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今年的美国独立日刚好是星期四,我索性拿了一个星期的假,加上头尾两个周末一起,十足是个长长的长周末。从6月30日起,开车带上一家人出游到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和仙人掌国家公园。
记得来美之初第一次去的国家公园,就是大峡谷,那空旷的大地上陡然裂开的深深巨沟很是震撼人心!随后几年里又在春秋冬季各去过一次,今次夏季再去一次,算是将大峡谷的四季都领略过了一遍。
虽然近十年没去过大峡谷了,但时隔这么多年,大峡谷对我来说依然是有股神奇的吸引力。当双手握着方向盘朝大峡谷开去时,心中的兴奋感一直让自己不断地一路想象,现在的大峡谷会变成什么样?
来到大峡谷,感受到的第一个变化,就是门票涨价了。进入大峡谷的门票从十年前的二十美金上涨到了如今的二十五美金,几乎每年上涨了五毛钱。不变的是,与过去一样,买一张二十五美金的门票,可让一车共六个人通行,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无需再买票而不限数次地进出大峡谷。
第二个变化,就是在新建的信息化功能导游中心内,有自助式中文导游服务。想看中文介绍的人,只要在服务台前的电脑上用手指触摸屏幕里的中文键,所有大峡谷的游览信息,即刻会用中文显示出来,内容十分详细,让华人感觉十分亲切,使用也极为方便,对了解大峡谷的形成及相关历史很有帮助。
这次来大峡谷正逢是夏季,但早中晚时的温度往往相差二十几度。谷顶与谷底的温差更大,因担心谷底酷热高温有引起中暑的危险,我们没有选择徒步去谷底,而是让孩子们参加大峡谷公园的谷顶讲解团,听经验丰富的讲解员说大峡谷的传奇故事。
这是早上大峡谷谷顶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的显示情况。
这是中午之后大峡谷谷顶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的显示情况。趁早上天气凉爽时,我们就随着一群听众跟着讲解员来到大峡谷旁。
在大峡谷旁,讲解员对大家说,我今天不会讲是谁最早发现了大峡谷,这些在网上在书上都有记载,我要讲的是,是谁让很多人知道并愿意来到这个难于生存的大峡谷?
讲解员举着一张旧照片,一脸非常认真地向我们介绍:这就是鲍威尔少校,当年让人们自愿不畏艰难险阻地来大峡谷,全是因为他的一句“美丽的谎言”,将人们“骗”进了大峡谷。
早在四百多年前欧洲人发现大峡谷时,大峡谷地区就有印第安人在此生活。由于大峡谷两端尽是悬崖峭壁,谷底又是急流的河水,给来此探险的欧洲人造成很多的磨难。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再也没有听说过有其他欧洲人去过大峡谷探险了。
直到一百五十多年前,美国陆军少校鲍威尔为要在科罗拉多河上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渡河口岸,率领一支队伍从科罗拉多州的格伦峡谷开始,顺着科罗拉多河向下游漂流探险。
最后,就在我们现在的这个位置的谷底下,发现了一个可以渡过到大峡谷北岸的捷径口岸。现在,这谷底成了爱好飘流人的好去处。
鲍威尔少校发现从这个谷底到北岸的捷径口岸后,就在各个来西部探险人居住的小镇里放话,说是在大峡谷某地发现了金矿,引得众多探险的人前来一试运气。当然,所有人都是徒劳无功,回来再质问鲍威尔少校何以未见金石?鲍威尔少校再放言,只有当大峡谷两岸都升起云雾时,你们就可以踏着云层过到对岸,那边才有你们所要的金子。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足使很多人在大峡谷地区徒劳往返,“骗”来了很多人到大峡谷来实现黄金梦。
讲解员讲完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还一本正经地将大峡谷被云雾覆盖的照片让大家转递着看,继续忽悠大家:要看大峡谷最美的景色,下次当大峡谷沟底起云层时,一定要来看啊。
小Y不爱听“谎言”,所以在一旁自顾自地玩绑自己手脚的游戏。
建于1905年的 “艾尔多瓦酒店”,因坐落在离大峡谷南缘悬崖峭壁只有20米之远,及因为曾接待过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爱因斯坦等知名人士而成为大峡谷里最有名气的酒店。
百多年前,人们就坐马车来大峡谷旅游了,这是当年乘坐马车来大峡谷观光的游人在大峡谷的著名的“艾尔多瓦酒店” 前。
八九十年前,当汽车发明后,人们可以乘坐汽车来到大峡谷了。
随着“美丽的谎言”广为流传,更多的人就驾车来游览大峡谷了。
二十年代末,火车也开始通到了大峡谷。
现在,透明玻璃天顶的观光列车早已替代了老式的火车。
早年在大峡谷就有了骑脚踏车观光的风气。几十年前,人们就在大峡谷过起了野营生活。
九十年前使用的了望铜镜,至今还为现在来观光的游人使用。
大峡谷历史博物馆内还展示了更多的历史资料。
当年有人开车停在这个悬崖绝壁上,如今这个悬崖绝壁成了游人乘凉的好地方。
大峡谷新建的一座信息化功能强大的导游中心。
大峡谷访客中心大厅里,有幅巨型的大峡谷地貌模型,上面移动的电子灯显示科罗拉多河水正穿过大峡谷的谷底。
服务台前,几台大电脑大屏幕提供了多种语言的自助式导游服务。
想看中文介绍的人,只要在的电脑上用手指触摸屏幕里的中文键,所有大峡谷的游览信息,即刻会用中文显示出来。
欣赏大峡谷,决不能匆匆忙忙瞄上几眼就离开。要感受这大自然的神奇,真必须至少用两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对它有个贴身地体验。
大峡谷旁有供游人装天然凉水的供水喉,这里流出的水全来自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