

 

【咨询思路】

一、关于工作

1、评估:咨客有长期在外企工作的经历,形成在外企中的职业价值观,被空降到国企之后,一方面是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让她觉得很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因为“空降兵”会侵犯部分“子弟兵”的利益,遭到排挤,所以工作难以推行,很多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另外,咨客想调离目前的单位,领导却不同意,恰逢企业高管换届,咨客是否能连任需要民主投票选举,无论结果如何,领导都希望她能再继续坚持,以便未来接任咨客想要的岗位。

2、重构:咨客认为自己辛苦付出的四年努力最终没能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状态,感到很有挫折感。咨询师将此重构为通过这四年的历练,一方面积累了她在两种企业制度中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帮助她筛选出更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

3、动机面询:咨客对于选举的结果有些紧张和矛盾,既希望选举成功,又想离开这个单位;既希望选举失败能离开,又觉得以这种方式离开不甘心,因此在选举来临之际,非常纠结。咨询师帮助咨客发现选举是帮助咨客检验是否继续留在这里工作的最好的机会。如果选举成功,说明即便有人强烈反对,依然有大部分人是支持她的,以后可以为了这些支持她的人更好的工作,同时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如果失败,无论什么原因,咨客都有了离开这里最客观的理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

二、关于家庭

1、评估:

1)咨客的问题:咨客家里因为姐姐的遭遇,使父母非常痛苦,咨客一方面是因为同情姐姐一家,另一方面是不想让父母担心,对外甥的需求有求必应,没有规则也没有尺度的对家里人提供帮助;另外,咨客只是孩子的小姨,对外甥没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咨客却要求自己承担他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做的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小姨的职责范畴,所以很多问题让她感到很无助。

2)外甥的问题:咨客的外甥在姥爷、姥姥身边长大,接受的是隔代教育,受父母的影响较小。一方面没有危机感,没有想过利用家里提供的资源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能力,反而坦然接受小姨和姥爷、姥姥的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这个孩子没有吃过什么苦,也没有在真正的社会环境中历练过,花的是小姨给的钱,做的是小姨给找的工作,住的是小姨提供的房子,自己没有体会过这其中的艰难,自然不会珍惜。

2、干预:

1)对父母:对于已经卧床不起的父母,在精神方面,告诉父母自己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只是准备用另外一种方式助他自助,等他反思过后自己想努力变得成熟起来,再给他提供帮助才是真的帮他,像以前那样相当于害他。生活方面,帮助父母找个保姆照顾三个人的生活起居。

2)对外甥:经济方面,无论是房产还是现金,避免像以前一样有求必应,要有绝对的控制权,履行他父母不能履行的监管责任。当他成熟到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经济状况时,再交给他属于他的财权。工作方面,无论这次帮忙是否成功,都要树立他的危机感,让他意识到如果他自己不想努力奋斗让自己成功,别人是不会再给他提供帮助和支持的。

三、模式分析:咨客的困扰表面上一方面来自工作,一方面来自家庭,但两个困扰又有相似性,让咨询师发现咨客的一个模式,即有些理想化还有些热心肠,有责任感,有担当,希望企业和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好,常常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结果不如意时,又感到很有挫折感,把握不好自己行与不行的尺度。咨询师建议咨客要客观的评价自己,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也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客观的态度是大部分事情都行,少部分事情是办不到的。

 

【案例启示】

一、做超出角色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常常会费力不讨好。很多人常常在家庭生活中、朋友圈中、或者职场中,辛辛苦苦、尽心尽力为别人做了很多事情,有时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长此以往,对方不但没有感恩,还很有可能不领情,甚至很反感。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你的帮助可能并非对方需要的,或者你的积极帮助让对方感到压力等等,无论什么原因,都说明提供帮助的人可能没有清楚的把握自己的角色职责,像本案例中所描述,作为小姨偏要求自己履行父母的职责,却又没有绝对的控制权,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这样一味的帮助形成习惯后,如果哪次没能提供帮助,可能会使双方关系陷入僵局。所以,无论对亲人、朋友还是同事,在交往中都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职责,尽量不去做超出自己角色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

