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最好色的湘菜馆就在法拉盛! [2013/04]
- 男情女爱,[炮友]vs[女友] [2012/03]
- $11在纽约能吃到啥样的自助午餐? [2013/04]
- 在前世今生的门槛, 我们都是过客! [2015/06]
- 在纽约,吃最正宗的成都火锅! [2013/07]
- 出水芙蓉: 实拍裸体艺术 [2012/11]
- 不疯魔不成爱之短腿四眼汪 [2015/02]
- 光天化日在上海被抢劫(实录) [2011/06]
- 祖母骗案-- 1万7千美元纽约被骗纪实 [2015/07]
- 一千两百万人民币上海被骗记 [2013/05]
- 前内蒙兵团女战士“老榕树”之死 [2017/05]
- 如今是绿茶婊与外围女横行的世界! [2013/04]
- 一封出轨丈夫关于小三致友人的信 [2013/07]
- 吃香喝辣在纽约(美食通告) [2011/06]
- 一条长椅, 一群美女 [2013/09]
- 中国与美国, 到底那里更好? [2012/11]
- 婚姻最可怕的杀手未必是小三! [2011/06]
- 从北京到纽约难忘之旅 [2012/09]
- 脚踩两船,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2012/03]
- 在美国婚姻中触礁的中国老婆和虎妈 [2011/07]
- 中国不能称霸世界的原因 [2011/08]
- 婚姻: 男老外VS男老中 [2011/03]
- 12岁儿子初次遭遇种族歧视的悲伤! [2012/01]
- 今天的五毛党就是昨天的红卫兵 [2011/04]
- 当女人成为男人的炫耀品 [2012/01]
- 飓风Sandy到家门口海边了! [2012/10]
- 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男人和岁月(上) [2012/04]
- 写在六四日 [2011/06]
- 纪念我的父亲 [2011/03]
恭王府在北京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景点。但对我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八十年代我在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工作的母亲曾每天在那里上班, 我有时候去那里找她,因此对当时的恭王府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
那时候的恭王府只是文化部下属的几个单位的办公地点,包括公安部、中国音乐学院和附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以及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单位。那时候恭王府并不叫作恭王府,也没有人知道它的历史和来历。只是有一次当 母亲告诉我说,她工作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时候,我突然来了兴趣。我从小学开始就读红楼梦,读了很多遍,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喜欢里面的人物与诗词,一度时间还迷恋上红楼梦的各种逸事,因此听说大观园就是在母亲工作的地方时候,我决定去拜访一下。自从七十年代,红学家周汝昌提出恭王府的荷花园、怡神所等处景致与《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有几分相似,这种说法就不胫而走。
记得第一次去母亲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夏末时分,正是暑假的后期,北京天气最美好的季节开始的时分。我坐公车到了什刹海下车,然后沿着什刹海的幽静的胡同向着恭王府所在地走去。 我当时觉得那胡同好长,怎么都走不完似的,不过街边的槐树和柳树如茵遮住头顶上的骄阳,我便在树荫里面慢慢走着,听着知了在树上发出各种嘶鸣,更觉得胡同的深邃幽长的宁静。街上几乎无人,只有我沿着胡同的街道,走过各色四合院, 走着这似乎永远走不完的深巷。
终于看到恭王府的大门了,我激动万分,当时觉得那门口好气派啊,深宅大院的感觉都不能比喻初次看到王府红色大门的感觉。记得大门口有陈旧的青砖石或者大理石铺成的通道,边上还有垂柳依依,陈旧但不失庄严,充满了一种历史的厚重与美感。我当时觉得,大门口看上去几乎可以跟故宫媲美了。走进去看到各色的原子被各个单位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母亲工作的地方就在两层楼的回廊后边,就是恭王府的后罩楼. 进去以后,屋子里面一下子没了酷暑带来的炎热,反而凉飕飕的,那种冬暖夏凉的自然的感觉非常舒服。
然后我就跑到四处搜寻大观园的踪迹,按着读过的红楼梦记住的情节寻找着黛玉的住处,以及她葬花的地方。我记得在大人指点下,我来到一处竹林环绕的小宅院,绿油油的竹叶枝繁叶茂,遮住了半个院子,我在那里探究这林黛玉的痕迹。 我记得当时我非常失望,觉得所谓的大观园并不怎么样的壮观。其实我当时不知道,自从五十年代恭王府归属文化部以后,经过文化部下属单位的自己擅自改建,整体格局已经改变,变得不成样子。自然,在那里是看不到整体恭王府的庭院、长廊与花园的美丽精致。
尽管失望,但恭王府初次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刻骨铭心。 后来,我又来过很多次,但是已经没有初次的惊喜,也没有形成对恭王府的整体格局产生的印象。我根本不知道这座前清留下来的王府已经有着二百年的历史,其中典故甚多,一座王府抒写了半部清朝的历史。
恭王府一宫门, 全新翻修
根据原来图纸修复的银鸾殿
雕梁画柱今犹在
两个小子走进这座翻修的大门,开始探究一下在我心中徘徊多年的恭王府
国家花费了2亿人民币翻新的恭王府到处都是崭新的雕漆,
让我这个怀旧的人一时不知如何似好!
这个部分就是恭王府的后罩楼, 我母亲曾经工作的地方
看到这两层楼的回廊,往事历历在目。我又回到少年时代!
还记得这个长廊, 走在上面去二楼母亲的办公室
地砖还是旧时的样子,但回廊已经焕然一新,难以辨认
两个小子被酷暑热的受不了了,完全不能享受我的怀旧之旅带来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