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感觉中,哪里银行林立,那里人的生活一定会很富裕。
在三藩市中国城这个长只有1英里,宽也只有1.34英里的区域内,居然就有十几家银行.
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中, 中国城内的华人似乎是北美华人移民中收入比较低的一群人。
但这么多银行开在中国城里,说明这里依然是个金山。
然而,在这些高大的银行招牌后面,在这个繁华而充满活力的商业区旁的小街里,却有数以千计的华人蜗居在狭小的屋里。
狭小的居住空间,逼得住户只能将洗了的衣服晾晒在屋子外面。
中国城内有一个“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博物馆。
这里面有很多关于中国城移民社区历史和文化的介绍。
这是Frank Wong先生制作的中国城华人的居室模型,记录了低收入华人家庭生活居住的真实情景。
三藩市主流英文报纸曾介绍过中国城内华人的生活:“游客看不到的唐人街家庭生活”
48岁的莫志华是一个好儿子,他有个85岁年老多病的父亲。
每天,他都要带卧病在床的父亲去一个医疗诊所看病。
由于他所住的公寓没有电梯,他必须背着父亲爬上爬下狭窄的楼梯。
难得的是中国人的孝道根植在莫志华的心里,“这是我们的传统,照顾我们的父母,” 莫志华说。
“有一天,我的儿子也会照顾我。” 莫志华的话中充满着自信。
他父亲居住在一个只有8×10英尺大的公寓里。
而莫志华一家人住的房间比父亲住的房也大不了多少。
莫志华和他父亲是从纽约市搬到旧金山, 几年前他带着他的妻子和十几岁的儿子来到了中国城。
双层床底层为邓莫夫妇, 他们16岁的儿子睡上铺 。
莫志华是一个木匠和水暖工,他受雇于一家建筑公司。莫的妻子丽芬邓,她的工作是站在唐人街一个旅游观光角,为过路的游客散发点心餐厅传单。她虽然很害羞,但她轻松的笑容往往能说服游客拿走点心传单。
他们家是在公共厨房里做饭,平时大家都来这里洗菜做饭聊天。
虽然厨房是公用,但大家把这里打理得很干净。
中国城内的许多华人家庭,就居住在这样狭小通道两边的房间里。
由于中国城内的居住空间很小,大多数退休的老人都爱集中在城中的公园里打牌下棋消遣。
但也有很多人退而不休,继续工作。
在城内做生意,可谓用尽了奇招。
城内到处都挂有警告牌。
但小巷里依然会有垃圾。
尽管有不准随意丢垃圾的警告牌,但城里公寓旁时常会见到满地的烟头。
生活的烦恼,岂能用烧烟的方法解决?
来美国的中国多数移民都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尽管他们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打拼,但他们还得省吃节用,将挣到的一部分钱寄回中国的老家。
拉二胡是很多中国城里孤单老人的思乡寄托。
相对那些孤单老人,这些老人组合在一起更会开心一些。
中国城除了居住条件没有太大的改变外,公共服务方面现在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靠捐款新建的医院大楼即将竣工。
中国移民的刚毅与韧性,使得我们能刻苦耐劳地在异国他乡为了后代及改善自己的命运而顽强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