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是遇到烦心事?--爱了近十年的他只恋爱不结婚,我还继续爱下去吗?(续2)

作者:咨询师  于 2012-1-18 00: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情感|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困扰疑惑】

咨客,女,三十几岁,未婚,高校教师,硕士学历。咨客是第三次参与咨询,在前两次咨询中主要是沟通情感方面的困扰,本次咨询中,咨客认为自己总是遇到一些麻烦事,事业、情感上都不顺利,而且遇到这些事情后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前来咨询。

【案例总结】

咨客对于自己“遇到事情很难放下,容易陷在里面”的状态比较了解,但是对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清楚,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本次咨询中,咨询师首先从专业角度帮助咨客分析,出现这些心理困扰的原因,正是因为她具有焦虑和抑郁的状态,才使得咨客“拿不起、放不下”,遇到问题容易负向。而咨客的依赖性人格特质使得她在遇到问题后容易采取逃避的办法,而不是用行动去解决问题。这三面的分析充分说明,咨客总是遇到麻烦事并非是客观原因带来的,更多的是与自身状态有关。

虽然目前咨客的问题还属于心理困扰的阶段,但是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会演变成心理疾病。咨询师一再强调“只有做得不同,结果才会不同”,调动其通过行动解决自己问题的动力,并与其讨论如何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待自己的事业和情感。不仅如此,咨询师还与咨客讨论记录心情日记的方法,帮助咨客能够观察到自己的抑郁、焦虑状态,并为下一次咨询中寻找例外,或是更进一步地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咨询思路】

一、评估

1.        临床症状:

1)        咨客对于未来的事情总是担心,对事情拿不起、放不下(强迫思维),均是焦虑的症状和表现;

2)        咨客时常把事情往坏处想,心境低落,是抑郁状态的表现;

3)        因咨客饮食、睡眠状态属正常情况,且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以上两种症状表现,并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

2.        人格特质:咨客在家庭中依赖父母,在情感中依赖男朋友的想法,在工作中依赖于领导给自己的职称评定,以上三种境况充分说明咨客具有依赖性人格特质,但是因其社会功能正常,并没有达到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3.        模式分析:咨客在对待事情时喜欢“坐而论道”,期待通过讨论而不是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这在三次咨询中都有明显的表现,而突破这一点,也是咨客解决自身困惑的关键。

二、咨询

1.        动机面询:咨询师通过分析咨客的问题与资源、举例子等方法多角度调动咨客走出“说得多、做得少”的怪圈,用实际行动解决自身的问题。

2.        确定目标:咨询师在问询中发现,咨客在处理事情时往往采用被动的方式,对于自己在事业和情感中想要获得什么也没有清晰的想法,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环境的左右,咨询中,咨询师鼓励她做自己生活的“领导者”,仔细思考自己在事业和情感中,有怎样具体、可测量的目标,为下一步的行动改变奠定基础。

3.        心情日记:咨客因为其抑郁状态,对于自己有哪些时间是高兴的状态难以回忆起来,咨询师与其讨论采用记录心情日记的方法,用量尺的方法给自己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并简要记录原因,客观上记录和观察咨客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及规律,并为下一次咨询中寻找例外,或是更进一步地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案例启示】

一、自我成长、完善人格,前面的风景会更好。本案例中的咨客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而受人尊敬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位优秀的现代知识女性。然而,因为性格因素中的依赖性,长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使其在工作、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心理困扰,在处理事业和情感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困境。咨客如果采用过去的失败经验,坚持“坐而论道”,即使绞尽脑筋也难以解决其问题,唯有突破自己,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清醒地认识到自身问题,并能在行为上尝试改变,才能逐渐走出困境,引领自己看到下一段更美好的风景。

二、做事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很少有人没有自己的愿望,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梦想成真”,这里面很重要的是,少有人能够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有具体、可测量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计划,很多人因为不懂得“知难而退”,不仅可能使梦想沦为空想,时间长了,还可能会迷失自我,搞不清自己的需求。对于年轻人而言,较早明确自己在事业、情感中的需求,确立目标,并付诸行动,方能实现爱情、事业双丰收,人到中年时也不至于“徒伤悲”。

【咨询过程】

主持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龙王解惑》,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亚电视的心理咨询节目《龙王解惑》,我是主持人王鹤,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心理医生张道龙。张医生,您好!我们一起来接听今天的热线。

1.        张医生:你好,我是张医生,讲讲你的困扰吧!