二、对任何人的帮助都要有规则和尺度,尤其是对待子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变成百万富翁,随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官二代、富二代。这些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从刚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拥有了普通人奋斗一生都难以得到的财富或者资源。很多人面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有求必应,这样不但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财富观,还会抹杀孩子的斗志,学不会感恩,更不会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作为长辈,有再多的资源也不可能帮助孩子变得成熟、有能力。只有他自己愿意努力,长辈们的支持和帮助才会有效。因此,在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变得足够成熟、有能力时,再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才是真的在帮助他们,否则毫无原则、毫无尺度的有求必应,就是所谓的“惯子如杀子”。

 

【咨询过程】

主持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龙王解惑》,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亚电视的心理咨询节目《龙王解惑》,我是主持人王鹤,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心理医生张道龙。张医生,您好!我们一起来接听今天的热线。

1.        张医生:你好!我是张医生,请讲讲你的困扰吧。

2.        咨客:我的困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场问题,我曾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外企做管理,形成了一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习惯。目前我在一家国有企业做管理,却遇到了一些与我之前形成的价值观相冲突的问题,让我很困惑。我是“空降”到这个公司做高管的,刚来的时候其他的高管都是男性,只有我一个女性,再加上我和很多人的做事方式不一样,所以在这里很不受欢迎,工作也难以推行。比如在我看来,新来一位管理者所有的办公条件都应该是事先配备好的,我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但这里所有的东西我必须去努力争取,甚至要争吵,否则就没有。还有我觉得公司应该推行绩效评估制度,而其他人却提出反对,导致我看到很多人的收入和福利很乱却无能无力,左右为难。还有这里的人际和利益关系都很复杂,这些和我的价值观都是冲突的,让我很不舒服。我的任期也马上就到了,当初来的时候是希望努力让企业上市的,后来发现条件还不够成熟,那么我继续留在这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我和集团总部申请调离,但领导却不同意我离开,希望我能协助现在的领导继续开展很多工作。我的职位任期到了之后如果连任是需要民主投票的,即便领导希望我连任,但投票时我也很可能落选。我希望能离开这个地方,落选的话也正好不在这里做了,如果没有落选,我还需要继续,但接下来的工作让我非常为难,很不舒服,毕竟整个环境很难通过我一个人的力量发生改变。

3.        张医生:你来到这个企业多久了?

4.        咨客:三年多。

5.        张医生:的确像你这样的“空降兵”作为管理者很多时候可能会与企业内之前的“子弟兵”的核心利益不一致,所以很多“子弟兵”们会排斥你,想尽办法和你抗衡,迫于这种大环境的制度的压力,你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但优点是你有外企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会为这种国企带来“春风”,注入现代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制度。

6.        咨客:是的,我们企业里有一位管理者以前是我的上级领导的秘书,他帮不上什么忙也就算了,专门故意在背后使坏。比如这次选举,他就撺掇几个人不要投我的票,说我不能为他们带来利益。我的这个领导非常欣赏我,器重我,这个经常使坏的人又是他身边出来的,我也不能和他说什么,所以非常为难,很痛苦。

7.        张医生:我理解,这样的制度下,即便作为管理者,但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你也无法解雇你不需要的人,很多人都可以与你制衡。既然是制度带来的问题,就不是你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但这并不代表对你来说就是坏事,首先你经历过外企和国企两种不同的企业制度,了解了外企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为什么要那样设置,也了解了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做好国企的管理者。只有像你这样跨两种制度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两种企业制度的优劣势,这点对你来说也是成功的经验。表面上是挫折,但实际上这三年下来你收获的东西非常多,我们可以当这三年经历的挫折是学费。

