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有了你(序)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一)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完)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四)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三)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二)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五)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八)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四)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三)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九) [2011/03]
- 自从有了你(七)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五)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六)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二) [2011/03]
- 自从有了你(十一) [2011/03]
在博客上发表了《自从有了你》以后,收到了很多网友的表态,祝福和评论,我很感动。没有一一作答,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耐心阅读。更感谢予以的评论,鼓励和祝福。我把大家的评论和祝福转告了女儿,她听了非常高兴。
维维的故事写完后,也送给了国内的一些朋友看,收到了一些读后感想。我注意到,国内读者的感想和国外的有很大不同。国外读者的评语多是对生命的感悟,心灵的震撼,和对爱的感动 。而国内读者则更感叹两个社会的差异,联想到如果维维出生在一个连正常孩子都就医,就学困难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以下是两篇读后感摘抄:
~~~~~~~~~~~~~~~~~~~~~~~~~~~~~~~~~~~~~~~~~~~~~~~~~~~~~~~~~~~~
与天使相伴
Vivi的妈妈写了一本有关Vivi的书,送了链接让我读,我一口气读完,边读,边感慨,边流泪。
除了把书中的Vivi称作天使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称呼能够配得上这个孩子。
一番感慨后,还想告诉Vivi的妈妈,Vivi的故事是属于每个人的。Vivi把一个母亲变得更坚强更豁达更宽容,Vivi也会让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掩卷长思,对照自己在相同处境下是否也能同样坚强同样豁达同样宽容。
流完眼泪后,还想跟Vivi的妈妈说声谢谢,谢谢她除了把Vivi带到这个世界,还让这个世界知道了Vivi的故事,让普通如我的人们懂得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于有些人却是要承受痛苦并辛苦百倍才能获得。
从今以后,当情绪波动并怨天尤人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裹足不前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在抱怨苍天无眼世道不公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在轻而易举收获荣誉收获友谊并收获健康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想起这个天使所经历的一切,我们这些人生中没有经历Vivi妈妈苦痛和快乐的人们,是否更应该对生活说声谢谢,对Vivi这个上天派来的天使更加心存感激?
有天使作伴,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宁静一些,我们的眼光会变得柔和一些,我们的感觉会变得细腻一些,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宽阔一些,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痛苦和欢乐的理解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一些。
这就是我读完《自从有了你》后的感受,也是我极力向朋友们推荐的原因。
2011-03-10写于西雅图
~~~~~~~~~~~~~~~~~~~~~~~~~~~~~~~~~~~~~~~~~~~~~~~~~~~~~~~~~~~~~~
打开邮件就迫不及待读完,中途广华呼叫也被拒绝。
世界上感动人的事和人太多太多,从心里佩服他们,也为维维能生在美国欣慰,要是在中国,就真的完蛋了。
我的高中同学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第一个出来以后,产房里一片欢呼,忽略了还有一个在里面,于是缺氧造成先天性的脑瘫,从小就被我认成干女儿,不过我这个当干妈的也没能做任何贡献,唯一能提供的方便就是当年他们来北京治病,在我们家住三个月,那孩子非常敏感,有些场景我现在想起都很酸,当时他们两个大人没有办法来,就小保姆带着孩子,治疗的地方离我们家不是很远,小阿姨天天骑三轮带她去,孩子6岁,据医生说相当于三岁的智力,但我认为不止,如果那天我下班回家没有先跟她问好,你会发现她自己呆在沙发上低头不高兴,直到我意识到后跑过去哄她,那等待你重视她的斜斜的眼色我永远都忘不了。