2.        咨客:恩,今天我想聊聊我自己。我对事情总是放不下,容易陷在里面,做事情犹犹豫豫,或是感到后悔,或是感觉丢面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如此。对于上次的感情也是一样,虽然比上次咨询的时候状态好一些,但还是感觉被困在里面,走不出来。

3.        张医生:我能感受到你说的这种状态,有两种现象在你身上是非常明显的。第一,确实是“拿不起、放不下”,有点强迫思维,你刚才说的难受的心态正是这种原因的结果。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你有强迫症,因为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做得很好,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害;第二,你刚才讲到平时总是担心没有面子、别人怎么看你,人际关系让你感觉很紧张,这些都是焦虑的症状。当然,这里也不是说你有焦虑症,你知道有焦虑症的人,很可能会较长时间吃不好、睡不好,影响社会功能,你这里只是有焦虑的症状和表现。在前两次咨询里,主要是帮助你分析怎么去处理当时的事情,那今天是帮助你分析你自身的特点,这是咨询的不同方面。为什么你总遇到这样的事情呢?很可能其他人也遇到跟你类似的事情,但是早就进行到下一个阶段了,因为你的焦虑和强迫思维很明显,就总是陷在里面拔不出来。

4.        咨客:恩,还有一点,我遇到事情,绝大多数都会往坏的方面去想,而且有的时候这种直觉在现实生活中就真的发生了。有的时候,我会强迫自己往好处想,但总是不自主地预想一些可怕的后果。

5.        张医生:你只是不自主地容易往坏的方面想,但并不是你预想的坏的结果都出现了,对吧?

6.        咨客:恩……好多的后果最后都应验了。

7.        张医生:这是两回事了。第一,焦虑本身是一个很消耗能量的负性的过程,使人处于“朝思梦想”的状态,时间长了,人就很容易伴有抑郁状态,看待问题就比较负向。这跟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是相反的状况,这两件事情使人放松、缓解焦虑。第二,你刚才说你直觉到的很多负面的结果都应验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做一个科学的统计,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不会超过50%。为什么从你的感受上好像认为是很多情况都实现了呢?这里面往往是因为“注意”在发生作用。比如,曾经有个人认为小偷都应该是衣着邋遢的小伙子,实际上是因为每次上车的时候,他总是盯着这部分群体看,那自然就容易把这里的小偷都“揪出来”,但是有一次,他就被一个穿着漂亮的小姑娘把东西偷走了。所以,对于你而言,很可能是因为抑郁状态,使你容易盯着负面的事件去看,这样当然概率就会高,好像注意3件事,3件都是负向的。实际上,一件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定是一半对一半,当你看了30件事的时候,一定不会是27件都是负向的。除此之外,有抑郁状态的人,往往倾向于给出负面的解释。比如在美国,人们往往认为开车遇见黑猫是不吉利的象征,就会出事。但实际上真的跟黑猫有关吗?往往是因为一遇到黑猫,人们就彻底相信“今天完了”,慌乱中会影响开车,所以出现事故的概率就增加了。但是如果有些人选择不相信这些,那就没那么多的“邪事”会发生。因为你有这样抑郁的状态,就使得你容易注意这些负向的事情。

8.        咨客:恩,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对。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好像很少有快乐的时候,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制着我,让我快乐不起来。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但是因为父母都健在,就想着要死也得等到父母去世以后。前两年我父亲过世之后,我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感觉没有依靠。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又很容易焦虑,比如最近我知道现在住的房子只能住三年,我就总在担心三年后怎么办,而其他人就觉得那三年之后再说吧,反正还早着呢。

