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突然间要去台湾出差,一下子唤起了我童年时对台湾的那种模糊遥盼,兴奋之情比第一次去欧洲时要更甚。当进入去台湾的机舱时,我这才发觉,对踏上台湾的那种期盼,并没有随着几十年岁月的流逝而被淡忘。这种激动,到不是因为台湾与大陆是同文同根之故,而是因当年留在了新中国没去台湾,却给我们家族带来了恶魔般的不幸。
我的童年是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的,记忆中从自己开始懂事时起,就常常听爷爷奶奶说起台湾,自那时候起,我心里就一直对台湾产生了好奇,希望有一天能踏上爷爷奶奶常念叨的台湾。
爷爷是个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早在上世纪的四十年代初,爷爷作为行业内的专家及管理者,受中华民国政府派遣去美国进修了两年。进修后,回国就任一大局的总工程师。当49年初,民国政府开始撤往台湾时,局长给爷爷送来了去台湾的机票,要爷爷带全家人一起去台湾。
但政治上极为幼稚的爷爷拒绝了局长的好意,爷爷拒绝的理由其实很简单,爷爷觉得,如果去了台湾,虽然生活上会继续优越,但因台湾的面积太小,爷爷所从事的专业在台湾很难有大的空间给予爷爷施展他的才干。而大陆南北跨度极大,东西更有极大的纵深可待开拓,只有留在大陆,将会有更大的空间使爷爷的才干得以发挥。其次,爷爷很天真地以为他不是国民党员,而以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相信共产党不会为难他,因为,一个国家的建设,总离不开像他这样留过洋的优秀专业人才。就这样,爷爷将机票转给了他最好的下属,将自己全家人留在了大陆而没去台湾。
然而,当解放军进城后不久,就给爷爷当头一棒。爷爷被迫迁出在沙面租界的房子,原因是要给继任市长朱光做官邸。好在爷爷当时还是大局内的总工程师,新政府还得继续使用他的专业能力来维持正常的运作,就将爷爷一大家迁到东山居住。
解放后的头几年,新政权依然要依靠爷爷这些专家发挥作用,所以爷爷一直还在大局保留了总工程师一职,专业上虽还是爷爷说了算,但待遇比在民国时期差了很多。由于爷爷还是像民国时期那样继续秉持着政治上的中立,没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几年后,就从大局下放到部里的专业学校任校长。
1957年,奶奶看到了爷爷的名字登在了报纸的头版,细问爷爷才得知,因爷爷拒绝为当地市委头头的孩子开后面进学校,被市委头头报复而戴上了右派的高帽。这之后,因名声“臭”了,校长当然也就干不成了。部里为了让爷爷继续贡献专业才干,将爷爷再下放到地方局任普通工程师,从此,爷爷就戴着右派的帽子开始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
由于爷爷留学过美国,文革一开始,原本爷爷要被流放到牛棚去劳动改造,但单位还得要用他的专业技术知识维持正常的运作,结果就将爷爷挟持在单位宿舍监视居住,由两个青年工人24小时监控在左右。爷爷白天依然要在办公室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夜晚,则在单位宿舍被人监控下交待历史问题。夜夜写历史问题的材料就成了爷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长期无情的折磨,使爷爷在蒙羞中含冤去世。
受爷爷的影响,我父亲及叔叔伯伯在学业上极为取进,在四五十年代,先后毕业于广雅培正及燕京清华武大等名校。工作后,又相继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有出色的成就。也由于受爷爷的历史问题影响,文革中,我父亲及叔叔伯伯惨遭思想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分别从高职位上被流放到新疆、内蒙及北大荒等地劳动改造,一个大家就这样被分拆到了“五湖四海”。
而每当我奶奶思念我姑姑时,“台湾”一词就常挂在我奶奶嘴边。我奶奶生的几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女儿,而奶奶唯一的女儿在49年随她的丈夫去了台湾,从此,奶奶再也没有了我姑姑的音信。小时候记得在家过年聚餐时,奶奶总会自言自语念叨我姑姑,姑姑在台湾生活得怎样呢?
直到79年大陆吸引华侨回国投资,我姑姑持美国护照才回到了大陆。在火车站的月台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姑姑下车即刻拥抱我奶奶的那一幕,听不到哭声,只见两个紧贴在一起的脸庞上,泪水顺着皱纹不停地流。
自49年那一别离,整整过去了三十年!人一生中有几个三十年! 三十年来,有多少个梦里牵挂,有多少......。
对后辈来说,祖父母及父母辈那代知识分子,在历尽无数次压迫摧残的劫难生中,隐藏在心底的万千伤痛,实难言喻,更无法用文字表达。
在三藩市国际机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台湾。台湾与大陆同文同语,但在文字用法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例如头等舱,台湾长荣航空称其为“皇玺桂冠舱”。
着绿色服的台湾空姐,虽没想象中的漂亮,但不失端正温柔。
坐了近十四个小时的飞机,终于见到了台湾的山,见到了台北。
时隔六十多年,带着祖辈父辈未了的心愿,走进了中华民国的海关。
“中华民国”的招牌极为普通,右下角还有张温馨的小纸条提示:“欢迎留影”。
这是台湾桃园机场的入境大厅,没有高大雄伟压迫人之势,低矮敞开的空间给人的感受非常通畅。
步出台湾海关后,迎面就是一幅巨大的交通银行广告,感觉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十几年前大为不同。
机场大厅不是太大,但干净明亮。厅内还有海峡两岸旅游的接待柜台。
出桃园机场大厅抬头一看,仿佛已身置在大陆的机场内。
桃园机场的接客车道,与三藩市机场的很相似。
友人不失国人的热情好客之礼,开个大奔来机场接我们。更让咱开眼的是,车牌上居然还标识着“台湾省”。中华民国政府虽然身在台湾,但依然把台湾称为“台湾省”。
友人开车带上我们行驶在台湾的土地上,开始了咱对台湾一个多星期的好奇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