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在孩子就读的学校开放日里,见到孩子所在的课堂展示了一串悬挂的大幅肖像图,感觉很特别。这些肖像画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凭记忆对自己父母形象的“默写”,逐张细看,忍俊不禁,没有一张形像是“伟光正”滴(伟昂光辉正端),可以说个个都是“歪瓜裂枣”,但就是这些技巧如此低水平的作品,老师居然将它们挂在课堂上让家长们欣赏,也不怕家长们指责老师教学无方。
看着这些绘画技法生拙的肖像画,不由得思绪万千,何以美国的孩子敢将自己的父母画得如此“丑陋”?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们趴在桌子上用笔画画时的得意情景,纵使这些孩子没有绘画的“天份”,但个个却不胆怯,似乎也不受父母权威的影响,更不怕丑化了父母遭“秋后算帐”,毫无顾虑地将脑中映象绘于纸上,从中可看到孩子们在心理上对父母的情感是何等地亲密与平等。
其他家长见孩子把自己画得如此“丑陋”,都笑逐颜开
孩子们如此地“丑化”父母,似乎没把父母的权威当成一回事,父母亲在孩子们的心中就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地平等。
这些肖像画已够“丑”的了,老师还要孩子们继续深入,再将这些具象的父母像转化为更加抽象的肖像画。
同样是“默写”父母肖像,但当思维扩展后,方法变了,形态变了,视觉感受也就变了,欣赏的趣味也就更加丰富了。
似乎都成了西班牙毕加索的徒弟。
由此想到,西方发达国家父母蹲下或跪下与孩子交流的情景。
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的意识里,孩子比大人矮一些,大人蹲下来与孩子谈话,就能使双方处在同一个高度,这样与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说话,更能让孩子体会到大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亲切,孩子不会因仰视而感觉到自上而下的压力,更易接受父母的说服教育。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独立与平等的人格,而这种从小养成的平等人格,正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和谐相处的社会基础。
当一个社会人人都有独立的个性与平等的人格,这个社会才有广泛的思想开放与创新的基础,这样的国家不强盛都难。
无论是总统或是一般的大人,与小孩子交流时,总是习惯了下意识地蹲下或跪下。
9岁的上海小女孩杨芷湄在见到骆家辉大使跪下与她谈了十几分钟话后写了一篇《爸爸,请您“跪”下来跟我说话》。
在威权社会里,人们太习惯于向帝王、上级及权力下跪,“大小尊卑”文化习俗还在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