9.        张医生:对啊,这就是你有抑郁和焦虑状态的表现,现在的问题是你得做些什么,让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从客观上讲,你并不比其他人缺少快乐的条件,刚才你举的例子就很明显。你和其他人都面临着三年之后要搬家的事情,但是别的人就选择2年零11个月都快乐地过,最后那1个月再为搬家的事情烦恼,而你从现在开始就不快乐,这就说明,不是客观事件的问题,而是心境不同,对吗?

10.    咨客:恩……

11.    张医生:不是客观条件的问题,职称、学历、外貌等,而是心境不同,你自己的状态不同,充分说明你是有心理困扰的人,虽然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但是如果再往下发展就很可能会变成疾病了,现在就需要做些什么来扭转这个状况。

12.    咨客:恩。

13.    张医生:现在我来问你一些问题,我们再来讨论解决方案。在一年的12个月里,你有没有某一个月或一段时间是你比较快乐的时候?

14.    咨客:我有快乐的时候,但是像别人那种一下子从心底里爆发出的高兴,我好像没有。

15.    张医生:不需要那么高兴,一个月你有多少天是一般的高兴?

16.    咨客:好像都比较平淡吧,回到家里可能会稍微高兴一点。

17.    张医生:呵呵,就是说一年365天,你天天都焦虑、抑郁,是这样的吗?没有一天是好的?

18.    咨客:很少。

19.    张医生:呵呵,看起来是很少,所以你才需要想半天。那你每天吃几顿饭呢?

20.    咨客:三顿?

21.    张医生:睡眠怎么样?

22.    咨客:睡眠还行。

23.    张医生:体重在最近的半年内有明显地增加或是减少吗?

24.    咨客:没有明显变化,只有2-3斤的浮动。

25.    张医生:你这个抑郁的状态和季节有关系吗?

26.    咨客:好像没有,只要是我趴在床上没睡着,懒懒地趴一会,脑子里就开始瞎想了。

27.    张医生:想快乐的事少,都想的是不好的事情,对吧?

28.    咨客:对。

29.    张医生:会担心出门堵车,空气污染,房子不能住那么久,提不上教授什么的?

30.    咨客:恩……我对那些现实的事情倒不是很纠结,刚开始为评职称的事情也难受,因为领导对我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但是在职称上并不是很公平,后来想想也就算了,我就放弃吧,放弃对我而言也是一种解脱。

31.    张医生:你现在有点把我搞糊涂了,一方面你认为自己总在想不好的事情,但是对那些不好的事情,你又说自己能摆脱。那你想的不好的事情都是什么呢?

32.    咨客:我现在最纠结的事情就是感情和工作,这种纠结时好时坏,有的时候就觉得无非就这样了,继续往前走,但有的时候就陷在里面出不来。

33.    张医生:恩,我现在听出来你脑子里好像是“一锅粥”的状态,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这样的状态的?读研究生之前就这样吗?你知道,有的时候,人读书读得多了,反而会出现一种读糊涂的状况。

34.    咨客:我就觉得我总遇到一些很大的问题,读书的时候不让我读原专业,之后到了现在的单位,想从事老本行,单位不允许,我就想那就两个专业并驾齐驱吧,但还是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我就总是遇到这样大的问题,而且这些事情都是我很看重的,现在又遇到感情上的事情,好像都搅不清楚。

