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初到美国,在公路上常会见到小卡车后拖着个白色的厢型车或是大中型像巴士又不是巴士的厢型车,觉得很奇怪。后来知道,这种车是“活动的住房”,是专门用来旅游的露营车(
Recreation Vehicle),美国人习惯叫这类车为“RV”。这次红木森林之旅中,所到的各个森林露营地,都见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露营车停泊在大树旁,更有不少的露营车旁铺有地毯,摆放着桌子椅子,车身边也有几盆花草,像是要在此长期“安营扎寨”。开RV车去旅行的人,除了拖儿带女的家庭外,绝大多数人都是退休的人。咱们老中退休后,要不是跳舞打牌搓麻将,就是帮儿女带孙子孙女。兴致好的会上网码码字,三五成团地聊天扯谈,有钱的现在也开始流行外出旅游了。但鲜有像老美退休的老人那样,退休后直接把房子卖掉,换成一台RV车,然后开着RV车在全美国到处旅行,像吉普赛人似的,以“四海为家”,年年漫游在公路上,走到哪儿,就把家带到哪儿。玩到哪里,就住在哪里。停到哪儿,那儿就是家。在将自己的儿女抚养成人之后,在为自己的事业忙碌退休之后,他们以这种旅行的方式来充实及丰厚自己的退休生活,让咱很羡慕。
美国所有的国家及州立公园都有RV车的专门停宿地(RV Park),提供水电补充服务,包括私人经营的在内,全美国城市乡村大大小小的RV停宿场就有几万个,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服务周全的RV停宿地网络。有些RV停宿场更是提供给RV车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以上的停宿便利,这才使得爱好RV旅行的人士可以无后顾之忧卖掉自己的固定住所,开着RV车想去哪里玩,就可以在哪里住下,真可谓是随心所欲。
露营车(Recreation Vehicle---RV)是具有居住设备的车辆,是个自由活动的住家。最早可能源起于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往后,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的垦荒者,用拱蓬马车携带全部日常用品在野外谋生,这可以说是露营车的前身。1930年代起,汽车逐渐普及之后,开始运用汽车将生活必需品装入汽车内部或汽车拖挂,改装成适合居住与露营的车辆。1970年代起,露营车转变成休闲为主,并开始流行于美国。同时,美国各州政府亦全力配合这股新旅游风潮,开始在各地区设置露营车营地(RV Park),并鼓励民间成立观光露营营地,使休闲潮流转型成一股观光资源。
露营车上拥有设备的多寡,取决于是否影响到整个生活品质的好坏。但露营车上通常都会具有以下设备: 有床铺等寝具设备,有小厨房简易的烹饪用器具。有供水设备提供饮用水和洗涤用水。有发电设备供应车上电器所需电力。有卫浴设备提供简易梳洗的功能。有通讯设备能联系亲友或紧急联络使用。
露营车身边也有几盆花草,像是要在此长期“安营扎寨
大型露营车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