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活在21世纪今天的我们,是否对上世纪以来非常流行的现代建筑已司空见惯?
当我们国内的亲朋好友告别四代同堂木板砖头平房,住进国内如春笋般冒出来的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房子时,想过这种结构的房子最先是由谁设计的吗?
在法国,当一个人还健在时,法国政府就将他在法国的作品立为国家保护文物。
在瑞士,他的头像被印在了瑞士的钞票上。
在他出生之地,他所有的作品都被列为国家的重要古迹。
去年,联合国文教组织开始讨论是否将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他是何许人也?
柯布西耶与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的科学界泰斗爱因斯坦在一起
所有学建筑的人无人不晓他,没学过建筑的不一定知道他。他就是出生在瑞士乡村小镇拉绍德封、被世界建筑界誉为现代建筑泰斗、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至今无人可以取代的柯布西耶。
这位改变二十世纪建筑风貌的泰斗,原来并不叫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出生在瑞士的拉绍德封,父亲是做手表的,母亲则是音乐家。1920年,他用笔名Le Corbusier在法国《新精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建筑与都市规划的煽动性文章后,人们就记住了“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原名是(Charles-Edouard Jeanneret)
柯布西耶并非科班出身,因为他父亲是做手表的,所以他在当地学校学习钟表雕刻,但他从小视力不佳,并不适合从事这种需要好眼力的雕刻工作,他一门心想要当画家,努力学油画,还参加过画展。 后来在恩师鼓励下,他去法国拜师学建筑。
在法国学习期间,他四处旅行,还到过北非州,他的建筑知识是从旅行、打工实习累积而来。周游列国后,他回到了家乡拉绍德封。
1916年,柯布西耶为当地老板设计了Villa Schwob史沃柏别墅。这是柯布西耶早年在家乡所完成的住宅中最重要的作品。
早在上世纪初,柯布西耶就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说这句话的那个年代,他已视那时的很多房子为无生命的机器,人们居住在那样的房子里不是很舒适。他认为,住宅应是有效地调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载体,住房应为全人类创造更好的舒适条件而被得到尊重。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建筑设计原则---“新建筑五点”:
1. 底层架空,让花园延伸进架空部分以扩大其面积;
2. 屋顶花园,让建筑占据的地块保持绿化;
3. 自由平面,不使用承重墙,根据需要安排隔断;
4. 横向长窗,以提供自然的照明和通风;
5. 自由立面,建筑立面仅当作建筑的外表皮进行设计,不受结构方面的制约。
而这栋被当地人称为土耳其风格的别墅,则体现出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让花园延伸到建筑内;有屋顶花园,让建筑占据的地块保持绿化;不使用承重墙,用横向长窗以提供更多的自然照明和通风;建筑立面仅当作建筑的外表,不受结构的制约。
这是Villa Schwob史沃柏别墅内的院子。
Villa Schwob史沃柏别墅周围,包括整个拉绍德封小镇,当时的房子都是斜屋顶,以便冬天排积雪。
然而,Villa Schwob史沃柏别墅却说是平板屋顶,因为采用了水泥框架结构,使平板屋顶可以承受积雪产生的压力。
这次去瑞士,因一特殊关系,很幸运能住在柯布西耶在拉绍德封设计的这个Villa Schwob史沃柏别墅里。
能在柯布西耶设计的住宅谁几晚,颇有几分得意。
国内绝大多数学建筑的人没有机会出国实地考察大师的名作,有机会出国考察的建筑师,也未必都能看到西方建筑大师的名作,而能来到大师的作品前,也绝少机会能进入室内留宿。
这次算是在现代建筑泰斗设计的别墅沾了点灵气。
进门后是大厅会客区。
大门左边是书房。
右边是小休息区。
楼上是主人卧房和客房。
楼上房间采用了落地窗,这在当年是很大胆创新的设计。
柯布西耶认为墙上不要挂多余的东西,窗外风景就是美丽的画,所以他在卧室墙上开了很多圆形和椭圆形的窗。
由于柯布西耶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墙体不再承重,便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及阳台。
咱住的房间内的器具,都是特意选用的简洁造型的用具。因为柯布西耶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强调 “原始的形体才是美的形体”。
客房内的橱窗摆放着柯布西耶设计的著名不锈钢皮椅和躺椅及他的著作。
1923年,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现代社会已经达成这样一个结论,即,为人类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将成为判定一个文明特性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种新的住宅形式的诞生,机器时代将迈入第二阶段。即,普遍建造的阶段。”这之后,他推崇的框架结构形式设计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世界各国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大规模地生产出高层水泥框架结构楼房,最终使很多普通民众能住进宽敞舒适的高楼大厦。
这是客房内的睡床,与美国人相比,瑞士人的身材不太高也不太壮,床也就不很宽畅。
主人提醒咱,有时半夜会听到有人上楼梯的声音,门会吱吱作响,不用怕,那一定是大师。
卫生间墙贴上的是简洁的马赛克,而当时流行的是装饰味极强的风格。
柯布西耶还是个雕塑家,他做的这个人体雕塑,成为了他设计建筑时的“黄金分割”
参照物。
在拉绍德封,咱还去参观了柯布西耶为他父母设计的别墅---Villa Jeanneret-Perret 吉纳瑞特¨佩雷特别墅,它是柯布西耶在1912年设计的第一个处女作建筑。
周游列国后,柯布西耶回到了家乡拉绍德封,他老爸就鼓励儿子自己创业,砸钱让他先设计一栋别墅作为“样板房”。
不过,设计的这个别墅让他老爸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柯布西耶柯布毫不客气地大手笔为父母盖了一栋可容纳130人开家庭音乐会的豪宅,如此大气派确实起到了招揽生意的宣传效果,却超出了他老爸的想像,几乎让他老爸差点破产。
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柯布西耶的设计风格有了明显的改变,他原来最擅长的装饰风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
他在建筑外墙上留下宽大的空白立面,好让阳光可以恣意在上面作画。
落地门窗,横向长窗,为室内提供了充足自然照明和通风。
室内的家具、灯饰、开关及天窗都由柯布西耶设计,这简洁的设计风格,成为了现代设计的独特符号。
1929年,柯布西耶设计了这栋萨伏伊别墅,这是一栋现代主义风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它是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是勒柯布西耶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之一。它演示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要素”,1、底层的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自由立面;5、横向长窗。这栋萨伏伊别墅对宣传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很大。
1958年,萨伏伊别墅成为了法国的国家财产。在1965年,该别墅作为法国历史纪念物被保护起来。现在,它全年向游客开放。
晚年,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外观的华丽;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视觉体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别树一帜,引人注目。
这是柯布西耶的后期作品---巴黎圣母院杜浩特朗香教堂,建于1954年,被认为是柯布西耶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他把朗香教堂设计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像人的听觉器官一样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他在新建筑流派中常处于显耀地位,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
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他最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多数国家钞票上的人物头像,不是国王女王,就是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而瑞士十元钞票上的人物头像,则是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曾对友人说,希望能在海中看着日落而逝去。1965年8月27日, 78岁的他在法国海滨游泳时去世。而他的设计理念,至今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