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崖洞内印第安人的宫殿---探索四角区(16)

作者:三Y老豆  于 2013-5-14 12: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探索四角|通用分类:流水日记|已有61评论

     离开四角纪念碑大门后,开车向左一拐,我们又进入了科罗拉多州,再次返回Cortez小镇。第二天,我们开车去了有“悬崖宫殿”之称,1978年就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梅萨维德印第安人岩洞式城堡居址。

   1888年冬天,两个牛仔在海拔平均有2600米高的梅萨维德寻找自己失踪的牛时,意外地发现在一些几乎不能到达的悬崖绝壁上,居然有一排排高达两三层的砖石房子。随后, 一批批考古学家纷至沓来,让这段尘封沙埋的历史终于重见天日。

     1906年美国政府将这里开辟为梅萨维德国家公园(Mesa Verde National Park),将印第安人3800多处居住遗迹保留在国家公园内,其中用石头在悬崖凹进的地方垒砌起的悬崖房屋就有200多座。

     当我们走出弯曲的小路时,第一次见到悬崖峭壁的洞窟里居然有村落! 相信凡是来这里的游人,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但要一睹这壮观的景色还真不容易,需开车行驶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四周陡峭险峻的悬崖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只有当克服了这一切困难,才能让期盼一睹其神秘古老崖居的愿望实现。

  据公园的导游介绍,约在2000年前,印第安人的阿纳萨扎伊部落在此建立了小王国,成为最早聚居并以务农为生的印第安人。阿纳萨扎伊部落社会是一种母系社会,妇女拥有自己的居室和工具,财产由母亲传给女儿。大约在公元10001300年,为了抵御其他部落的侵袭,阿纳萨扎伊部落迁到了这里的峡谷中,他们开山凿石,堆砌墙壁,修建峭壁石屋,因此,在历史上有峭壁居民之称。其中最大的峭壁宫殿约建于11世纪,有200多个房间,分两层、3层或4层等几种规格,至今仍旧可以看出当年的建筑规模与工艺技巧。在峭壁宫殿的外缘,还盖有许多供部族内部进行社交活动和敬神用的圆形地穴和一些供炊事与家务用的露天庭院。

  站在这些悬崖屋遗址旁,想象一下,千多年前,一大族群印第安人在这片荒芜之地,为了生存,在如此险峻的地理条件下,居然在垂直陡峭的岩壁上,建造出一间间的房舍。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

  13世纪时,该地的印第安人,不知是由于同相邻部族连年作战,还是持续很久的特大旱灾,农作物歉收,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整个部族集体弃家外迁,逃到了南方留下了现在的这些残垣断壁。这些悬崖房屋谈不上美丽,却让参观者为之惊叹。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就坐落在Cortez小镇旁。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导游中心广场上有一座印第安人爬悬崖绝壁的铜雕。

走出弯曲的小路时,就能见到悬崖峭壁的洞窟里居然有村落!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内有这样的峭壁宫殿”多达十几处。

这个峭壁宫殿建于11世纪,有200多个房间,分两层、3等几种规格,其它大的"峭壁宫殿"里的房子有4层高。

从遗址留下的房舍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技艺已经相当精湛。

许多住房前面都有进行社交活动与家务的露天庭院。

从这些残垣断壁中可以看出当年的建筑规模。

这些画显示了当时峭壁宫殿内部进行的日常活动。

露天庭院内有石头磨板,用来研磨玉米及谷物。

美国的国家公园除了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职能外,它还肩负着教育及推广受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知识及人文历史的任务,公园导游鼓励孩子动手参与,是受教育的一种形式。

每户屋前都有个平整的圆形空地,中间有个方形的洞口,洞口处架着一个楼梯,可供人上下进出,这是个供印第安人家族在地底进行宗教敬拜仪式的地方。

遗址处有很多个这样没有上顶盖的圆形坑供参观的人了解地底穴里的模样。

这些地底穴是用来供部族人进行敬神社交活动。

参观的人可从方形的洞口用梯子下到敬拜仪式的地穴里。

地下圆形室内可容纳大约二十几人。

光线只有通过洞口射入地下室内,如果将洞口盖上,那宗教敬拜的仪式将会更加神秘。

那时印第安人已经知道用沙石做成长方形的砖块,再用水和泥调成浆糊,中间还镶嵌小石块,建造工艺技巧很独特。

当年发现遗址时的历史照片。

这艘美国最新型的两栖船坞运输舰就是以印地安梅萨维德来命名——“梅萨维德”号LPD-19),也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以科罗拉多州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命名的两栖船坞运输舰.

