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又到周末,开心吃喝。
故事:SF是老友随团归国前的最后一站,见面谈及到这次随团来美“考查” ,十四天行程紧凑得疲于奔命,尽管从西岸到东岸好似走马看花,但所见所闻确实有诸多感受。虽然有很多收获,但也有些抱怨,特别是每餐的食物很不合胃口,每天早中晚餐不是汉堡包就是比萨,为吃一顿中餐,往往被导游舍近求远地将一车人拉到偏远的指定中餐馆就餐,那收了回扣的中餐馆做出的菜肴水准实在不敢恭维,惹得这帮在国内习惯了大肆摆谱的人怨声载道,直呼这美国的东西实在太难吃,除了汉堡热狗就是比萨意粉,连中餐馆做的菜都不如国内街边的大排档。
老友说,东西两岸跑了个来回,也没机会在一家高档点的餐馆吃过一次西餐,如就此打道回府,还真有些遗憾。问我能否介绍一家高档点又有品味的西餐厅,叫他随团的一位“大款”一起与我们同去,吃完后让这位大款“埋单”。既然有人请客,咱就借机带他们去北加州最贵的西餐厅,让他们见见美国真正的高品味餐饮文化水准是何样。
北加州仅有的两家“米其林三星”级的餐馆都座落在酒乡那帕,这个外表看起来很陈旧,造型也极为普通的房子,就是美国最昂贵餐厅之一的“法国洗衣店”西餐厅。因其主人当年在此买下一个法国蒸汽洗衣房将其改造成餐厅而得名。主理这家“法国洗衣店”餐厅的凯勒首席厨师,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好的厨师之一,在世界顶级餐厅排名中进入了前二十位之列。
进到餐厅里面,室内的装饰典雅而不豪华,有如回家的感觉。周围灯光虽暗淡,但聚射在餐桌上的灯光显得非常的柔和。
食物图片来自“法国洗衣店”饕餮博客。
有几样菜都是服务生当场为客人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法国洗衣店”餐厅的菜肴究竟有多贵?
这样小小的一碟菜平均每样$75.00,加上小费和税,每样都要百来美金。
为什么会这样贵?
一是每样菜都是厨师的精心设计之作,带给客人的不仅仅是美味,而是一份艺术化视觉的享受。二是这些所有的蔬菜都来自“法国洗衣店”餐厅自己的种植园,肉类也全是有机饲料喂养的牲畜,所有食物不含任何化学物污染成分。
白碟子一大堆,白鲟鱼子酱才一点点。
园圈造型的意大利乳酪/苏格兰鲑鱼薄片
甜点中的蛋形雪糕配上一拱形丝状巧克力。
大碟子中横放着一条细长的法国鹅肝酱。
为这碟上的一抹酱汁,不知大厨练了几年功。
老友吃完嘴一擦:花了两千多美金也没吃饱。
中西文化不同,中西餐饮习惯也不同,两者很难同台比较,但可以相互对照。
以下是以“米其林”最高级别的三星级西式餐馆做的菜肴,与“米其林”入门级推荐的中式餐馆做的菜肴作个中西餐饮的对照(目前SF中餐馆还没有一家进入“米其林”星级)。
中餐:碗碟有多大,装的饭菜就有多大。多、满、大、堆是中餐的特点,让肚子得到极大的满足是第一要素。
西餐:碗碟多又大,但菜肴的份量特少,让客人得到视觉及心灵上的艺术享受是第一要素,吃,也是要吃一种健康理念。
同样是上茶,中西讲究的还是有区别。
同样是汤包,多与少反映了对美食品尝的理念不同。
SF“米其林”推荐的“上海包饺店”的汤包一笼十个。
中餐满到要溢出时才觉得实惠。西餐能品到味时半碗也足已。
SF“米其林”推荐的“羊城”的馄饨面。
中餐挑战的是你的肚量。西餐浅尝一下就知足。
SF“米其林”推荐的“上海包饺店” 的“红烧狮子头”。
中餐碟有多大,食物就有多满。
SF“米其林”推荐的“上海包饺店”的炒粗面。
SF“米其林”推荐的“迎宾阁”的福建炒饭。
大、厚、多是中餐馆里的共同点。
SF“米其林”推荐的“清真老北京”的煎牛肉饼。
SF“米其林”推荐的“卧龙街”的炒小菜苗。
SF“米其林”推荐的“上海包饺店”的酥皮豆沙饼。
SF“米其林”推荐的“沸腾鱼香”的麻辣鸡块。
SF“米其林”推荐的“厨房制造”的大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