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说起长沙的岳麓山,很多人都知道那里有个著名的“爱晚亭”,但绝少人知晓岳麓山中还有个蟠龙洞,而该洞在长沙抗日会战时,曾是中华民国第九战区司令部的指挥中心。
民国二十八年、三十年及三十一年,日军三犯长沙,结果都以溃败告终, 而指挥这三次大捷的人,便是中华民国第九战区司令、一级上将及军事家薛岳将军。 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作为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先后发生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重要战役,1944年3月5日, 薛岳将军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发言中指出:“湖南省战时对国家贡献居全国之冠!”与会者全体起立鼓掌。而在这些重要战役 中,尤以第三次长沙会战最为著名,它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正面抗击日本主力军战斗中取得胜利的一次最为重要的战役。
中立者就是薛岳将军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6日, 第九战区司令薛岳所统帅的国军共30余万人与日方主力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所统率的日军共约12万人,在湖南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激战,此次战役经历了日军向长沙推进的外围战斗、攻守双方在长沙城的攻防战斗和日军撤退时国军进行的反击作战三个阶段。 最终以中方成功防守长沙,日方遭受惨重损失撤退而结束,在抗日史记上被称为“长沙大捷”。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日军犯了一个致命的军事错误,那就是日军为了尽快攻下长沙,没有采用逆湘江而上先占据长沙湘江西岸岳麓山制高点,而是把湘江东岸即长沙城区作为重点攻击方向 。结果,国军利用岳麓山俯瞰长沙全城制高特点,用炮兵利用岳麓山地形上的绝对优势,对城内的日军进行猛烈的炮火打击,使攻城日军伤亡很大。再加之薛岳将军采用的“天炉战法”,就是在预定的交战区域,构筑纵深网的环形阵地,部署充分的守军,以伏击、侧击、截击等多种方法逐步消耗敌军,消磨其锐气,然后再使用优势兵力,施行反击和反包围,因敌之变化而变化之歼敌制胜。
第三次长沙会战, 据国军战报记载,日军伤亡在65%以上,损耗无计。 此战被认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军事上的重大胜利。而日方在其战史中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统计结果则是中方遗弃尸体28612具,被俘1065人;日军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 。
由于此次战役恰逢日军偷袭珍珠港,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华民国军队却在长沙取得了对日军作战的胜利,因而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媒体也用“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的标题进行报道。苏联和西方同盟国也有大批记者和参观团来到长沙进行访问。
1946年10月10日,薛岳将军更是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的自由勋章。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中国第九战区召开了大规模的庆祝大会。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日军再没有向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第九战区部队尤其是长沙一线守军由于长期相持亦放松了警惕,日军则在此战后总结了经验教训,于是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日军经过充分准备,集中主力20余万人向第九战区发动攻势,并改变进军策略,改由湘江逆水而上先夺取岳麓山炮兵阵地,在1944年的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成功攻占长沙,并在整个长衡会战中将第九战区击溃而使其至战争结束都再无反击能力。
这次回长沙,见到了一亲戚的儿子,他父亲是当年薛岳将军的部下,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来到岳麓山,去看他父亲曾经在长沙会战时呆过的第九战区指挥部山洞。
指挥部山洞在岳麓山密林深处, 走往山中密林小道上时,沿途会见到一些名人墓冢。
这是岳麓山中的张辉瓒墓----“张公石侯之墓”
文革时期上学的人都知道毛泽东的《渔家傲》“雾满龙冈千嶂暗,红军怒气冲霄汉。唤起工农千百万,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张辉瓒(1885—1931),长沙人,与毛泽东是同乡旧友,曾在湖南一起参加驱张运动。青年时代就读于兵目学堂和湖南讲武堂,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14年回国, 1924年任谭延闿部第二军第四师师长。 蒋介石整编陆军第十八师后,获中将军衔。1930年冬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 任前敌总指挥,在江西龙冈被红军活捉。1931年1月在东固万人大会公审后被处决。
张辉瓒的墓碑上有蒋中正题写的“魂兮归来” 。
蒋翔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入同盟会。1911年组织发动武昌起义,11月底代任战时总司令。1913年任鄂豫招抚使,出兵讨伐袁世凯,10月在广西全州被捕,当月9日殉难于桂林。1916年移葬于岳麓山。
覃振墓
覃振(1885年-1947年4月18日),湖南桃源人,与宋教仁、胡瑛结拜,后世称之为“桃源三杰”。1903年12月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之后加入了黄兴任会长的华兴会。1932年后,覃振历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司法院副院长等项职务。
齐学启将军墓
齐学启将军是抗日名将,国民党高级将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留学美国普渡大学,后投笔从戎,转学军事。抗战中,率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仁安羌大捷一战成名。抗战胜利后,孙立人将军扶柩回国,写下挽联:九载同窗,同笔砚,同起居,情逾手足,彪勋震蛮域,威名撼寰宇,君酬壮志,功垂青史,湘水湘云存浩气;十年共事,共生死,共患难,倚若股肱,杀身惊天地,成功泣鬼神,我迎忠骸,泪洒红叶,秋风秋鱼吊英魂。齐学启将军原是孙立人将军的同窗袍泽。赴缅作战时孙立人是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师长,而齐学启是副师长兼参谋长。
此外还有大家都熟悉的蔡锷、黄兴等名人墓冢
没有路牌指引,一般人很难找到隐蔽在山中的第九战区指挥部。
第九战区指挥部隐藏在一处山崖下,洞口原来全被树叶杂草遮蔽。为了强化统战的需要,省政府才于2011年清理这个山洞。
1941年12月,日军第三次进犯长沙。12月30日,第九战区司令部长官薛岳将指挥部迁至岳麓山,设立临时指挥所,现在这个洞只是当时指挥所的一部分。
在洞口外侧立起了一块纪念碑,因洞内长年无人维护,至今都不能对外开放。
这是洞内的通道。
洞口上方有条在石头上雕刻而成的蟠龙。
洞口侧面也有一头石刻猛兽。
洞口上方有块长扁概要介绍了第九战区司令部指挥所。
在岳麓山中的赫石坡,还有座第九战区73军抗战阵亡将士墓。
抗日战争期间三次长沙会战,由三湘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3军于长沙外围抗击日军。该军所属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及将士,第77师、193师、50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
墓底座正面刻有一副挽联:“誓死为国家以诏来者, 壮气塞天地是曰浩然。”
岳麓山的第二峰云麓峰上有个云麓宫,云麓宫四周围是用花岗岩石头围成的石栏,这是个百多米长的四面围栏式纪念碑, 当年国民政府为纪念长沙会战中的阵亡将士,将5000多名将士们的名字镌刻在了石栏上以资纪念。
斑驳的石板风化严重,使上面许多密密麻麻的烈士姓名字迹难以辨认。
很多围栏石板上的字迹因风化得难以辨认。
但仍有几块能看清碑文上当时国军的番号。
此情 此景,看了真让人难以释怀。
这五千多牺牲的将士值得欣慰的是,他们比起很多战死的军人来说很幸运,当时的国民政府把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刻在了花岗岩上,让我们后代都能铭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