梅萨维德号(LPD-19)正在海中接受一万磅炸药近身爆炸冲击试验。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1

拍砖
3

支持
3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1 个评论)

2 回复 amassadinho 2013-5-14 12:39
   想想那个年代在悬崖下盖房子得多不容易啊!
3 回复 yulinw 2013-5-14 13:48
   保护的太好了~~第一次看,谢啦~
3 回复 心随风舞 2013-5-14 13:54
太爱你家小宝贝了,这次出行收获太大了,一生的留念,美好的记忆。做家长的用心良苦。
1 回复 meistersinger 2013-5-14 14:18
一年前去过。
3 回复 8288 2013-5-14 14:58
那里有水源吗?
5 回复 hercules1 2013-5-14 18:58
三二一: 能不能只看别动手?能不能别把景物踩在脚下?
小孩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吗?
http://my.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87217&do=blog&id=178887
对比一 ...
在这个问题上,三二一可能有一些少见多怪了。可能没有去过几个美国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里会有专门的区域供小孩动手,激起学习的兴趣。

Be Nice!
2 回复 trunkzhao 2013-5-14 19:51
奇怪,最后两张,一张带水印,一张没有。难道是第二张免检?
2 回复 xqw63 2013-5-14 21:34
有点地道战的感觉
3 回复 tangremax 2013-5-14 21:39
这个地方不错
1 回复 徐福男儿 2013-5-14 21:42
这同中国古代“陶复陶居”的情况有些相似,可见人类在初始阶段的生活是十分相近的。
青春灿烂的小生命和千年古老的旧遗址,对比强烈。多谢分享。
3 回复 病枕轭 2013-5-14 22:30
不错不错~老豆又有新发现~参观了!谢谢!
2 回复 活水涌泉 2013-5-14 22:48
小丫的表情真认真~~~
3 回复 我爱月季 2013-5-14 23:06
看着很不错。
2 回复 liuguang 2013-5-15 00:56
勇敢的孩子们!要我们现在爬到地下室去心里该打鼓了。惭愧!
3 回复 三Y老豆 2013-5-15 02:44
三二一: 我是说,在墙上走
美国的国家公园除了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职能外,它还肩负着教育及推广受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知识及人文历史的任务,公园导游鼓励孩子动手是参与与受教育的一种形式。
弧形的矮墙梯形设计本意就附带考虑了儿童的多动特点,为让孩子能轻易地爬上去,梯节设计得不高,而梯面则设计的很宽,在有安全的保障下,孩子有勇于攀高的胆量,与那个冲天的印第安人爬悬崖绝壁的铜雕产生呼应,这就是雕塑家设计这雕塑的意图之一,雕塑不只是呆板孤立的,它应该是让人们参与互动的,只有这样,立雕塑才有意义。
而那个铜雕像在设计时就考虑了防止游客攀爬的可能,所以底座设计得很高,想爬也爬不上去。
至于庄重性的纪念碑,那就要看现场的气氛而定了,因为雕像都是后人为某一理念而立的,不同心态的人爬上雕像也属正常。维护它的人会反对,反对它的人会支持。
因照相的视角不同,你看不到现场的状态,所以你的评论才会很极端,因为你已经有了先入为主之见。我们太多人在专威的奴役下已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专威的维护者。
1 回复 三Y老豆 2013-5-15 02:46
hercules1: 在这个问题上,三二一可能有一些少见多怪了。可能没有去过几个美国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里会有专门的区域供小孩动手,激起学习的兴趣。

Be Nice! ...
美国的国家公园除了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职能外,它还肩负着教育及推广受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知识及人文历史的任务,公园导游鼓励孩子动手是参与与受教育的一种形式。

"我是说,在墙上走"
弧形的矮墙梯形设计本意就附带考虑了儿童的多动特点,为让孩子能轻易地爬上去,梯节设计得不高,而梯面则设计的很宽,在有安全的保障下,孩子有勇于攀高的胆量,与那个冲天的印第安人爬悬崖绝壁的铜雕产生呼应,这就是雕塑家设计这雕塑的意图之一,雕塑不只是呆板孤立的,它应该是让人们参与互动的,只有这样,立雕塑才有意义。
2 回复 秋收冬藏 2013-5-15 04:46
当你的孩子真是很幸运。
1 回复 小百合吗 2013-5-15 05:31
能体验大自然还能动手亲自实践真对小孩来说不错,一定会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     
2 回复 JEFFSON 2013-5-15 08:46
历史呀,不可丢。
2 回复 无为村姑 2013-5-15 09:31
秋收冬藏: 当你的孩子真是很幸运。
  
123... 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三Y老豆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2.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3.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4.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5.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6.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7.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8.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9.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10.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11.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12.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13.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14.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15.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16.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17.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18.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19.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20.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21.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22.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23.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24.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25.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26.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27.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5 22: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