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三藩市及周边的小城市都有百来年的历史,每个社区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所住的社区也不例外,每年除了办圣诞老人为大家“拜年”、复活节为孩子寻彩蛋等节庆活动外,开春之前还会办迎春音乐会,社区里的孩子会上台为居民表演各种乐器。
也许是受这种音乐环境的影响,有一年,当孩子作为观众参加过几次社区的音乐会后,对老豆说:“我要弹琴”!
“我要弹琴”,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它唤醒了我那远久的记忆,那不是咱读小学时,课本里穷孩子“高玉宝”的呼声吗---“我要读书”!
好!既然孩子能主动提出“我要弹琴”,那就学吧。从几年前开始,每个星期都送孩子去学琴。
哈哈哈,常听人抱怨国内的孩子把星期六星期日都用在了弹琴画画上了,可回头看看自己在美国的孩子,星期六星期日基本上也是去弹琴画画跳舞班。想想也挺有意思,哪个父母会不愿意将精力花在儿女身上?
看来,中美两地的很多孩子都爱弹钢琴。从形式上来看,两地弹琴的方式似乎没什么俩样,也许区别是在心里吧,那区别就在于是“我要弹琴”,还是父母“要我弹琴”。
每年社区的音乐会就在这个有近九十年历史的老教堂举行。
这是教堂建造时的模样,教堂前停满了老爷车。
现在,教堂前都停满了现代汽车。
老教堂虽是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但至今保养得很好。
当年建造教堂时,后面山坡满是密集的树林。
如今,教堂后面的山坡林已挤满了房子。
这是教堂后面的儿童乐园。
教堂内的休息室。
这个教堂是社区居民办活动的常用之地。
教堂内有两排古董风管琴,很有气势。
前来观看的人一般是社区里的音乐爱好者及表演者的家人。
孩子表演的电子吉它很有趣味,也很有“派头”。
小号双重奏响彻了整个教堂。
小男孩斯文得像女孩,琴却拉得很动听。
也有古吉它演奏。
表演钢琴的孩子还是居多。
咱家闺女一两年前也终于可以上场为大家表演了。
孩子在家附近的音乐学校学琴,每次上课只有半个小时,令老豆不解的是,老师居然只要求咱闺女每天练琴7分钟!老豆心想,这样的美国老师,能教得出好的钢琴学生吗?
美国老师说:小孩子的特性是好动,而孩子初学钢琴时,不能让孩子弹琴太久而对弹琴产生反感情绪,从一开始就要让孩子对钢琴产生好感。
所以一开始弹钢琴就不能时间太长,孩子有兴趣了,自然就会热爱弹琴,弹琴的时间也会自然而然地长。如此以来,咱家闺女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我要弹琴”。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我要弹琴”远比父母逼着“要我弹琴”更能使孩子易于爱上音乐。
表演完后,参演的孩子每人还会获得一枚纪念奖章。
小Y不会弹琴,但兴致勃勃地担起了小摄影记者。
今春,咱闺女演奏钢琴的技巧又大幅度提高了。
表演时更加熟练、自信!谢幕时还得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