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这次春游还有个任务,就是受几个朋友之托,去探望他们正在留学的孩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下一跳,那真可谓是豪华的留学生活(下篇再说)。
看着现在这些来美国留学生的奢侈生活,不由得想起我们十几年前来美国“洋插队”的情景。
刚来美国时,我们为了节省生活费用,只好租半地下室的“姻亲房”(三藩市内居民将自家车库改装成租客房),一间斗室,居徒四壁,那时候真可谓是“一贫如洗”。
那时也不顾面子,但凡见到街头有被人遗弃的家具电器,只要还可以用,我们也会毫不脸红滴搬回“家”。
“家”里用的桌子椅子都是从街上捡来滴。
这张捡回来的桌子,也许是一张使用率极高的桌子,因为白天晚上都被我们轮流使用。
不知有多少个通宵就在这桌子旁度过。
也不知有多少餐是把这书桌当餐桌。
虽然是“寄人篱下”,但还有半间卫生间和半个厨房。
尽管厨房小的只能容下一人,但还是要打理得干干净净,保证自己的健康。
租住的地方虽小,但屋后很宽敞,山坡一年四季都是花草。
养花,是调节学习节奏最好的缓压方法,哪怕只有几个小盆,也能让心身得到放松。
那年月真是很“文艺”,每次见到自己亲手种的花又开了几朵,便对未来增添了更大的期盼。
不像现在的留学生刚一来就买豪华车代步,我们那时候买辆二手旧丰田车已很高兴了。
那时的人似乎还不多,找个空旷的停车场练车,练两三次车就可以去考驾照了。
留学时的窝居生活其实也不是那么乏味,走出窝居屋,外面就是一片不同于国内的美景。
第一次见到海湾内的古董帆船。
第一次离野生的鸟群是如此之近。
第一见到姥爷车还能在路上开。
第一次真正骑上了童年时就看到的书中木马。
第一次吃这么大的棉花糖。
第一次穿上了美国陆战队空降兵的装备。
第一次握紧了“悍马”战车的方向盘。
第一次坐进海岸警卫队的直升机驾驶舱。
第一次手握“阿伯奇”攻击机的操控舵。
第一次真情的感受到一个外国留学生受到与当地人同等的尊重。
十几年前,当F-35隐形战斗机面世时,留学生同样也可以进场观摩。
窝居在斗室,如同自己饲养的这对乌龟,每天都迎接着日出,每日都充满希望。
只要不懈地坚持努力学习,即便如乌龟一样爬,终有一日会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