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产黄铜的肯尼科特冰川鬼城---阿拉斯加游(21)

作者:三Y老豆  于 2014-10-27 07:0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阿拉斯加|通用分类:流水日记|已有34评论

关键词:阿拉斯加, 黄铜

        现在美国市面上流通的一分钱硬币,大多由合金铜造,但在上世纪中叶前,一分钱铜币多是用纯铜制造,而制造这铜币的铜,则多数是自来阿拉斯加的肯尼科特矿山(Kennecott Mines )。 

        十九世纪末,两个探矿者,杰克史密斯和华纳,在阿拉斯加东部肯尼科特冰川的山中发现了铜矿,于是,他们与其它九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矿业勘探公司,在肯尼科特冰川旁建起了一座大铜矿,使这个寂静的山区热闹了起来,也诞生了一座繁华的小镇。 

        铜矿开采不久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发现这里的铜矿石含有高达70%的铜,其矿石中也含有金和银的成分,而之后的开采作业,更证明了这个铜矿是美国已知含铜浓度最高的铜矿。 于是,接下来的三十多年内,肯尼科特铜矿进行了大规模开采。从上世纪初开始开采铜矿石,到1938年关闭铜矿, 该矿山共生产了近五百万吨铜矿石,生产的铜铁矿石价值三亿两千多万美元(当年的币值)。此外,还收获了价值近千万美金的铜副产品(金和银)。

        到1930年代后期,最高等级的铜矿石几乎被开采尽,1938七月底铜矿被关闭。从1939到50年代中期,肯尼科特铜矿已空无一人,成了一座名符其实的鬼城。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肯尼科特冰川一带地区被美国政府指定为“兰格尔-圣埃利亚斯国家公园”后,肯尼科特矿山也成了美国国家历史古迹。

肯尼科特矿山以它那老旧残破的矿山建筑,文物,及丰富多彩的历史吸引了远方的游客,使得矿山成为了一个奇特的旅游景点。

但由于来这里的道路极为难行,每年也只有六千多游客到达这里,而其中一部分人则是坐飞机来到此地。

铜矿就建在肯尼科特冰川旁。

这是当年运输铜矿石的工棚。

当年修建了铁路通到了这矿山。

铜矿石在工棚内装上火车,通过铁路运往海边码头,再海运到美国本土提炼成纯铜。

矿山里的房屋大多被常年的冰雪所毁。

铜矿石从山上的隧道里运出来后,再在这山坡上的厂房内经过筛选被送到山下。

从残破的厂房外皮上,好像能感觉到当年生产时的热闹。

尽管这些厂房近百年来遭受冰雪的侵蚀,但这些坚固的基础确保了厂房百年不倒。

这建筑质量之高非同一般,足见美国工程师们对本职业的尊敬与信誉的维护。

因这里海拔较高,加之气候变化多端,有些游客身体可能会一时不适应而出问题,所以在路边会备有医疗急救设备。

从山下爬到山腰,见到一堆破房子。

这里是矿山的矿石中转站。

铜矿石就来自这后面的山中。

铜矿石从山上的隧道里运出来后,经过这里用铁斗吊到山下的筛选厂房。

如今,这中转站也危险得摇摇欲坠。

这是将铜矿石送到山下的简易滑道。

从肯尼科特矿山山腰处可以俯瞰肯尼科特冰川。

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矿工们住的宿舍,感觉比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矿工们都要住的好。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肯尼科特矿山成了国家历史古迹后,肯尼科特矿山的一些房子也开始得到维修。

