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来美国后,对美国的建筑质量印象很深,尤其在三藩市里游览时,会发现街边有很多非常漂亮的维多利亚式的民房,而这些成片成行、造型优美、色彩斑斓的民房,早已成为了三藩市最具特色的风貌。
但令人很惊讶的是,很多这样的维多利亚式房子,其实是在淘金时期所建造,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了,并且还在继续正常地使用。那怕是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后建的房子,使用至今也有100多年了,可见美国房屋建筑的质量是何等之好!真可谓是百年大计!
另外,对美国保护旧建筑物及对其改造再利用也印象深刻。在三藩市有很完善的城市规划,尤其对市区内的旧建筑的保护很得力,从未听闻过开发商为暴利肆意野蛮地拆旧区旧屋。即便是财力雄厚的大公司,也只能屈居在市区内的旧楼内,而不能推倒旧楼盖新楼。例如:杜比音响Dolby、软件Adobe、游戏Zynga等大公司。
最近去了一家很有特色的餐馆,这是一家由旧厂房改装而成的一家餐馆。餐馆的业主没有将废弃的旧工厂推倒重建,反而完全保留了旧工厂的建筑结构,利用该厂的钢结构特色,将其改装成了一个极其怀旧情调,又极富现代感的餐馆,为餐馆增色不少。
在路上,远远就能见到一群耀眼的红色房子,这里原来是个农业机器制造工厂。拐入旧厂房区后,就来到了“红房”餐厅。
这家餐厅外面有个长走廊,走廊屋檐下有几个长凳吊椅,孩子们兴奋地爬上吊椅摇啊摇。
红房附近还有台红色的旧拖拉机,孩子们也兴致勃勃地爬上去玩。
走近一看,原来是德国产的“保时捷”牌!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保时捷”跑车的前身是做拖拉机出生的,这让那些开“保时捷”跑车的“土豪”们情何以堪。
从低矮的走廊拉开餐厅的小门,刚入门里,就见眼前豁然开朗,餐厅内的空间足有两层楼高。
这家旧厂房为钢梁结构建筑,改建后的餐厅室内将钢梁结构完全外露,既有怀旧的意味,又不失现代的风格,是个旧屋改造得很成功的范例。
餐厅采用了开放式的厨房,厨师的工作让食客一目了然。
西餐厅为何总是这么干干净净?!连烤炉外面也不见熏黑的痕迹。
坐在这餐厅里,处处都能感受到过去岁月遗留下来的痕迹,墙上的镜框镶嵌着当年的孩子驾驶拖拉机的照片。
餐桌面都是镶着加工厂的镀锌冷铁板。
就连饮水瓶上都印着拖拉机的图形。
服务员递上餐牌后,再为孩子们送上纸和笔,在等菜期间,孩子们就能专心致志地画画。
画毕,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秀一秀。
这是菠菜蟹肉果仁汤。
什锦菜蘑菇意大利披萨。
芝士意大利粉。
青菜牛扒。
就连结帐的单子上也印着当年女工休闲时的模样。
餐毕,再在吊椅上摇啊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