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有了你(序)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一)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完)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四)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三)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二)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五)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八)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四)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三)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九)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七)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五)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六)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二)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一) [2011/03]
维维夜里呼吸仍然很吃力。这是我最大的心病。她睡在我身边,只要一听到她憋气,我就胸口发紧,比自己憋气还难受。医生开过几种收缩鼻窦的药水,但效果不大。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只好还是土法上马:用压舌板压住舌头,不让它堵住呼吸道。
这时的她,夜里还要吃几次奶。每次一哭,小农就起身,迷迷糊糊去厨房,从冰箱里拿出配好的配方奶,微波炉里热了,回卧室,递到我手上,倒头接着睡。我接过奶,把压舌板换成奶瓶,还是一只手扶着,一边喂,一边迷迷糊糊又睡。两个人一条龙流水作业,配合默契。
儿童医院的会诊让我们对今后治疗的长期,复杂和艰巨有了初步认识。按计划,颅缝手术要到5月份才做。这意味着,我们有四,五个月没有手术的消停日子。这简直就是一种奢侈。以后的几年间,恐怕再也不会有这么消停的日子了。因为颅缝手术后,手指分离手术即将开始。那将是走马灯式的门诊,手术,拆石膏。夹在这中间,可能还会有其他手术,例如眼睛的手术。
趁着这个空当儿,我集中精力,赶写博士论文。
初稿完成以后,递交给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随即通过了委员们的审查,最后的答辩就定在了4月份。
初春的奥尔巴尼,冬天的最后一片积雪,从房前屋后的草地上匆匆消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玉兰花开满了枝头。外公外婆总是抱着维维,在院子里看花赏树,一边给她唱着儿歌。
我忙着准备论文答辩的幻灯片和讲稿。但经常走神,担心维维的大脑发育。颅缝手术会不会做的太晚?她的脑压会不会因而升的太高? 她的智力发育会不会因此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88年发表在某个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对29个阿佩尔氏综合症患者智力的长期跟踪研究。29人中,14个人的智商在70至100之间,属于正常或基本正常。其中9个人智商50-70,属于轻度弱智。4人智商35-50,中度弱智。还有两人智商低于35,严重弱智。
全家对维维的智力究竟会成长到什么范围,都心中无数,于是都密切关注着她的每一点进步。该翻身的时候是不是翻了?该坐的时候是不是会坐了? 该爬的时候是不是会爬了?
为了帮助象维维这样的儿童正常发育成长,美国各州都有免费育疗服务。在纽约州,这种服务分为“早期疗育服务”(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和 “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
早期疗育服务针对0-3岁的学前儿童,经费一般由州政府卫生部提供。 三岁以后,服务由儿童所在学区接管,并改称为特殊教育。
享受服务的儿童,要么有先天或后天生理缺陷,要么经过专家鉴定,认定有智障,或生长发育迟缓。还有的儿童只是学习吃力,经家长要求,也能得到准许,享受特殊服务。