他们两个大人为这个孩子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但我认为其实最后还是有点放弃她了,前几年把孩子送回石柱,让小姨和外公外婆照顾。每次我回石柱看我妈,总要抽出时间去看看这孩子,相对那些山里没钱没文化的家庭来讲,她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是没有办法跟美国的这些特殊孩子和家庭的情况相比,至少在中国,这些孩子没有办法出门,没有权利享受正常孩子的生活,如果父母不离不弃,他们就是幸福的孩子。社会没有为这些孩子提供任何的方便和关爱。
我记得20年前我刚工作的时候接待工作上的合作方专家的夫人,她在芬兰是特殊学校的老师,她问我中国残疾人的状况,因为她在北京玩十来天居然就没有看到过残疾人,当时的我根本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所以不假思索回答“他们应该都在家里,出来干么呢”,是啊,我们骨子里面就认为人家本来就不应该出来。 即便到现在,还是一样,好好待在家里,中央电视台组织节目需要的时候露个面就可以,为和谐增添光彩。
~~~~~~~~~~~~~~~~~~~~~~~~~~~~~~~
维维的故事写完后,也送给了国内的一些朋友看,收到了一些读后感想。我注意到,国内读者的感想和国外的有很大不同。国外读者的评语多是对生命的感悟,心灵的震撼,和对爱的感动 。而国内读者则更感叹两个社会的差异,联想到如果维维出生在一个连正常孩子都就医,就学困难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以下是两篇读后感摘抄:
~~~~~~~~~~~~~~~~~~~~~~~~~~~~~~~~~~~~~~~~~~~~~~~~~~~~~~~~~~~~
与天使相伴
Vivi的妈妈写了一本有关Vivi的书,送了链接让我读,我一口气读完,边读,边感慨,边流泪。
除了把书中的Vivi称作天使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称呼能够配得上这个孩子。
一番感慨后,还想告诉Vivi的妈妈,Vivi的故事是属于每个人的。Vivi把一个母亲变得更坚强更豁达更宽容,Vivi也会让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掩卷长思,对照自己在相同处境下是否也能同样坚强同样豁达同样宽容。
流完眼泪后,还想跟Vivi的妈妈说声谢谢,谢谢她除了把Vivi带到这个世界,还让这个世界知道了Vivi的故事,让普通如我的人们懂得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于有些人却是要承受痛苦并辛苦百倍才能获得。
从今以后,当情绪波动并怨天尤人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裹足不前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在抱怨苍天无眼世道不公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在轻而易举收获荣誉收获友谊并收获健康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Vivi?想起这个天使所经历的一切,我们这些人生中没有经历Vivi妈妈苦痛和快乐的人们,是否更应该对生活说声谢谢,对Vivi这个上天派来的天使更加心存感激?
有天使作伴,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宁静一些,我们的眼光会变得柔和一些,我们的感觉会变得细腻一些,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宽阔一些,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痛苦和欢乐的理解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一些。
这就是我读完《自从有了你》后的感受,也是我极力向朋友们推荐的原因。
2011-03-10写于西雅图
~~~~~~~~~~~~~~~~~~~~~~~~~~~~~~~~~~~~~~~~~~~~~~~~~~~~~~~~~~~~~~
打开邮件就迫不及待读完,中途广华呼叫也被拒绝。
世界上感动人的事和人太多太多,从心里佩服他们,也为维维能生在美国欣慰,要是在中国,就真的完蛋了。
我的高中同学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第一个出来以后,产房里一片欢呼,忽略了还有一个在里面,于是缺氧造成先天性的脑瘫,从小就被我认成干女儿,不过我这个当干妈的也没能做任何贡献,唯一能提供的方便就是当年他们来北京治病,在我们家住三个月,那孩子非常敏感,有些场景我现在想起都很酸,当时他们两个大人没有办法来,就小保姆带着孩子,治疗的地方离我们家不是很远,小阿姨天天骑三轮带她去,孩子6岁,据医生说相当于三岁的智力,但我认为不止,如果那天我下班回家没有先跟她问好,你会发现她自己呆在沙发上低头不高兴,直到我意识到后跑过去哄她,那等待你重视她的斜斜的眼色我永远都忘不了。
他们两个大人为这个孩子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但我认为其实最后还是有点放弃她了,前几年把孩子送回石柱,让小姨和外公外婆照顾。每次我回石柱看我妈,总要抽出时间去看看这孩子,相对那些山里没钱没文化的家庭来讲,她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是没有办法跟美国的这些特殊孩子和家庭的情况相比,至少在中国,这些孩子没有办法出门,没有权利享受正常孩子的生活,如果父母不离不弃,他们就是幸福的孩子。社会没有为这些孩子提供任何的方便和关爱。
我记得20年前我刚工作的时候接待工作上的合作方专家的夫人,她在芬兰是特殊学校的老师,她问我中国残疾人的状况,因为她在北京玩十来天居然就没有看到过残疾人,当时的我根本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所以不假思索回答“他们应该都在家里,出来干么呢”,是啊,我们骨子里面就认为人家本来就不应该出来。 即便到现在,还是一样,好好待在家里,中央电视台组织节目需要的时候露个面就可以,为和谐增添光彩。
~~~~~~~~~~~~~~~~~~~~~~~~~~~~~~~
我再次向大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