8.        咨客:这三年对我来说太煎熬了,但真的是学费。很多正确的东西在这里无法实施,反而很多不正确的甚至不太阳光的东西却很有市场,我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忍耐,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种磨砺。

9.        张医生:对的。有了这些经验和磨砺之后,以后再找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样的企业、岗位是你可以去做的,什么样的企业、岗位是你不可以做的。第二,你马上要面临民主投票选举的问题,投票这个民主的方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有些人利用投票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这个投票对你来说是个可以起到检验作用的很好的机会。如果投票结果是你选举成功,就说明即使有人这么努力的反对你,更多的人仍然愿意支持你,你在这里的基础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如果选举失败了,就意味着反对你的人使用的阴谋诡计成功了,同时也证明了这里多数人要么都能认同并接受这种阴谋诡计,要么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许还有很多人弃权。不论是什么原因,最终的结果是大家不敢公开支持你,这恰好给你找了一个最好的离开这里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很客观。

10.    咨客:我的上级领导说,如果这次选举失败,就让我做现在这个岗位的副手,那我就更不干了。

11.    张医生:你原来是一把手的时候别人都不同意,这么反对你,做副手的话工作就更艰难、压力更大了。

12.    咨客:对啊,那就更麻烦了。我觉得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所以来到这里才四处碰壁。

13.    张医生:人是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后才能看出来自己更适合什么,什么都不做怎么能知道呢?你能在四十几岁的时候经过这么多历练,形成了很多现代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可以看出来越是靠近原始状态的国企越不适合你。那么在下一个阶段就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和环境,以后可以稳定的工作生活,不能再变了,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十岁知天命的时候,而你现在恰恰是在解决不惑的年龄段。

14.    咨客:现在还有这样一个问题,我的上级领导一直承诺以后调我做集团总部某一领域的负责人,但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他希望我能在现在的单位再忍忍,我不知道还要不要忍?

15.    张医生:如果这次选举成功,你可以继续忍,大家选你说明你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样可以顺理成章的实现你之后的理想抱负。如果大家不选你,就不是你忍不忍的问题了,大家都反对你,怎么开展工作呢?那就只能现在就调走,或者另谋其他的出路了。通过这段经历,你可以筛选出来一个纯粹的国企绝不是你下一份工作的选择。

16.    咨客:我是个说什么就做什么的人,这里很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整个人格就是分裂的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很幼稚,我活到现在了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能选择这种人格扭曲的生活?

17.    张医生:多重人格的人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变成这样。而在国内这种大的环境下,你说的这种情况应该属于人格扭曲,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就是利益,利益驱使他们在主观上有意而为之。而你为什么可以选择不这么做呢?是因为不这样做你也能活下去。如果有人告诉你,再坚持你现在的做法,就会既没有房子也没有车,事业也不会有前途,甚至生存都有问题,你可能也会变了。他们在一定的压力下,没有其他的活法,而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有选择另一种活法的资源和能力。所以你可以在这样的体制下跳进还能跳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活得更舒心。通过咱们刚才的讨论,可以看出来什么岗位和环境是更适合你的。

