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开车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有留意到自己车上速度表的最大读数?160,180,还是220或260?也许很多人开车时看到仪表板中的速度指针最高也只是指在60~110之间,从未想到过速度指针会指到最高数值上,或许还会心想,世界各国的交通法规一般都将时速限速在85英里范围内,何以汽车厂商还要将速度表的数值标到160、180、200以上?这不是明显地浪费吗?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从未放弃过对速度的追求,而对速度极限的挑战,更是很多现代人乐意为之的事。当看到一部车上的速度表数值高到两百以上,而速度指针却从未到达过这一数字区间时,你会有种英雄被委屈的感觉,如同对待一匹强壮的烈马,竟然将它绑在马厩中不让它在原野上自由飞奔,这真是一种罪过。
幸好,在美国,人们为这样的烈马提供了“用武之地”,在犹他州的盐湖上,在内华达州及加州沙漠中的干碱地上,都有为爱好疯狂飙车的人士开辟了宽广无边的赛车场,只要在举办赛车组织的现场签一份一切事故自负,由此造成的死亡自负书,任何有驾驶执照的人,都可以开自己的车在赛场上将车速发挥到极尽!
从内华达州议80号高速公路进入犹他州后,就可以见到一望无际的白色盐湖。
按赛车组织的指引,我们开上了在盐湖上筑成的公路,向盐湖深处进发。
在盐湖公路上行进了十几里后,来到了赛车场的入口。
雪白一片的盐湖望不到尽头,心情很激动,车不知不觉地快了起来。
在这里,所有世界上的陆地车速最高记录都是在这片盐地上产生!
万年都不溶解的盐地很坚硬,车轮都不能陷于盐地中,所以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最平最广的赛车场。
在赛车组织者的棚子里签份死亡自负书后,就可以排队等候验车。
1970年10月28日,美国人Gery Gabelich驾驶配备火箭发动机的Blue Flame号赛车在这里创造了630.48英里(1014.66公里)当时地面最高时速。现在,每年八月,九月和十月份的速度周,都吸引了世界上众多追求极速冒险的人士来此尝试创出最新的世界纪录。
安全头盔,防火保护衣,是冒险车手们的必备装备。
赛车组织者会按不同类别的车型分门别类的安排比赛。
老爷车、改装车、标准车都可来此将速度发挥至极点。
盐碱地对车辆有极大的腐蚀性,但看看这辆豪华的SUV车上沾满的白盐,就明白车手对速度的追求远胜过对车的爱护。
见到白如雪地的盐滩,孩子们也很激动。
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你站在这里就会不自觉地舞蹈起来。
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地广就该任人任车飙了。
发挥汽车潜能的时刻到了,将油门踩到底!追!尽情地追!
好车,就该将它的能量发挥至穷尽!
看看这张比赛后的测速单,时速高达每小时两百四十多英里,也就是每小时近四百公里,看罢是否能感受到刺激的滋味。
可是,超过极速的结果就是这样。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很多人厌恶骑“翘屁股”摩托车的飞车党,其实都是这个团体中的害群之马惹的祸,我对“翘屁股”摩托车朋友的接触与了解,知道绝大多数“翘屁股”摩托车爱好者都有固定体面的职业,他们也都来自各行各业,其中多数人都是彬彬有礼有修养之士,很多社会名流也都是“翘屁股”摩托车的拥趸。
很多开车人士很讨厌“翘屁股”摩托车在汽车之间穿梭,其实这与该型车的机动性能有相,设计这类车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速度,因此,“翘屁股”摩托车的车把手很低,车坐很高,骑手必须上身紧贴着油箱,屁股也就自然而然地翘了起来,也许这样的姿势显得飞扬跋扈惹人生厌,但这样的姿势却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阻,从而既省油又快速。
其次,“翘屁股”摩托车机身比“哈雷”重型摩托车要轻很多,速度太慢时不易掌控,加之车座很高,一般人停车时不像车座低的“哈雷”重型摩托车那样可以双脚着地,而只能单脚着地,很多人还只能用脚尖来着地。为避免在堵车路段时常停车,“翘屁股”摩托车就会在汽车之间穿梭而过,但这种行为在加州是被允许的。
至于“翘屁股”摩托车喜欢成群结队在公路上飞奔,一般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要集体奔向远郊去集会或是参加摩托车比赛,并不一定是要以此向他人示威或挑战谁。大群摩托车结队在较为窄的公路上通过时,确实会有车队负责交通安全的骑车示意汽车暂时性靠边让路,按他们的解释,这样既可保证不与汽车发生事故,又能快速通过路段不造成拥堵。
在三藩市附近的蒙特利小城旁的山谷里,有个大型的赛车场,每年在这里都要举行几次世界汽车及摩托车大赛。
赛事举行的同时,蒙特利小城街边也停满了各式各样的“翘屁股”摩托车供人参观。
专业比赛结束后,普通的“翘屁股”摩托车手在签了死亡自负书后,就可以进场飙车了。
每逢赛事举行时,公路上就会出现成群结队的“翘屁股”摩托车,车多到常把小路堵满,即便这样,大家还是很守规矩,依次排队慢慢向前挪。
探讨美国的摩托车文化,先要了解美国开发西部的历史,透过对美国牛仔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摩托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