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常听一些大陆移民说,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要比美国的高,理由之一是,中国在历次的国际奥数比赛中屡获第一名。理由之二是,很多在国内读小学的孩子随父母移民来美后,常常是美国小学里的数学尖子,同班的美国孩子还在埋头学加减法时,中国孩子却在国内早已学会了乘除法。理由之三是,一些移民在商店买东西付款,见西人收款员对收到的整张钞票和一堆零钱不会用心算找赎,而显得“不知所措”时,更觉得这些连中国幼儿园孩子都会用心来算的简单加减乘除,西人收款员却还要借助计算器。凡此种种,都证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
美国的基础教育真的不如中国?这要从两国的教育目标来看。
中国人多举世闻名,国土虽大,但可供人正常居住的面积却只有一半,加之自然资源贫乏,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来满足人人富裕生活的需要。而社会制度又没有创造出人人平等自由竞争的大环境, 垄断更多资源的国有大小企事业在录取人员时又只重视名校文凭,普通人想要“平步青云”,唯有以牺牲童年的欢乐,以超支父母的精力为代价,让孩子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就必须将学习的目的定在考取名牌大学上。因此,以高考为目的应试教育,就迫使孩子们过早开始背负起了学习的沉重负担,孩子基本上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绝大部分时间都埋头于课本之中。学习不再是种快乐,学习也不再是为了发挥创造力而学习,学习只是为了挤上高考这座通向仕途的独木桥。
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让孩子过早地全身心投入到了日夜苦读的学习环境里,而比别人先跑一步,自然就比同年龄层的孩子要“聪明”。但整个应试教育的体制,只是把学生引导到了如何去适应一套他人预先制定的考试框架内,孩子从小并学会养成了循规蹈矩、拘守旧准则的习惯,丧失了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因此,年年见到大批高考分数极高的状元和竞赛常拿第一的学生,却鲜见这些“状元”和“第一名”日后有何成就。而纵观这半个世纪以来推动世界进步的科技创造与发明的人,有谁是在这种以高考应试教育体系中培养的?改变我们生活方式、在我们身边日日使用的所有现代化用品,又有多少是由从小就会心算从小考试第一的人创造发明?
美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经济基础极为雄厚,商业更加特别发达,在如今全球化的经营模式中,美国更注重本土的高尖端科技和低端商业网络的发展。因此,在教育的发展上,既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在科技领域继续保持领头羊的地位。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庞大的商业市场输送大批掌握熟练技能的人。
而美国基础教育的目的,侧重于面向全社会各个层次的需要,它的教育方法更具多元化,为社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稳定的金字塔基础。所以,从幼儿园从小学的教育开始,就让所有的孩子在享受童年快乐的同时,接受多元化内容的学习,采用的学习方式多是寓教于乐,并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从中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去主动地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另外,由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是以大学升学率为目的,所以在制定教学规划时,更注重孩子们独立思考及创意性思维的培养,更注重训练孩子们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能力,更注重让学生将学习作为终身自学的技巧,从而在转换不同的行业时,能很快更新知识而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这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与为高考为竞赛拿第一的基础教育相比,孰能更好地让孩子融入社会?
这是美国小学二年级班的课表
8:30 早上上课
8:50 数学课
课间休息
10:30 大声阅读
语言艺术
11:25 艺术课
12:00 午间餐饮
12:50 交换课室与老师
体育课
2:00 学新字
2:30 放学
在美国小学课堂里,看不到中国小学课室里排列整齐的课桌。美国小学的课室,更是像个五彩斑斓的展室。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出的孩子更加自信。
何以美国中小学看似不重视基础教育,不鼓励孩子从小就能熟练地用心算,滚瓜烂熟地背九九表,而依然能在科技领域里领先?我的看法是,从美国幼儿园小学不拘泥于课桌排列整齐的刻板形式开始,就能看出教育者很重视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在合作之中又能让孩子展现各自的特色,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在群体中善于表现自己的才能,而要在群体中“崭露头角”,孩子平时就会多进行独立的思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玩乐中,都会以“别出心裁”方式去进行体验。创造性的惯性思维,其实就是在这种看似玩乐的教学环境里慢慢培养出来的。
另外,小组式的课桌排列,更能使孩子们互动频繁,交流畅顺,培养日后善于交际的能力。
美国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高考,施教者也不必为了高考录取率来制订教育计划。这样,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孩子们怎样掌握学习的技能,培养孩子们习惯以创造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学习自己动手制作的能力。孩子没有时时要考试的压力,更有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从中挖掘出创造力。
用同一个类型的小木屋,让孩子们在上面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学的艺术课教学重在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在一个规定的图形中,训练孩子们的散发性思维能力。
剪纸绘画是美国小学里使用率最高的初级手工制作,是培养孩子将想法变成可视能力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也经常去校外参加劳作活动。
小学课堂里既便于读书写作,又有方便手工制作的功能。读小学的孩子学天文入门课时,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对太阳系有较为清晰的概念,要求孩子们回家做一个立体的太阳系模型,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来了解各个行星之间彼此的大小和位置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这是班上其他同学的空间手工作业,各具特色。
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作业,用大小不同的球摆出个太阳系不是件难事,但孩子总想自己做的东西要自己非常喜欢,还要与众不同。
原本想用乒乓球、手球、足球等大小不同的球来做,但孩子觉得这样太容易做了,而其它同学也会想到用球来做,孩子不想做与他人雷同的东西,要做,就要做个很有特色的。
做太阳系模型,除了可以开拓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外,在制作实施的方法上,还可以让孩子得到很多启发:做圆型有哪几种方法,哪些制作方式能表现圆形的完美,哪些材料易于制作圆形,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作业完成好。
为此,特意买了厚厚的一叠彩色卡纸,还买了个专切圆形的器具。
用不同色彩的卡纸, 做成大小不一的圆球来代表不同的星球。
将各种圆形彩色纸片用线连接起来。
再用细链将纸圆球吊起来。
最终做出了一个抽象的太阳系。
艺术情感教育对孩子很重要,孩子不仅要有好的智商,还要有好的情商。虽然这只是个作业,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把作业再艺术化。
将作业打包送到学校,吊挂在课室天花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