18.    咨客:那我清楚了,谢谢您!我还有另外一个困扰,就是关于我父母家里的问题。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出身,文革时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姐姐从小因为那些冲击在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基本上有二十几年的时间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她的孩子就是由我父母带大的,本来他就缺少母爱,青春期的时候又遇到了他父亲母亲离婚的事情。后来他就放弃学业了,我们帮他找到一份国企机构的工作,这个机构非常严格,每年都要做绩效考核,他今年的考核不合格,原因是工作态度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等,机构要与他解除合同。他就又找到我,让我给他想办法,我就很生气。我父母已经为这件事病倒了,如果我不管他,我们全家都会为这件事烦心,所以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19.    张医生:我明白了,这个孩子在姥爷、姥姥身边长大,受父母的影响较小,接受的是隔代的教育,所以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他明显没有危机感。一个有危机感的孩子处在他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考虑自己父母的资源有限,但很幸运的是姥爷、姥姥很照顾并疼爱他,还有个有能力的小姨,如果不赶紧珍惜眼前的资源,努力让自己发展得很好,未来自己的生活会很艰难,因此会比其他孩子更加努力、上进,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而你的外甥听上去恰好相反,习惯性的、理所当然的接受姥爷、姥姥的疼爱和小姨的照顾,好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有小姨帮他解决,所以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样子。一直以来他并没有生活在真正的社会环境里,而是在一个由你和他的爷爷奶奶人工造的环境里,根本体会不到生活在真正的社会环境的艰难,更不会知道小姨帮他找一份工作有多么复杂和不容易。第二,这个孩子没吃过什么苦。虽说父母的条件不好,但是有了姥爷、姥姥和小姨的照顾,他并不是在苦环境中长大的,意识不到自己的将来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另外,姥爷、姥姥属于隔代教育,和父母的教育不太一样。而作为小姨,你一方面觉得姐姐遭受的事情很不幸,对姐姐和这个孩子都很同情,另一方面你毕竟只是小姨,对他不可能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实际上你在对待这个孩子的问题和你在国企中的工作情况非常相似,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在替父母承担困扰,替姐姐、姐夫感到惋惜的角度之外,他还是你的外甥,所以你想对他尽最大的责任,希望他生活得好,但对他你却没有绝对的控制权,所以会感到很无助。这和你在国企中的工作一样,表面上你是公司的负责人,职位最高,但实际上你却连一个秘书都奈何不了,也让你很无助。这两个困扰让我发现你的一个模式,就是非常有责任心,有担当,有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企业和家里的每个人都好,你才放心。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你所受的煎熬。这样做的问题是你在充当小姨的角色时将自己当做他的妈妈,对他的关心和照顾已经超出了小姨的角色应该做的。

20.    咨客: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让我父母受苦,他们有任何的不舒服我都会很难受。我之前也去一些名校做过义工,那里的很多孩子很努力上进,我在帮助他们进步的时候也会感到很开心,但我的外甥我觉得怎么帮他都改变不了什么。如果我这次不管他,后果就是他天天在家里呆着,那么我父母就会很难过,现在两个老人已经都病倒在床,这种情况下,我不想管,但又不得不管。所以,我和他妈妈讲,这绝对是最后一次,我一个人不可能要一直承担他们三代人的一切。现在弄得我很纠结,不知道怎么办。

21.    张医生:第一,你的困扰一个是工作,一个是家庭,但实际上两个问题有一致性。你适合做什么工作是在你经历过两种企业制度下才发现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你。而你外甥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他这次的失业也同样告诉你这样帮他是没有效果的,通过这次的事情可以告诉他,你只是他的小姨,不是他的父母,小姨不该超出作为小姨的“职权范畴”。第二,你提到他每天呆在家里,对你父母是种煎熬,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父母现在卧床不起,你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做父母的工作,并不是你不肯帮他,而是再使用过去的方式帮他就相当于害他,他不会珍惜别人给他的机会的。只有让他反思一段时间,自己真正想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去做,自己试着出去投简历、找工作,他才能明白这些机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未来才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机会和资源。当他肯努力做事,想让自己成功时,你对他的帮助才是有效的,这是在助人自助,用另一种方式帮他。现在是他自己不想努力、上进,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帮到他。关于生活方面,父母已经卧床不起,不可能再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可以找个保姆来帮你照顾他们,不需要你每天都在身边照顾。

22.    咨客:以前他们不断的和我要钱,包括买房子的钱都是我出的,关于钱的问题我今年也下决心不会再继续支持他们了,这样下去会影响我自己的家庭生活,我的孩子也在一点点长大。

