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记得第一次见到美国加州的大红葡萄、新奇士和蛇果时,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里。隔着中英街上的界碑,看到英方那边的摊铺上的水果又大又圆又亮,以为是塑料制品,后见有人跨过界碑,买了一些“塑料”水果回到中方这边时,才知道那是产自加州的水果。
当时沙头角中方一侧的店铺只能买电器等商品,不能经营洋水果,要买洋水果,只能乘边境巡逻人背过身时,一步越过中英界碑,在英方那侧水果摊买洋水果。之后,再趁边警不注意,又一步再跨过自己这边来。但买来的洋水果不能带出沙头角,只能在镇里吃完了才可出镇。
直到几年后,这些像“塑料”一样的水果才出现在广州街头。因为这些洋水果都是走私进口来滴,所以只能在街头贩卖,但价钱都贵的离谱,记得当年买一斤洋水果的钱,就可以买国产水果十几斤。尽管洋水果价奇贵,但那甜、那脆、那爽的滋味至今难忘。
生活在加州,真是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阳光明媚,鲜花月月盛开,各种水果更是一季接一季地上市,常年不间断。
春天是种树栽花的好季节,每年这个时节,都会去连锁花卉超市,为家里的前后院子添一点新花。
来到连锁花卉超市,满眼的花海和果树林,真让人眼花缭乱。
今年孩子想要种几株果树,说要尝尝自己种的水果好不好吃,但老豆家过去只种过花,没有种过果树,对果树知识所知甚少。
于是,在面对几十种果树时,老豆便借机认认真真将卖场内的所有果树看了一遍,第一次对加州的果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下面就是老豆拍的卖场内的果树照片。
家里有棵很大的果树,年年掉下一大片果子,吃起来清甜,就是不知叫什么名,左右邻居也不知,于是写过一篇“感恩上苍,家后院的果树年年果实累累”,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92607/article-191079.html
村里网友看了这篇文后告诉我,这果子叫"斐济果",盛产于新西兰。
这次终于知道了,美国人叫它为“布什凤梨番石榴”。
一直不知道“火龙果”是长在什么树上。
来这里才知道,原来“火龙果”是仙人柱上结的果!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蛇果”---“美味可口的红苹果”
据说因为夏娃咬的是这种苹果,所以就叫它为“蛇果”。
枸杞
石榴
木瓜
波森莓
智利番石榴
红洋梨
奥尼尔蓝莓
无刺黑莓
黄柠檬番石榴
矮鳄梨
洋梨
火焰无核葡萄
斯图尔特鳄梨
金矿油桃
好莱坞梅
财富柿子
加州圣罗莎梅
托斯卡纳橄榄
棕色火鸡无花果
Kadota 无花果
巴布科克桃
矮无核柑
半矮橙
无籽酸橙
丹西矮橘
矮柑橘
富士苹果
米尼奥拉矮橘柚
牛油果
热带白番石榴
弗雷德里克西番莲
仙粉黛葡萄
阿尔及利亚矮橘
矮酸橙
最后,我们买了一棵樱桃树和一棵洋桃树。
回家后和孩子一起把果树种在后院。
要孩子记得按时浇水,培养孩子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