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说到瑞士,大家就很容易想到瑞士手表。确实,瑞士的百达翡丽、劳力士、伯爵、江诗丹顿、万国、萧邦等手表,几乎占据了世界所有高端手表的市场。
然而,瑞士并不只是个手表强国,它更以先进的科技在许多高端领域里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例如,雀巢集团、在电力和自动化领域引领世界的ABB集团、全球医药健康行业诺华集团、罗氏制药等行业。一个只有804万人口的小国,却是世界第19大经济体,这成就该得益于其适合创新的国体吧。
在瑞士时,客户带我们一行人去日内瓦附近的劳力士手表工厂参观。
劳力士手表工厂在瑞士南边的Chêne-Bourg(谢讷堡),从洛桑乘车出发,一直沿着莱蒙湖畔向日内瓦方向前行。
虽然天空灰阴,但一路上的湖边景色仍然靓丽。
下图就是谢讷堡劳力士手表工厂的大楼。拍这张外景时,客户告诫我们入大楼内不要再拍照,于是我们在进入大楼前便很自觉地将相机和手机放进了背包里。
以下的图片来自于劳力士对外公开的资料。
大楼左右各有三个大的不锈钢灯柱。
整栋大楼呈弧形状。
所有墙面全被玻璃幕墙覆盖,显得很现代。
大楼的入口。
大楼的后面。
大楼内的自动化制作手表壳的加工机器。
自动化的手表储存仓库。
手工装配手表的工作间。
想想看,这些手表内的螺丝孔有多细?
什么样的钻头能钻这么精细的孔?
瑞士机械手表能走时精确,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下面这样的钻头。
这些细小的钻头,是产自于瑞士的米克朗公司(MIKRON),这是一家蜚声世界的精密工具制造公司,世界所有大企业出品的精密产品,都离不开其生产的精密工具。
看看这些钻头有多小。
传说中的蜜蜂间谍飞行器更要用上这么细的钻头。
这些细微的钻头直径在一毫米~0.5毫米之间,有的可以小到0.1毫米。
为了在加工时便于有效地工作,要让冷却液体来冷却钻头,于是要在钻头上开小孔,以便冷却液体从钻头中流出来。
让人惊讶的是,在直径只有一毫米~0.5毫米这么细的钻头上如何再钻孔?
看看吧,这就是瑞士米克朗公司生产的超精细微钻头,这样的微钻头直径有多大呢?
上图中将右边四个实物微钻头放大显示,最小的微钻头直径只有70微米!
微米符号µm。1微米= 0.001 毫米(mm)。1毫米 = 1000微米。成人头发的直径大部分在0.03~0.15mm之间,平均为0.08mm。,即30-150微米。直径70微米的微钻头只有一根头发丝粗。
冷却液体就是从这么细小的钻头孔中流出来滴。
再想想看,做这么细小的微钻头的加工机器该是如何之精密。
做这么细小的微钻头之钢材又是如何之特殊。
直径一毫米的微钻头可以弯曲两毫米而不折断。
比一支火柴棍还细的小小钻头售价竟高达$151美金一支,这利润有多大?
回头再来看看劳力士手表公司。
劳力士手表公司在瑞士有四五个生产和研究基地。
这是劳力士在日内瓦的总部大厦群。
这是劳力士在瑞士洛桑北面的比尔机芯制作基地。
比尔机芯制作基地大楼周围种植了小麦,下图是春天时的景色。
秋天时,比尔机芯基地大楼周围的麦田翻着金色的麦浪。
劳力士手表有个不变的特点,无论是哪款表,链接表盘与表带的Y口永远都是这个样子。
劳力士由德国人汉斯·威斯多夫(Hans Wilsdof)与英国人戴维斯(Alfred Davis)于1905年在伦敦合伙创办,1908年迁往瑞士。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这源于它始终不断创新。下图是劳力士的陶瓷壳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