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年收入六万的四口之家怎样活 [2011/12]
- 对比国内组装的高铁与日本高铁的差距---广州行(2) [2015/10]
- 红灯区-夜总会-肉欲-衰落---三藩市奇景(4) [2011/12]
- 女人的胸不必大, 真胸不怕爆 (儿童不宜) ---世外桃源(5) [2011/09]
- 我在美国做泥工很无奈---前院后园(3) [2011/09]
- 美国强大是因有超强的军队吗? [2015/05]
- 游客看不到中国城家庭的蜗居生活 [2015/02]
- 加州男女共厕有那么可怕吗? [2015/05]
- 火炉长沙,满城美女汗香薄衫凉---回国记(6) [2015/08]
- 贫富差距,麓林靓影伴佳肴,陋巷贫寒私家饭---回国记(20) [2015/09]
- 逛老菜市,方知上品牛排是何样 [2015/12]
- 回国坐高铁,方知高铁不为旁人知的一面 ---广州行(1) [2015/10]
- 国人炒高了三藩市湾区的房价? [2015/03]
- 全美最富城市三藩市的房价 [2015/03]
- 美钞居然可以玩成这样 [2015/06]
- 吃国内来的黑米,吃出了一碗黑水 [2013/03]
- 看美国华人摩托车团队,聊纽约摩托车事件 [2013/10]
- 我在美国当农民很辛苦---前院后园(1) [2011/09]
- 裸官的妻儿住哪儿---美国的艇湾社区 [2012/03]
- 我在美国做木匠很费力---前院后园(2) [2011/09]
- 国内来的人问:不是贪官,那来的钱买这么大的豪宅? [2011/10]
- “奔驰车算个啥”富二代在美国开什么车? [2011/11]
- 来美国后,我不再歧视上海人 [2013/01]
- 人财两空的朋友说:失去了才有新收获 [2011/10]
- 漠视对生命的尊严,源自于扭曲的权威 [2012/05]
- 从军事角度看钓鱼岛之争的结果 [2013/03]
- 第一次赤脚踩粪肥---我当知青的小故事(1) [2012/07]
尼永( Nyon)是瑞士西部的一座城市,它是瑞士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最早是由罗马人于公元前46至前44年间建立。
尼永位于莱蒙湖畔的西北岸,至2014年底,全城常住人口不到两万人。
其中一次去瑞士时,我们便住在尼永。
我们就是住在这个尼永比较高档次的”豪华“酒店。
由于尼永南靠近日内瓦,北接近洛桑,一般游客都很少在这里过夜,所以尼永也没有大酒店,这个旅社便是尼永最大的“宾馆”了。
这个小旅社虽比不上洛桑莱蒙湖畔的“美岸宫”酒店豪华,但房间非常明快整洁,很有家的感觉。
也因为坐落在莱蒙湖畔,站在窗前往左边看,就能看到日落湖对岸。
往右边看,湖浜游艇码头近在眼前。
傍晚可见金黄色的夕阳洒在游艇上。早上,又见霞光映红了港湾。
这是建于公元1250年前后的尼永城堡。
由于尼永并不大,人口又少,所以过去的市议会、监狱、博物馆都集中在这城堡内。
直到20世纪末,这些部门才被全部迁出。1999年至2006年,城堡经过再次翻修后向公众开放。可惜我们因要去客户公司工作,无暇进去参观。
尼永小城虽地方不大,但有6处包括尼永城堡在内的瑞士国家文化遗迹,城市建筑都是古罗马风格。
别看尼永小城人口少,这里还是是著名的欧洲足球协会联盟(UEFA)和欧洲俱乐部协会(ECA)的总部。
专门从事制造人造心脏瓣膜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世界著名的爱德华生命科学医疗器械公司总部就设在尼尔。
尼永城虽小,但处处房屋显得十分精致,街道更是十分干净。
街边街角有很多露天式就餐区。
虽然感觉街面很洁净温馨,但街头巷尾行人极少,显得有些冷清。
看看街边信息窗内的卖房广告。
四千多平方米的独立房子只要五百五十万瑞士法郎。
一千多平方米的房子要价一百五十九万。
带游泳池一千多平方米的房子要价两百二十九万,感觉比美国三藩市的房子要贵。
客户请我们来到城内一家门面很小的小餐馆就餐。
但进入餐厅后,内里的装饰气氛立马让人精神倍增。
银色装饰袋包裹的水仙球很有特色。
台上放了一些“名茶”银罐。
同一样的银罐,装着不一样的“名茶”。
餐前先在酒吧小酌一番。
入餐厅后便先吃头抬---炸奶酪条和薯条。
之后便是奶酪煎新鲜瑶柱。
瑞士盛产牛奶和奶酪,但凡去任何餐厅就餐,很多菜里一定会下了些奶酪。
第二天,客户带我们去尼永附近山区吃瑞士传统的奶酪火锅。
紧跟客户的车在山林里穿越。
来到一栋老旧的石垒木屋前。
这栋老旧的石垒木屋看样子有些历史了,常年的风吹雨打雪压,使得外观的斑痕明显很苍桑。
据客户说,这家山上的餐厅是尼永一家较为古老的餐厅。
这是餐厅的内部,感觉比外墙要新很多,应该是保养得很精心的结果。
每人跟前就是这样一套餐具,一个很漂亮的花纹磁碟,一把很小很长的钢叉。
怎么这个花碟边缘缺了一个小口?心想瑞士人做事应该是很细心不马虎滴,何以会让一个缺了口子的碟子摆上餐桌?
正疑惑时,瑞士客户在桌子对面向我们示意怎样放好钢叉,原来这口子是用来放置钢叉滴。
吃西餐时,一般会将刀叉放在桌子上。但吃瑞士奶酪火锅时,因钢叉要接触火锅里的奶酪,钢叉上时时都会挂住一些奶酪,如果将钢叉放在桌子上,一定会将桌子弄脏而不卫生,所以瑞士人发明在碟子边缘开的下口子,这样虽制作碟子时多了道工序,但避免了吃奶酪火锅时手不离钢叉的“劳累”。
这就是典型的瑞士奶酪火锅,奶酪锅盆架在一个钢架子的固体酒精灯上,客人用长柄叉子插住一块切成小块的法式长面包硬块,放入滚热奶酪火锅里,蘸上锅中被熔化的奶酪来吃。
吃奶酪火锅有几种吃法,每个奶酪火锅使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奶酪,加热至融化,其间还会依照个人口味加入白葡萄酒,白兰地,鲜磨胡椒,大蒜,番茄等等。
奶酪在火锅里咕嘟咕嘟冒泡时,奶香和酒香便不断飘散出来,尤其带有点粘锅的糊味,闻起来香味更加浓郁,感觉特别温暖而有气氛。
待奶酪融化到粘稠润滑的程度时,就可以用钢叉插住面包块蘸锅里的奶酪吃了。吃时还配上酸黄瓜和腌渍的小蒜头,同时还配上风干牛肉或腌制的肉肠一起吃,别有风味。
瑞士山区在冬天时大雪封山长达数月,在漫长的寒冬季节里,山里人靠奶酪储存热量,而时常围在一起吃热腾腾的奶酪火锅便成了一种传统习惯。
瑞士的畜牧业很发达,尤其是其国土从未受到过大工业的污染,牛羊一直是在良好的天然牧场里吃着纯净的草料成长,所以产出的牛奶也就一直以纯天然高品质而闻名于世,其制作的奶酪很香浓 ,而这种奶酪火锅的吃法更是独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