35.    张医生:呵呵,听起来是这样的,好像好多事情没有搞清楚。如果是一个人性格里有这样的因素,不是在做什么事情之前有个可以测量的目标、明确的计划,而是边做边看,让我干以前的专业也行吧,不干也行吧,评教授也行吧,不评也行吧,能跟我结婚也行吧,不结婚也就那样……就容易出现目前这种都搅不清楚的状态,所以我总觉得你不是不知道你的问题,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36.    咨客: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是这件事情我争取有困难,那我就退一步,但是退了以后,这个事情还是不依不饶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37.    张医生:对的,所以你就会觉得好像环境都跟你过不去似的,好像总遇到麻烦事,实际上这里面很大程度跟你有关,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外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处于和你类似状况的人该怎么做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一,你需要回去想清楚,在事业上你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不是因为难而不去做,也不会因为容易而去做,是因为正确才去做,这个正确指的是你想要的。第二,在情感上你想要什么,包括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小孩,男朋友大致要什么样,这样你才能“按图索骥”。这两件事都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的标准,每个人对于事业的目标、恋爱的对象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只要是你想要的就可以。但是有一件事是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的,你刚才说要等到父母双亡的时候自己再去死,孩子在父母之后死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把他们的死亡就当做一种信号,你也就跟着去了,那这不可能是正确的。父母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女要比他们生活得更好,不是你将来给他们养老送终后,你自己也结束了。

38.    咨客:这是我小的时候,78岁时候的想法。

39.    张医生:小孩子也很少有这种想法啊,这听起来不是更可怕嘛,关键是我们怎么能从现在开始往正确方向想问题。现在看起来,你小时候关于父母死去,你也就跟着死去的想法,你已经改正过来了。那关于事业和情感这两件事上,你现在还不知道正确的想法是什么呢!在事业上,好像是领导给不给你评职称左右着你的快乐,而不是你自己究竟想做到什么程度;情感上,是你男朋友不想跟你结婚,你才觉得问题不对了,而不是你当初在考察他的时候,决定要不要嫁给他;你小的时候,也是觉得父母去世了,自己就可以死去了……这些事,好像都不是你自己有什么想法,都是靠外界来替你决定,由别人来决定你的人生。你看出这三件事的共同点了吗?你总是被动地在跟随大家,而不是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去做些什么,另外关于你小的时候那个想法又明显是不正确的。所以,虽然你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但是明显是有困扰的,属于亚健康的情况,但是在亚健康的群体里,你是属于偏好的那部分,为什么呢?第一,在你有这么多困扰的情况下,你还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教育水平,在大城市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明显是好事;第二,不管是依赖父母、依赖男朋友、还是依赖领导,这都是依赖,但是你并不是依赖性人格障碍,只是有这样的特质,因为没有他们你还是可以自己做很多决定,只是有别人替你决定,你就觉得更省事了。不管是刚才我们讲的“拿不起放不下”的强迫思维,还是现在讲的依赖性的人格特质,其共同点都是焦虑,焦虑时间长了又伴发了抑郁状态。

40.    咨客:恩。

41.    张医生:那该怎么解决呢?多思考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坐而论道”而是要看到你的行动,比如事业上我想明白了,要做副教授,在哪做,怎么做,剩下的就是去实施;情感上,想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到哪去找,这之后就要去找了,得有类似这样的行动才行。今天很高兴,我们一起来讨论了关于你的事情,在这之前好像更多的是男朋友怎么回事、工作环境怎么回事,现在看起来,更多的是和你本人有关系,这样就好办,因为控制自己比较容易, 而改变别人、改变环境是很难的。

42.    咨客:恩。

43.    张医生:那这里给你布置个家庭作业,你回去做一个心情日记,记录你每天的状态,0分代表没有抑郁、焦虑状态,10分是最抑郁、最焦虑的时候,然后每天再记录上一句话,比如有一天你记录是5分,在下面标明一下为什么是5分,发生了什么。这样帮助我们在客观上去评估一下你的焦虑、抑郁水平,因为现在让你回忆对你来说很困难嘛。所以下次我们再去讨论的时候,希望能看到你在这其中做了什么,不是光想了什么,因为行动才会让结果不同,这样清楚了吗?

