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伴随的一句是:“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
广州城东的东山, 因明代“东山寺”而得名。早在十九世纪未,美英教会就开始在东山设立教堂、学校和医院。于是,东山一带便建起了很多欧式小洋楼。正因为东山有洋人生活圈子和较浓的宗教气氛,便引来很多回国的北美澳洲华侨来东山建花园洋楼,同时也吸引不少国内的达官贵人来东山置业。到了1920年代以后, 东山又涌入了不少国民党高层要员来此地居住。49年10月14日解放军进广州后,东山又成了广东省委和广州军区的驻地。 因东山一直以来就是权贵们的居住地,而过去权势人物又都是男性,所以这里的公子哥儿便被称作“东山少爷”。
广州城西的西关,是中国最早与洋人做生意的地区,它是老广州城最富庶最繁荣的商业集中地。且因为这里的商人很早就与洋人打交道,懂外语者不少,这里的家庭风气便很开化,出身于富商之家的千金,自然受到家中影响, 特别是她们当中有不少人受过西洋教育甚至到过欧美留学,穿着打扮也趋于西化,摩登时髦,再加之广州气候湿润暖和,大家闺秀们多身段纤细,花飞蝶舞。于是,出身于西关的女孩便被称为“西关小姐”了。那个时候,很多广州人都把东山少爷与西关小姐的结合,当成了是件最为理想的婚姻。于是乎,就有了“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这句俗谚。
有“西关小姐”,便会有“西关阔太”,而有“西关阔太”,必会有善做美食服伺她们的厨师。能让“西关小姐”出落得靓丽,就与西关美食有很大的关系。
广州西关上下九、第十莆、宝华路一带窄街小巷里藏有很多知名食店,即有风味小吃,又有传统粤菜, 要想介绍好吃的有哪些家,即便是美食家,也未必能一一道来,因为,仅历史悠久、口碑良好的店铺就有五六十家之多。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即便是苗条淑女般的“西关小姐”,也有成“婶”成“婆”的时候。在西关,老豆一家就来到了西关有名的“六婶”小厨。
进入餐厅后,立即被墙上的大幅彩色照片所吸引,还未闻到饭菜香,便已垂涎欲滴。
先看看墙上的图片吧,光看图片和菜名,就令胃口大开。
再看看菜牌上的图片,同样令食欲大增。
还有客家菜牌。
未了,菜牌最后两页还介绍了老广州风情,勾起了昔日在广州时的几多回忆。
如今,老字号的食家也开始讲究卫生形象了,值得称赞!
头抬是小份驰名清运炸鸡和煎青椒酿肉。
玉皮滑粉裹香菜叉烧
美国已禁吃鱼翅羹,但国内还是照吃不误。这是海鲜瑶柱炖盅。
鱼香茄子脆香里脊肉。
XO酱猪扒。
素炒什菌。可惜这几个碟边都有缺口,影响了完美的形象。
就连“高级炖品”盅也如此残缺,令人遗憾。
Y孩见给她的“高级炖品”是这样的破炖盅,加之上桌的菜品与菜牌上漂亮的图片相差太大,于是举高脚以示抗议。
这哪有点“西关小姐”的风范!
可惜Y看不明菜牌上的温馨提示:“本菜谱菜式图片仅供参考”。
民警温馨提示:“请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谨防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