23.    张医生:对,在美国很多人遇到你这种情况会选择信托基金。避免他乱花钱,除了给他留下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外,其他的东西都转化为钱,可以每个月定期去取一定数量的生活费,但数额是有上限的,这样可以解决一些你在管理方面的烦恼。现在的情况像是他把小姨当做ATM机,需要钱就来取,他能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方面因为小姨真的有能力,另一方面大家都觉得‘撑着大树好乘凉’,而你也一直有求必应,没有形成相应的规则。

24.    咨客:是的,后来我也反思过自己,这样的现状也有我的责任,以前他们有任何的困难都是我来承担,连我父母都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我总觉得姐姐那样的状况让我父母很痛苦,我只能在经济和精神上多帮助他们,我管的事情太多了,让他们有了依靠的感觉。最近这几件事发生的太集中了,我觉得对我也是一种教训。所以我有这样一个打算,不知是否合适。现在他们住的房子是我买的,我父母担心以后有麻烦,房本上写的我的名字。另外我父母房子拆迁时分的房子也是我出钱买的,当时我要求他们不要写我侄子的名字,等他们需要立遗嘱时想给谁给谁,因为我不想这个孩子现在知道自己有房子,更加的不思进取。

25.    张医生:我觉得你对家里的爱心、能力以及动机都是正确的,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建立规则。你现在的做法就是在建立规则,无论是房子还是现金,你是在履行他父母不能履行的监管责任,一旦房子和钱都在还没有能力管理这些财产的孩子手里,使他变为所有者,你就无法履行监管责任了,那就等于抹杀了他的斗志,害了他,也就是所谓的‘惯子如杀子’。先教会他做人,再教他做事,等他变得成熟了,有能力控制这些财产的时候,自然会把属于他的财权全部交给他。所以,你现在要建立这个规章制度,把握你对这件事的控制权,然后再去做帮他的这些事,否则就是在害他。

26.    咨客:我明白了,还有个问题就是我现在已经在帮他找工作,但这件事不一定能成,如果这次能找到就让他好好干,找不到的话我就顺其自然了,让他自己去反思。这次他也说了一些保证好好工作的话,但我觉得我能做的也就只能这样了。

27.    张医生:对的,很多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顺势’了,因为欲速则不达。这次如果不能找到工作,也要告诉你的侄子,‘尽管这次我看到了你是真心想改,但是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你要认识到即便像小姨这样的职位和社会影响力,都办不成这件事,就说明这些事得多难啊。如果有一天小姨不在了,姥爷、姥姥也不能帮你了,你自己怎么办啊,现在还不珍惜眼前的这些资源。想办法让自己也变成像小姨这样的人,甚至比小姨还要有能力,才不会有现在这些困难。’如果这次找工作成功了,你也得告诉他你是多么不容易做成这件事,下次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一个人只是每天检讨做得很生动是没有用的,豪言壮语每个人都会讲,主要是行动是否有变化。这件事对你来说,进退都有路。你永远不可能是全能的老板、全能的女儿、全能的小姨,但你要把自己当做是全能的就会很困扰。

28.    咨客:的确是这样,我就是太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了。

29.    张医生:我觉得你有一部分是理想主义者,还有一部分的热心肠,想做很多事情,还理想化,这很不容易,所以你会有挫折感。这就需要你把握一个平衡,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也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你来说客观的评价是,大部分的事情是可以的,少部分事情是不可以做到的。经过这么多的磨砺,未来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你都能清楚什么是自己可以去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达到‘阅遍四海始从容’的境界。

30.    咨客:谢谢您!这两件事我都清楚了,我会按照我们今天讨论的方式去做,非常感谢!

31.    张医生:不客气,再见!

32.    咨客:再见!

 

心理医生:张道龙

撰稿、编辑:姚立华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咨询师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2.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3.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4.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5.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6.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7.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8.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9.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10.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11.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12.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13.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14.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15.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16.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17. 傍大款 [2011/01]
  18.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19.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20.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21.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22.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23.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24.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25.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26.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21: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