44.    咨客:恩,现在还有一点我感觉不是很好,就是遇到事情总是在逃避,比如我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我第一感觉不是考虑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想换个单位。

45.    张医生: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一个人的领导力是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别人的问题,而你是习惯逃避,跟刚才我们讨论的模式是一样的,不是通过做得不同,去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那问题就还在那里。你举的这个例子还是说明你不喜欢用行动去解决问题,而总是讨论,喜欢跟你聊天的人会很有意思,因为你总可以无穷无尽地讨论。你的这种不断地讨论,跟完全放弃的人还不一样,说明你还在意要有一个好的职称,在意找一个什么人结婚,完全放弃的人连讨论都不讨论了。你是属于那种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但是还在意这些事情的情况,所以你就变得纠结了,还自然不自然地希望通过讨论就把问题解决了。有两类人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第一,就是所谓的“文艺女青年”,爱写作、爱讨论;第二,就是学习历史的人,因为历史上的事,都没法解决了,只能沙盘推演,如果秦始皇当时不那么做呢,如果当时是那样呢……所以学历史、学文学的人容易有这个特点,“坐而论道”的特别多。你还记得你夸一个男士的时候,说的是他“语言能力特别强,分析能力特别强”,都和语言有关,所以一定要试着走出这个“说得多、做得少”的怪圈。一个人什么做法都没有改变,还期待结果改变,那这是“奇迹”,是不容易发生的,所以一定要做得不同才行,这样清楚了吗?

46.    咨客:我听清楚了。我现在的纠结的状态比之前还是好一些,而且我去见了几个人,虽然都不行,但还是去见了。

47.    张医生:好事,这就是行动。下次我们咨询的时候,可以去讨论一些经验,怎么能够提高成功的概率,在做的过程中去总结一些新的规律,看看你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

48.    咨客:好的,非常感谢您。

49.    张医生:不客气,那你今天还有其他的问题要讨论吗?

50.    咨客:没有了,谢谢您!

51.    张医生:不客气,再见!

 

心理医生:张道龙

撰稿、编辑:刘金雨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咨询师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海归女针锋相对主持人和Boss团,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2/01]
  2. 冤死的毛苒 — 天真简单背后血的代价 [2011/09]
  3. 遇到不体贴的老公我该怎么办? [2011/02]
  4. 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2012/03]
  5. 离婚后,我为什么放不下前夫? [2011/12]
  6. 披着人皮的狼—李浩是如何做到的? [2011/09]
  7. “老少配”的婚姻成了我的心病 ----婚姻中的年龄差距带来的困扰 [2012/03]
  8. 西方人直接,东方人含蓄——美国心理医生点评《非诚勿扰》中的情感智慧 [2011/12]
  9. 对你的“瘾”真的戒不掉吗?——一段婚外情带来的困扰 [2012/03]
  10. 疯狂英语背后的疯狂丈夫 [2011/09]
  11. 父母反对的婚姻会幸福吗? [2011/08]
  12.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结局一定是要选择分手吗? [2011/10]
  13. 我精神出轨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2011/03]
  14. 一个女人,在丈夫和情人间的两难选择! [2011/09]
  15. 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生吗? [2011/06]
  16. 丈夫突然提出分开,“中年”离异的我该怎么办?(续) [2011/06]
  17. 傍大款 [2011/01]
  18. 关于婚姻与爱情 [2011/02]
  19. 女儿成了“问题少女”,我该怎么办 [2011/07]
  20. 捞?还是不捞?“纠结一案”的咨询意见 [2011/02]
  21. 如何应对移民压力和“歧视”:从王立山医生事件谈起 [2011/03]
  22. “痴情”前男友:给qionghua的咨询意见 [2011/02]
  23. 关于精神疾病,涉及的司法治疗问题 [2011/02]
  24. 男人必读:忍是出路吗?平凡往事“忍”文引发的咨询 [2011/03]
  25. “一见钟情”我还要坚持吗? [2011/09]
  26. 四十而不惑,可我为什么还很糊涂? [2011/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4 02: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