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革命没有任何文化的文革

作者:sweets  于 2012-2-23 09: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他山名石|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34评论

本文来源:《快乐老人报》2012年1月12日第15版,作者:雷颐,原题:《外宾在不用凭票买,一走全得退货》 
  1972年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来华的外国记者、国际友人人数猛增。那时正“狠抓阶级斗争”,“敌情观念”极强,有关方面制定了极为细致、严格的与外宾接触的有关规定,各单位、居委会都组织全体人员、居民学习、熟背这些规定。 
  被拉到居委会熟背“规定”  当时,我从农村回城探亲,也曾与其他知青一起,被拉到居委员开了半天会,学、背这些规定,一条条背得滚瓜烂熟后才能回家。 
  其中一条规定是,如外宾到某商场时,该商场所有商品可不凭券而敞开供应。为了显示“一片繁荣”,中国居民也可“购买”,但“买”后不得离开商店,要等到外宾走后到柜台将商品退还。传达中,还表扬某菜场一名卖肉的师傅“水平高”:一次,顾客拿出肉票要买2两肉,这时恰有外宾在旁,卖肉师傅当即决定不要肉票,切了2斤肉递给顾客。 
  据传达说,曾有人趁外宾在时买了好几双尼龙袜就想走,结果被有关人员拦住,后来袜子全退不说,还通知了工作单位,受到处分。 

      
 
  家庭有几口人可如实回答  “规定”中对外国人可能提出的种种问题,都提供了“标准答案”。比如,“文化革命”是“很有必要”;“五七干校”、“上山下乡”是“大有好处”或“很受锻炼”;有关工资、家庭收入的答案是“生活很好”或“够用”,不能说出具体多少钱。据说,根据工资水平可以推算出工农业生产状况,以至推算出军工情况和国防实力……因此,这事关国家机密,不得告诉外国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所有问题中只有“家庭有几口人”的答案是“可如实回答”。当时就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有外宾问一个老头儿家有几口人,这位老人生怕答错担不起责任,一时紧张,慌忙回答:“可如实回答。”弄得外宾莫名其妙。 
  政治任务落我家  1972年,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露西·杰文斯女士,拍摄了一部以北京一家人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故宫》,在海外颇有影响。承担这次特殊“政治任务”的,是当时的清华大学学生刘志军一家。以下是刘志军对拍摄经过的回忆—— 
  北京市外办经过严格审查,从众多家庭中确定由根红苗正、子孙满堂的我家接受这项“政治任务”。刚开始拍摄,露西便面临困惑:“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衣裤都是黑蓝灰三色,男的都穿军绿球鞋,女的都是方口偏扣黑布鞋,三代人站在一起就像是部队一样。”为此,大妹妹向一位刚结完婚的新娘子借了件红衣裳,二妹妹则到邻居家借了件暗紫色格上衣。 

      
 
  《故宫》中有一组镜头,要表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当时正赶上中秋节,广安门菜市场突然摆上了各种新鲜蔬菜,应有尽有。那个年代,老百姓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证且限量,而惟独那天肉菜全不限量,敞开供应,只要排队就能买上。我父亲的单位为让我家在外宾面前表现出中国人的自豪,还特地补助100元钱。母亲攥着相当于自己3个月工资的钱,乐滋滋地挤在买菜的人群中……
 

高兴

感动

同情
3

搞笑
1

难过

拍砖

支持
9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4 个评论)

4 回复 fanlaifuqu 2012-2-23 09:40
笑出苦泪!
想起赵本山的,“这个可以有”!
也想起不少人依然怀念这日子!歌颂那年代!
3 回复 sweets 2012-2-23 09:54
fanlaifuqu: 笑出苦泪!
想起赵本山的,“这个可以有”!
也想起不少人依然怀念这日子!歌颂那年代!
我要補課!
3 回复 trunkzhao 2012-2-23 10:14
德国曾经搞了一个模范犹太城,弄了一两万人进去,过一段时间,就把一部分人送到东边去,也就是焚尸炉里去,然后补充一批新的进来。用以标榜犹太人在这里生活得多么幸福。
有一次外国机构要参观犹太城,于是德国人就粉饰一新,原来八十个人一间屋子,就赶走七十八个,到别处挤着。还有商店、咖啡馆也开了,人们都可以进去,就像一个真正的城市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商店的东西可以买,当然也必须买,等外国人走了以后必须还回去;而咖啡馆里的就惨了,面对着真正的点心不能吃,咖啡可以拿起来,但是不许喝!
所以中国人比犹太人幸福。
5 回复 yulinw 2012-2-23 10:16
   一切作假都是打着为了国家的旗子的~~
3 回复 卉樱果 2012-2-23 10:24
多么搞笑的骗术,多么善良的百姓~
2 回复 浅色 2012-2-23 10:51
卉樱果: 多么搞笑的骗术,多么善良的百姓~
那是政治任务啊,不想演也要演。
2 回复 liuxiaoyu 2012-2-23 12:09
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呀!!收藏了!!
4 回复 ryu 2012-2-23 12:30
中国知道太多的外国野史,唯独不让懂自己中国的正史。
4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2-23 12:58
珍贵历史片段~要珍藏。
3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2-23 13:00
yulinw:    一切作假都是打着为了国家的旗子的~~
最无耻最堂而皇之的一个理由~可悲可叹的是竟骗到整个民族的人口,仍在骗海外众多“善良”的华人呢!
2 回复 yulinw 2012-2-23 13:16
无为村姑: 最无耻最堂而皇之的一个理由~可悲可叹的是竟骗到整个民族的人口,仍在骗海外众多“善良”的华人呢!
看那些义正言辞的大小贪们,哪个不是好话说尽了呢~·
4 回复 越湖 2012-2-23 21:20
“没有文化的文革”
怎么没有文化呢,也是一种文化呀。
想笑,笑不出,苦笑吧。
也是一种经历。。。
2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2-23 23:33
Guomoruo: 一个騙成性,一个愛被騙。
   ,很爱~~
3 回复 kukubara 2012-2-24 14:45
假的。文革中多数商品是不要票的,包括尼龙袜。
4 回复 kukubara 2012-2-25 14:21
可惜这么虚假的东西竟然能上报,竟然能骗到这么多人的评论。
那个时代定价权在政府,尼龙袜那种“非生活必需品”定价非常高,一般人根本买不起,根本不需要凭票购买。实际上,那时候多数中国人都不穿袜子,本人连鞋都经常没得穿,更别说尼龙袜了。
当时的“三转一响”中,只有自行车是要凭票购买的,收音机手表和缝纫机是不要票的。
因为要给外国人看发100元钱更不可能。
4 回复 sweets 2012-2-26 15:28
kukubara: 可惜这么虚假的东西竟然能上报,竟然能骗到这么多人的评论。
那个时代定价权在政府,尼龙袜那种“非生活必需品”定价非常高,一般人根本买不起,根本不需要凭票购 ...
外国人拍的《故宫》中有一组镜头哪.
2 回复 sweets 2012-2-26 15:29
kukubara: 假的。文革中多数商品是不要票的,包括尼龙袜。
据传达说,曾有人趁外宾在时买了好几双尼龙袜就想走...
你也可以写真实的哪.
2 回复 sweets 2012-2-26 15:29
无为村姑:    ,很爱~~
  
3 回复 sweets 2012-2-26 15:29
越湖: “没有文化的文革”
怎么没有文化呢,也是一种文化呀。
想笑,笑不出,苦笑吧。
也是一种经历。。。
苦笑...
5 回复 sweets 2012-2-26 15:30
Guomoruo: 一个騙成性,一个愛被騙。
容易被騙...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0 12: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