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最好色的湘菜馆就在法拉盛! [2013/04]
- 男情女爱,[炮友]vs[女友] [2012/03]
- $11在纽约能吃到啥样的自助午餐? [2013/04]
- 在前世今生的门槛, 我们都是过客! [2015/06]
- 在纽约,吃最正宗的成都火锅! [2013/07]
- 出水芙蓉: 实拍裸体艺术 [2012/11]
- 不疯魔不成爱之短腿四眼汪 [2015/02]
- 光天化日在上海被抢劫(实录) [2011/06]
- 祖母骗案-- 1万7千美元纽约被骗纪实 [2015/07]
- 一千两百万人民币上海被骗记 [2013/05]
- 前内蒙兵团女战士“老榕树”之死 [2017/05]
- 如今是绿茶婊与外围女横行的世界! [2013/04]
- 一封出轨丈夫关于小三致友人的信 [2013/07]
- 吃香喝辣在纽约(美食通告) [2011/06]
- 一条长椅, 一群美女 [2013/09]
- 中国与美国, 到底那里更好? [2012/11]
- 婚姻最可怕的杀手未必是小三! [2011/06]
- 从北京到纽约难忘之旅 [2012/09]
- 脚踩两船,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2012/03]
- 在美国婚姻中触礁的中国老婆和虎妈 [2011/07]
- 中国不能称霸世界的原因 [2011/08]
- 婚姻: 男老外VS男老中 [2011/03]
- 12岁儿子初次遭遇种族歧视的悲伤! [2012/01]
- 今天的五毛党就是昨天的红卫兵 [2011/04]
- 当女人成为男人的炫耀品 [2012/01]
- 飓风Sandy到家门口海边了! [2012/10]
- 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男人和岁月(上) [2012/04]
- 写在六四日 [2011/06]
- 纪念我的父亲 [2011/03]
关于大文豪莎士比亚是否真有其人其作, 《无名氏》 (也有翻译成为匿名者)这部电影给你细细来,看完了让人脑子里无端萦绕, 挥之不去!不得不坐下来写几个文字,将心里面的感触说一说,一部电影能够产生这个效能,不管它是否够级别,够水平,已经无关重要了。
根据《无名氏》这部电影,莎翁完全是个冒牌者,他只是一个极其贪财的小演员,机会来的时候懂得抓住不放,时世造英雄而幸运地成为了一代让世代后人称颂的大文豪。而真正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出自英国贵族十七世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De Vere, the 17th Earl of Oxford)之手!爱德华伯爵是一个天资聪慧的才子,通晓多国文字,见多识广,喜欢舞文弄墨,尤其擅长以浪漫情诗俘获女人心,包括伊丽莎白女王都是被他浪漫的文字俘获成为炮友。当英国的那个时代,一个贵族不问政治财经,却每天沉溺在舞文弄墨中实在胸无大志, 让人看不起,有点像中国旧时代的所谓的戏子与妓女一样都是下九流的事情,不为人齿。因此,伯爵只好淹没自己的才华,将所有的手稿收藏家中。直到有天,伯爵遇到了一个文采普通却自以为怀才不遇的剧作家本•琼生, 决定让本冒充自己发表所有的剧本和诗集。但是本这个文艺青年居然有眼不识泰山,怕自己的文字个性被伯爵的文字个性泯灭,所以将此等好事居然告诉了一个认识的叫做威廉姆莎士比亚的演员,为了拿到伯爵的400英镑的月钱,莎士比亚决定抓住机会自己获取这个不劳而获的财路。于是一代文豪莎士比亚横空出世,以伯爵的各个剧本的演出名声大噪。而真正的作者伯爵却因为再文学创作上放弃了家族的生意打理,反而挥霍了所有的家财而穷极潦倒地死去。临死前,伯爵将所有的手稿,包括十四行情诗都交给了本•琼生。 后来本•琼生因为使用伯爵的情诗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桂冠诗人。
当然电影的情节比我讲述得要复杂很多,牵扯到英国的政史与伊丽莎白女王的情史。在这个历史与情史的大背景的复杂纠葛下,伯爵的文字反射出了这个时代的各种内幕,暗喻与暗渡陈仓的浪漫。但是,最让人,尤其是莎翁爱戴者们不满的就是莎士比亚被影片描写成大字不识的文字冒牌货, 而真正的作者却是一个英国历史上的贵族伯爵。不管这段历史真实与否,《无名氏》以时代感充足的写实手法拍摄出十七世纪英国贵族生活的奢靡与贫民生活的窘迫所产生的社会冲突。这是一部时代的悲歌,而在这部悲歌中扮演角色的各位都已经随着时代的消融而消逝,只有精彩的文字遗留下来,通过时代的演变岁月的流逝而依旧熠熠生辉。不管莎士比亚是否是真实的创作者,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或者说是伯爵的作品)奠定了英国文学的脊柱,成为了流芳百世的英国文学巨著,改变并影响了很多时代很对人的一生。
如同现在的方舟子与韩寒载作品真实程度上之争,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字的力量通过阅读的眼睛,通过读者的心与理解而达到的程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换句话来说,即便韩寒的作品是背后团队的创作, 那么他的那些闪光的文字却是触动并链接了了很多年轻人心灵的利器,让人们通过这些文字背后的意义而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这才是文字真正的生命意义所在!也就是说,即便莎翁是假的,但是以他之名而产生的文字却是真的,而真正触动人心改变人的思想的还是这些文字,至于这些文字的真实作者不过就是一张道具背后的脸,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通过《无名氏》看待方韩事件,你惊人地发现很多前卫于时代, 或者不屑于时代某种控制的的文字创作者遭受的真假诬陷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所处的时代如何,真正的打动人内心的就是文字本身的生命,而不是文字的始创者。如果你真要将目光投注在真假之上,那么你只好陷入所有的陷阱, 被真假迷惑而忘记了作者的真实意图或者文字带给你的真实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