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磨在拉斯维加斯 LAS VEGAS [2012/05]
- 加拿大---童话般的度假村,太阳峰(Sun Peaks) [2012/09]
- 加拿大--温哥华 [2012/08]
- 加拿大---处处美景的BC省(British Columbia) [2012/08]
- 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 [2012/03]
- 欧洲行, 伦敦 [2011/05]
-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冰原(Columbia Icefield),JASPER(碧玉)国家公园 ... [2012/09]
- 欧洲行,巴黎 [2011/05]
- 医生的话该不该听。 [2013/03]
- 坐游轮, 游阿拉斯加 [2011/02]
- 后院发现了蜂鸟窝. [2012/06]
- 国内旅游街拍 [2011/10]
- 后院发现了蜂鸟窝 (续) [2012/06]
- 雨中朝拜哈佛 --- 波士顿 [2013/04]
- 佛罗里达--奥兰多 [2012/03]
- 高原天籁之音 《天路》泽旺多吉 and more [2012/06]
- 准备跳海了。。。 [2011/09]
- 逛三藩市 [2012/02]
美国的医疗系统是世界上排得上号的。医术高超
(没有博士头衔加上10年8年训练,您找个地方凉快去),设备先进(进了医院就像进了未来世界),态度和蔼(您在医院胡搅蛮缠,看医院敢放个P不),价格昂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如果有个好医保,您就不用操那份心啦)。来美国是因为喜欢这里的自由民主。也有脸皮厚一点的,说是为钱来的,很少有人说是为了看病来美国的。
50岁以前,最多两年见一次医生,去抽点血,回去探亲前去打个预防针什么的,反正只几分钟的事。过了50岁,医生开始关心了,自己也开始怕死了,至少一年见医生一次。医生说些什么,也开始留意了。感觉家庭医生一般都很可信赖,他们提的建议非常实在,中肯。但对专科医生的话要小心,多听几位医生,特别是家庭医生的意见。离
50岁还差几个月时,右肩觉得不对劲。经家庭医生同意和推荐,给一个运动医学(sports medicine)诊所打电话约时间,人家说这个毛病至少得治3次,一个月一次。如期赴约。没问两句,医生拿来一支针头粗大的注射器,对着肩胛一针下去,立杆见影,肩膀马上感觉舒服了。心想什么3次,回头把那两个约取消。不料两周后,这肩膀又不舒服了,这才明白3次是有道理的。当肩膀挨第3针时,忍不住问:如果再不好怎么办?手术!而且要两个肩膀一起做!医生说得干脆利落。看我不解的神态,又解释右肩出了麻烦,左肩也跑不了!周末与母亲通话说起这事,母亲说医生胡说,别听他的。只要每天活动,自己会好的。历史证明了母亲的话。而同事中有听医生话的,后悔莫及。有打鼾的毛病,以为是慢性鼻炎引起得,就约见了一位名气不小的五官科医生,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婆。她用一个像打毛线针一样的鼻腔镜检查了鼻咽,鼻腔,说好消息是没发现癌变,
(感谢上帝!) 但鼻甲变厚,影响呼吸,此外咽喉部道路也不宽敞,所以才有打鼾的毛病。解决办法?手术!两次!不是小手术,一次做不了。先将鼻孔扩大,再为咽喉清障,为空气修一条高速公路,直通气管。家庭医生知道后摇头,建议我听听睡眠医生(sleep doctor)的意见。睡眠医生没说五官科医生胡说(职业道德,而且都是熟人),说手术只对一部分人有效,让我去见一位(特别的)牙医。牙医为我做了上下两个牙套,上套中间有一钩子,下套中间有一孔。当上套的钩子插进下套的孔后,下颚被往外拉了几毫米(距离可调),进而把舌根也往外拉了几毫米,防止睡觉时舌根及周围软组织后倾而阻碍空气流通。开始使用牙套的时候,半夜LD摸了我几次,看我是不是还活着。一付牙套(几百美刀)代替了鼻喉的扩建工程(几万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