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马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中西方历代诸侯争疆夺地,古往今来驮人运货,都一度离不开马。与中国自古以来依赖“牛”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不同,在西方,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人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马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直到19世纪,马的一些“苦力”才被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所代替。因此,“铁马”(Iron horse)蒸汽机的功率被称为“马力”(Horse power),即一匹马的拉力,这种叫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马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地位极高,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拟圣贤及人才,同时,马也是个人能力、雄壮、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等的象征。从与马有关的成语中,就能见到人与马的关系是如此之紧密:龙马精神、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马当先、千军万马、万马奔腾、天马行空、人欢马叫、人仰马翻、一马平川、快马加鞭、马不停蹄、马到成功、汗马功劳、走马上任、走马观花、马首是瞻、马放南山、老马识途、马瘦毛长、猴年马月、兵荒马乱、招兵买马、单枪匹马、蛛丝马迹、马马虎虎、车水马龙、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心猿意马、指鹿为马、害群之马、青梅竹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鞍马劳顿等等。
古代很多诗人作品里更有对马的描述: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潜《饮酒》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可见中国人与马的关系非同一般。
而在西方,马同样是西方人以往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方人除把马当成人们的宠物之外,与马有关的俗语也比比皆是,。在英语中“马”的俗语数量在所有动物俗语中占第二位仅次于“狗”,可见“马”文化在西方人生活中的影响度。
中国人早期用牛耕地,因此对牛的习性了如指掌,常把牛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吃苦耐劳、老 实本分、力大无比等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出现了“像老黄牛一样吃苦耐劳”、“牛脾气”、“吹牛皮”等成语,而在西方的农牧业中,马(Horse)作为劳动工具其地位比牛要重要得多。在西方人的大脑中,牛(Bull)给人的感觉是性情暴躁、横冲商撞、笨拙莽撞的印象,用牛(Bull )作喻体时多含贬义。如: Father is 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 when he tries to help in the kitchen.(爸爸在厨房帮忙时,往 往显得笨手笨脚,越帮越忙。)“A bull in a china shop”一头公牛在瓷器店里会有什么样的情形,比喻笨拙迟钝、动辄闯祸,不求精细的人。
英国人因早期是用马耕地,及后又开展赛马等活动,所以在英语中更多的用马 (horse) 来比喻“能干、健壮、倔强”等,如“work like a horse”(勤奋工作)。如:形容一个人非常健壮时,中国人会说"壮如牛",而英语中却不用牛,而用as strong as a horse。
又如:She works long hours, yet seems to feel no ill effects from it. She must be as strong as a horse。她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可是对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她身体想必非常健壮。
形容一个人"饭量大"时,中国人常说"像猪一样的能吃";在英语中,则说eat like a horse。如:He could now eat like a horse. 他现在饭量大。
形容一个人能"吃苦耐劳"时,中国人说"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在英语中,则说work like a horse。如:I'll give a three years' contract, I'll give you eight pounds a week and you'll have to work like a horse。我跟你订三年合同,每星期给你八英镑,可是你得拼命干活。
形容一个人"趾高气扬,耀武扬威"时,中国人说:"像公鸡一样地高傲";英语中用get(ride)on the high horse。如:He is a amusing fellow, but he is a bit too fond of riding the high horse。他倒是个有趣的人,不过有点儿趾高气扬。
如果一个人工作勤恳踏实,是一个骨干分子,英语中用a whell horse来表达;如果一个人干活主动,工作自愿,就称他为a willing horse;如果一个人从内部搞破坏,是内奸,会说a wooden horse或者a Trojan horse;已经解决的问题、琐事,称之为dead horse。
还有很多有关horse的谚语,如:
A good horse is never an ill color。良马无劣色。
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好马无需鞭策。
A short horse is soon curried。矮马容易刷洗(小事易办)。
It'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马有溜蹄,人有失错。
When two ride on one horse, one must ride behind。 两人骑一匹马,总有一个坐在后面。(意指只能有一个人当第一把手)
You can lead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喝水。(指有些事须本人自愿,强迫无济于事)。
一些习语更与赛马有关,如:“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意思是"直接从有关人那里听来的"。喜好赌马的人,在赛马时下赌注前,要了解马的年龄状况,因为没有人愿意在一匹老马身上下赌注。而断定马的年龄最好的办法是看它的牙齿,马一次长出两颗牙齿,以后每年长两颗新齿,要断定马的年龄,只要看一看它的牙齿就知道了。所以就有了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的俗语(直接从马的嘴)。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则是:假如别人送你一匹赛马,你却要查看它的嘴,想知道它的年龄,别人会认为你不友好,或者以为你对这个gift horse不满意。所以,它指对送给你的礼物吹毛求疵。如:John gave Joe a basketball but Joe complained that the ball was old. His father told him not to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约翰送给乔一个篮球,但乔却抱怨球太旧,乔的爸爸警告他不要对别人送的礼物吹毛求疵。
时至今日,一些人爱马情结依然很深,以至于非要将自己当作马,愿像马那样为自己的主人效力奔走, 心甘情愿听自己的主人驱使。在2012年三藩市成人集市中,很多人模马面的人拖着马车,在主人挥鞭驱使下,在街上穿梭不息,引得路人阵阵欢笑,群马也跟着阵阵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