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周末逛街,见路旁有一家以“中华路”为名的餐馆,感觉很特别,因为平常所见的中餐馆一般多以地方名来命名,以路名来作餐馆名的还很少见,心想这家餐厅做的东西应该是很地道的“中华”口味,凭它取了个“中华路”的名称,我们觉得要进去吃一吃。
走进餐馆里一看,方知这是一家台湾风味的小食餐馆,经营的都是一些台湾地方特色的小吃。真好,足不出三藩市,就可以省了机票钱吃到台湾小吃了。
自从在缅甸餐馆见到"清代修身治家格言"后,再去其它餐馆时,眼睛不由自主地先往餐厅的墙上扫一遍,看看有无什么很特别的东西能提升食欲。
墙上有幅书法,所书内容是济公和尚的"圣训歌",呵呵,怎么这些缅甸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餐馆都爱在墙上挂“醒世名言”的书法。
被杭州灵隐寺清理出门户的济公和尚,在外游历多年后,不但成为了街头巷尾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也成了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神僧。
济公和尚圣训歌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什么 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 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 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 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 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 世事如同局一棋──算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 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 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 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 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读罢此言,心窍顿悟,呵呵,一生忙来忙去,活着为什么。 那来的这么多“什么”!肚子饿了,吃点“什么”再说。
小店的餐牌很简单,就一张一次性的薄纸,我们在餐纸上点了: 甜豆浆,甜糯米饭团,肉松皮蛋豆腐,小笼包,酥炸甜不辣,上海炒面。
这是台湾的传统小吃---肉松皮蛋豆腐。
这是台湾的传统小吃---酥炸甜不辣。据说“甜不辣”原是日本的一种叫“fish cake ”的鱼板,是日本一种传统上裹上淀粉浆(面粉之类)的油炸海产或是蔬菜美食,日本人叫此为Tampura,中文名叫 “天妇罗”,而台湾人将Tampura 音译成“甜不辣”。
“甜不辣”一般是将鱼肉打成鱼浆,加些淀粉后弄成想要的形状,再下油锅炸,是一道外焦内嫩的美味小吃。
这是台湾的传统小吃---甜糯米饭团,米饭团内是酥炸的脆肉片,孩子们很喜欢吃。
这是台湾的传统小吃---蚵仔煎,蚵仔煎,是一种著名的大陆的闽南以及日本以及台湾的流行的小吃,采用新鲜的牡蛎、茼蒿、鸡蛋及太白粉芡水制作而成,味道非常鲜美。
店堂墙上还要幅“处世”书法。
上海炒面,小笼包。
七样菜,加税一起总共只要$41美元。
三藩市湾区有个小台北,这一带居住了很多台湾人,所有台湾地方的各色小吃在这里应有尽有。这家“廟口小吃”据说在台湾很有名气,因此,咱也慕名而来尝尝。
从菜单上挑一些平时在大陆餐馆不常见的小吃:烧肉粽,筒仔米糕,糯米大肠,蚵仔煎,蚵仔酥,荫鼓蚵,九层素腰花,.砂锅三杯鸡 ,大肠包小肠,庙口三宝 (花枝丸芋头糕炸大肠),肉燥乾面,古早面线(蚵仔或大肠),大肠猪血汤。
这是庙口三宝---花枝丸,芋头糕,炸大肠。
这是台湾的传统小吃---大肠包小肠。
这是台湾传统小吃---筒仔米糕 ,据说制作筒仔米糕时,先将糯米与香菇、红葱头、酱油、盐、酒、油等一起炒香,然后再将切片的卤蛋、肉片放入小筒子中,再放入炒过的糯米料,之后再蒸。等熟了之后,倒扣于盘上,淋上甜酱及香菜,就成了筒仔米糕,口味很浓郁。
这是台湾的传统小吃---蚵仔煎,每家餐馆的做法略有不同。
这是台湾的传统小吃---古早鱿鱼面线糊,特点是碗里的面汤是糊状,第一次吃感觉很不适应。
在大陆,炸臭豆腐一般为黑色,不知是否因为黑色的观感不太好之故,台湾店中的炸臭豆腐都是白色,味道也不臭,徒有虚名。
这是炸蚵仔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