这是当年矿工宿舍内的暖气散热器及暖炉和烤箱,看来三十年代美国矿工们的生活待遇已很不错了。

这是矿工们当年用的半自动洗衣机和干衣机。可自那五十多年后,直到八十年代我才见过洗衣机。

这是矿工们当年用的饮具。

矿工家属当年用的缝纫机。

当年用的打字机,现在还可以使用。

参观矿工们当年用的一些生产用具。

当年群山中的矿山景色。

这是矿工们当年挖出来的一块含铜量极高的天然大矿石。

肯尼科特铜矿建了一座大型发电厂,为开采铜矿提供动力能源。

五六层楼高的厂房内安装了四台烧煤的大锅炉。

这里发的电除满足生产用电外,还给旁边的小镇输送生活用电。

1917年出品的大锅炉,看来还没被近百年来的冰雪气候所毁。

当年肯尼科特铜矿出产的铜,先被制成我手中这样的铜块,之后就被用去制作一分钱铜币。现在的一分钱铜币基本上是由合金铜所制,其主要成分是95%的铜,4%的锡和1%的锌所组成。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4 个评论)

2 回复 徐福男儿 2014-10-27 08:00
二丫、小丫跟着爸妈到处逛,眼界之广阔真的超过大多数同年龄小朋友。
3 回复 tea2011 2014-10-27 08:00
跟着二丫小丫長见识了〜〜〜〜
5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08:53
徐福男儿: 二丫、小丫跟着爸妈到处逛,眼界之广阔真的超过大多数同年龄小朋友。
只是很贪玩
3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08:54
tea2011: 跟着二丫小丫長见识了〜〜〜〜
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在“玩”上
3 回复 活水涌泉 2014-10-27 09:11
好老爸,漂亮的三丫,老豆真幸福!
2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4-10-27 10:33
对小姑娘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很有启发,眼界开,思维活跃。。多么丰富的童年生活!
3 回复 xqw63 2014-10-27 11:57
美国脏乱差的工作,大多薪水较高,后勤配备设施也较好,否则,老美不去干啊
4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12:10
活水涌泉: 好老爸,漂亮的三丫,老豆真幸福!
多子多福   
3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12:11
sissycampbell: 对小姑娘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很有启发,眼界开,思维活跃。。多么丰富的童年生活!
学课本上的是学,游走四方也是学
4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12:13
xqw63: 美国脏乱差的工作,大多薪水较高,后勤配备设施也较好,否则,老美不去干啊
这种脏乱差的工作还受工会保护,外来的新人很难插足
4 回复 xqw63 2014-10-27 12:38
三Y老豆: 这种脏乱差的工作还受工会保护,外来的新人很难插足
是的,不象早期中国人修铁路,没有选择
3 回复 心随风舞 2014-10-27 13:07
谢谢老豆介绍。老大已经出落成小美女了,老二一如既往滴可爱。
4 回复 sissycampbell 2014-10-27 13:10
三Y老豆: 学课本上的是学,游走四方也是学
华人的儿童就缺少这个!
4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14:25
xqw63: 是的,不象早期中国人修铁路,没有选择
yes
4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14:26
心随风舞: 谢谢老豆介绍。老大已经出落成小美女了,老二一如既往滴可爱。
大小Y最近变化都很大
3 回复 三Y老豆 2014-10-27 14:28
sissycampbell: 华人的儿童就缺少这个!
要室内室外,市内市外勤动动
2 回复 心随风舞 2014-10-27 14:32
三Y老豆: 大小Y最近变化都很大
对呀,当爹的最了解,跟着你一起看她们成长。真佩服你,用文章图片记录了那么多宝贵的资料,留给孩子的无价之宝。
3 回复 8288 2014-10-27 14:52
  
2 回复 dongfang2006 2014-10-27 16:04
那块铜,像金砖!
买下来,想拍谁拍谁!
4 回复 wo? 2014-10-27 19:29
三丫,还有一个丫在哪儿呢?
照了那么多的小丫们的照片,她们以后会向你要模特儿走台费和肖像权费哦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三Y老豆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2.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3.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4.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5.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6.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7.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8.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9.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10.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11.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12.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13.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14.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15.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16.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17.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18.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19.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20.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21.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22.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23.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24.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25.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26.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27.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3 11: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