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来台湾出差,日日乘车往来于酒店与工作场所,热心的台湾伙伴知道我们没有时间逛街,所以每日开车接我们时,都走不同的路,让我们能更多地感受到台湾市郊的景色。
车行在台湾市区的路上,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两旁多是密集的招牌,各式各样的招牌都有,林林总总的招牌中很多名称极为怪异,这也算是台湾民间风俗的一大特征吧。
临街的广告牌林立,商业气氛极为浓厚。
49年以来,大陆人就在从解放台湾到统一台湾中走到了今日,可台湾还是没有回到大陆的怀抱,纵使大陆如今的经济居世界老二,可台湾人还是拒绝被大陆统一,对此,咱一直不解。
但这次来台,似乎有点明白了其中的一点点缘故。见到路旁有很多这样土地转让的广告牌,才知道台湾的土地是私有制。常听台湾人说他们很爱台湾,原来台湾人自己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爱台湾,是爱自己的土地。
台湾人中有很多人是49年前从大陆过去的,两岸长期隔海断绝往来,造成了无数家庭长泪相思,也摧毁了无数个家庭。岛内至今还有很多路牌依然用大陆省份的名称命名,多多少少给外省人以安慰。
但台湾本土人更认同台湾本土,台中市几年前就把市内一条主要大道改成了“台湾大道”。
台湾街头处处楼房挂满各式各样的大型招牌,这可算是台湾街头的一大景色。
台中市街头一硕大的招牌很吸引人眼球,上书“皇玺处女蟳婚宴会馆”。
何谓“处女蟳”?“蟳”的学名叫“Charybdis ”,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蟹,俗称青蟹、梭子蟹,台湾人习惯将这种蟹称之为“蟳”。蟳之间主要是以性别来做区分,公蟳即俗称的 “菜蟳”〈台语称 “沙公”〉,母蟳则因授精前和授精后的差别,分为 “处女蟳”〈台语称 “幼母仔”〉和 “红蟳”两种。顾名思义, “处女蟳”指的是尚未交配授精的母蟳,此时腹部的未授精卵称 “蟹膏”,而已完成交配的母蟳就是俗称的 “红蟳”,它腹部的授精卵就是我们所称的 “蟹黄”。
看来台湾还是很认同婚前的处女身,才有这样的大招牌堂而皇之立于街头。
时不时路边会出现“槟榔”的招牌。夜晚时,“槟榔”招牌的彩色荧光灯会闪个不停。
台湾人也太不忌讳“死”了,当街竟然树“棺材板”招牌,就连夜市吃街也见“棺材板”招牌。所谓“棺材板”,其实是用特制的炸粉裹在厚厚的方型面包片上放油锅里炸至金黄,炸好后揭开方面包一面,放些各种调好料的蔬果肉制品,即成一款美味的“棺材板”。
赤鬼? 这是骂谁呢? 是日语? 还是台话? 反正这“赤鬼”二字在大陆不会用。
“那个锅”,是哪个锅?锅里有啥?
十字路口同样也有很多架监视镜头。
老豆下过乡,种过水稻,坐高铁时见窗外绿油油的水稻田很感兴趣。
在台中市时,特要求台湾伙伴开车兜个圈到有水稻田的路边。
这田里的水稻非常粗壮,比我当年下下乡种的要肥多了。
看这矮壮矮壮水稻抽的穗,今年收成一定旺盛高产量。
小摩托车后插着扫帚,很是拉风。
台中市老街两旁都是矮房,街道也很窄。
大小庙宇很多。
街边常见教会的招牌。
“信耶稣,你和你一家人都必得救”。教会比米店多。
“奶霸”! 哦,很低俗的名称,其实就是奶水配制的茶,再加上煮熟的胶质圆粒粉球,咬起来极富弹性,称之为“奶霸”,不知是日本还是香港传到台湾去滴水穿。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传统的小吃,大肠内塞满配好料的糥米,在炭火上烧烤至外皮微酥,将烤好的大肠切开,夹上风味特别的香肠,再配些小菜,就是美味的“大肠包小肠”。
鸟蛋为何要与热狗摆在一起?
米血糕,名字怪吓人,这是台湾传统的小吃。米血糕,其实是用糯米和动物血(猪、鸭、鸡、鹅)所做成的一种糕点,台湾夜市吃街的米血糕大多为鸭血糕和猪血糕。
这盆栽也可吃?
原来是巧克力雪糕。
一个十字路口周围的房子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留学补习班的大招牌。
路边有很多旧房。
也有很多豪华的西洋式小楼和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