早期疗育包括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体能治疗(Physical Therapy),和职能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言语,体能,职能治疗师一般不是州政府或学校的正式雇员,而是和政府签有合同的自由职业者,为政府的客户提供服务,费用由政府或学区支付。
维维一出生,市政府社会福利部就安排了言语、体能和职能治疗师上门服务。每人每周来两次,每次一个小时。这些训练对她的生长发育有所帮助。
维维的第一个言语治疗师名叫丽兹。她30多岁,瘦高个,褐色头发。她告诉我,婴幼儿的语言发育,前三年是关键时期。首先从声音识别开始。一生下来,婴儿就意识到自己的哭声不仅能带来食物,还能带来大人的安抚。因此哭声是他们的最早语言。六个月时,多数就能够分辨母语的基本音节,而且会发简单的,一个音节的声音。六个月到一岁半,婴儿开始说单音节词。有些还能说三、四个字的句子。
从各方面资料看,阿佩尔氏综合症儿童,颜面骨、上下颚、牙床的发育均不正常,造成语言发育障碍。几乎不间断的手术,一次一次的全身麻醉,以及术后身体的各种机能要全力以赴地用于伤口的恢复,使得他们在各方面的发育,包括语言,均迟于同龄儿童。因此,他们说话比正常孩子要晚得多。有的到了3,4 岁,甚至5,6 岁还不能清楚的表达意思。有的虽然能说,但咬字发音不准,很难被听懂。在这种情况下,言语治疗一方面要纠正发音,教说话,另一方面要教手语。手语可以在暂无语言时,让孩子表达意思。
最初,丽兹每次来,都带上医用橡皮手套,把手伸进维维嘴里,按摩脸部,唇部肌肉。又用冰块摩擦嘴周围的地方,说是为了增加肌肉敏感度,对语言发育有帮助。她教了维维一些手语。维维跟她学的第一个手语是 “More”(还要)。后来,她就教维维字母和发音。有时一堂课下来,话说得太多,嗓子都说哑了。
我们平时不停地跟维维说,唱,念儿歌。就在这种中英双语的环境下,维维学会了说话。虽然她的发音不准确,不清楚,开始很难听得懂,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迟缓太多。
在当时的记事簿上,我记下了维维的许多第一次。和语言、表达有关的,这样写着:
95年10月26日(8周): 第一次把右手放到嘴里。
95年10月31日(9周) : 第一次微笑。
95年12月12日(3个月23天): 第一次咯咯笑出声。
96年9月21日(一岁零一个月):第一次叫“爸爸”。
另一项育疗服务是职能治疗。它侧重于“精细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s)的训炼。精细动作技能不仅包括职业技能,比如书写,打字,操作仪器,也包括生活技能,比如穿衣、刷牙、系鞋带、拉拉链、扣扣子,还有使用剪刀,等等。对婴幼儿,多是通过玩玩具,拿蜡笔涂色,搭积木,拼图等活动,训练手脑之间的协调配合。
维维的职能治疗师朱迪每次拿来各种小玩具,陪着维维玩。维维没有手指,就用大拇指和整个手掌抓东西。后来手指分开了,但因为缺少能活动的关节,手指不能弯曲,不能握拳,抓东西仍然困难。
直到今天,“精细动作技能”都是她困难最大的方面。比如,她不能扣扣子,不会系鞋带。一直都只能穿套头衫,或有拉链的衣服。鞋要穿不用鞋带,而用尼龙扒扣的。
维维两岁多的时候,穿外套还需要别人帮忙。朱迪教了她一个办法:先将外套里子朝上平铺在地上。人站在领子上方,附下身将双手同时插进袖管,然后站立起来,从前方把衣服向后举过头顶。哧溜一下,衣服就穿在了身上。此后,维维穿外套再也无需别人帮忙。
不同于职能治疗,体能治疗侧重于“粗运动功能”(Gross Motor Skills)的训炼。
维维的体能治疗师叫杰米,30多岁,褐色卷发,胖胖的,总是笑眯眯的。起初,她把维维放在一个大充气橡皮球上坐着,自己跪在地上扶着,前后左右来回摇摆,目的是增加腰部和上身肌肉强度。后来维维大一点,她教维维站立,行走,上下楼梯。每次到家里来,总是带一些大玩具,让维维不是钻,就是爬。
维维一岁前经受过两次大手术,一次开心,一次开颅,每次手术后,由于身体需要恢复,她的发育都会暂时停顿。而且,她双脚先天畸形,所有脚趾都连着不说,还只有左脚勉强能全脚掌着地,右脚只有脚后跟能着地。但维维很有点“粗运动技能”天赋,即使双脚有多方面缺陷,在“粗运动技能”方面并没有落后多少。4个月的时候,她学会了坐在学步车里,双脚蹬地,倒退着满屋子转。客厅,厨房,卧室,没有她去不了的。她从来也没学会过爬,但10个月的时候,她学会了躺着,双脚蹬地倒着往前冲。14个月时,她摇摇晃晃,迈出了独立行走的第一步。那一刻,全家老小眼泪飞,掌声起,欣喜,激动,自豪,可想而知,就无需多说。
三个治疗师定期和我们开会,讨论进展,制定计划。维维定期去做智力测验。
每次结果都说她的智力发育在正常范围,但精细动作技能明显落后,因为她没有手指。她的精细动作技能并不是靠职能育疗就能改善。职能育疗只能帮助她,采用不同于常人的其他方式,来做生活和职业上的事。
四月教妹妹怎么用手语表示“还要”-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