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缅因州的龙虾远近闻名,但售价并不便宜,而这里没有对游客出售龙虾的农贸市场,龙虾大都通过餐厅销售给就餐的游客。一来到巴尔港(Bar Harbor),我们就慕名来“GEDDYS”餐馆,吃闻名遐迩的缅因州龙虾,喝远近知名的缅因州海鲜汤,带上围脖兜兜,吃龙虾佳肴。那种吃相吗,因人而异;这种味道呢,来这吃了就知道,产地现吃的美味,绝不是别处的高级餐厅可比。
缅因州龙虾出名,但龙虾捕捞业并没有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而是作为一种品牌商品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种特色。缅因州的捕捞龙虾业实施许可证制度,捕捞许可证一经发出,就不得转让,只能继承。而且除非有一位老渔民去世,否则不会发出新的许可证。这样做法是为了保护缅因的龙虾资源。如果单纯发展龙虾捕捞业或养殖业的话,渔民也未必能够从扩大了的生产规模中获益,因为一旦缅因龙虾大量繁殖并廉价地涌向美国各地的市场,龙虾价格就会垮掉。目前的有限捕捞量能够有效地确保市场上的龙虾价格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从而使每个渔民都能够从中受益。
有时我们常常自豪于摆脱自然环境的约束发展了某一产业,我们也喜欢夸耀利用技术手段去突破自然极限取得的成就,然而,我们往往会陷入到另一种无法逆转的生态灾难中。这里的渔民们知道龙虾这物种的稳定繁衍对自己和后代生计的重要性,在捕捞过程中,会将产卵期的龙虾或是那些个头不大的幼年龙虾放回大海,用一种比较平和而长远的心态去从事龙虾捕捞业,好让我们的孙儿以后还能吃到今日的美味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