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陋的中国人-推销产品无结果,马上翻脸 [2014/02]
- 中国护照与银行美女经理 [2013/10]
- 神医、中医和中药 [2013/04]
- 骆家辉致信芮成钢...ZT [2011/09]
- 骗高中女生的北大教授是谁? [2011/09]
- 网友见面的陷井(18+) [2011/08]
- 成都砂吧(舞厅)(18+) [2011/03]
- 马来西亚游记-马六甲:郑和给马来苏丹下跪? [2011/05]
- 跪下的毛老头 [2011/05]
- 色诱之后 [2011/07]
- 高铁事故和谐之后,中宣部领导给媒体的内部讲话 [2011/08]
- 李敖是个大混球,读李敖谈毛泽东有感 [2011/07]
- 爆笑100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新加坡 (ZT) [2013/12]
- 读常艳小说有感 [2013/01]
- 马来西亚游记:吉隆坡黑风洞 [2011/05]
- 我亲眼目睹“文革”虐杀俘虏惨烈的一幕(ZT) [2011/07]
- 给海明:老九不能走 [2011/06]
- 钓魚岛和妓女的kiss [2012/10]
- 答簿熙来:唱红有什么错 [2011/07]
- 看方舟子如何偷换概念 [2012/01]
- 对六四政府支持者及乌有之乡的看法(饭后不宜) [2011/06]
- 给贝克捐款的风波 [2011/08]
- 谁在创造财富? [2011/06]
- 从借条看共产党的信用 [2011/08]
长"中所描述的几乎是一样的镜头:他在竞选州长的最后关头,竞争对手用抹黑
的手段,攻击说他私生活不检点,并在他作竞选讲演时,让几个黑人小孩冲上
台去抱他的腿,叫他"爸爸"。不过这次中国版冲出来的是一60多岁的老太太,
说韩寒的'三重门'是剽窃她写的'家有贵子',还亮出了她写的手稿,她的说法还
很有时代感:"她没有必要炒作,因为她的发展空间不大,而且也不准备维
权"。有意思,韩黑们还真有创意。
在这儿俺贴一张少女头像,很多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到,它的确是张少女头像。
在这儿俺贴一张少女头像,很多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到,它的确是张少女头像。
那么它真是一少女头像吗?如果你把少女的脸部看成鼻子,耳朵看成眼睛,其
实它是一张老巫婆的头像,那它到底是什么头像呢?其实到底能看到什么取决于
看画者内心的愿望。方舟子的推理虽说漏洞百出,但他引发了很多人潜在的愿
望:对哈,韩寒连高中都没能毕业,莫名其妙的就让他站在了云端,他凭什么?
天才?这世上那有什么天才,多半是造假,包装出来的,所以方舟子一质疑,马
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至于推理有多大的可能性,己经并不重要了:韩寒小
儿,骗子一个,不过如此。这己经可以让那些所谓的优质方粉们了以自慰的了。
当然还有一种为人父母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如自己的儿女也是整日不学
习,说他(她)几句,但小孩把韩寒搬出来作榜样,估计作父母的都要晕,所以
打倒天才也附合他们的愿望。
再回头看一下方舟子的推理,归结起来是这么几条;新概念作文大赛可能作弊,
韩寒参赛的"求医"一文可能是韩老爸写的。复赛时的几点巧合,所以《杯中窥
再回头看一下方舟子的推理,归结起来是这么几条;新概念作文大赛可能作弊,
韩寒参赛的"求医"一文可能是韩老爸写的。复赛时的几点巧合,所以《杯中窥
人》也是韩老爸事先准备好的,........方舟子质疑韩寒时发了博文,都是用因
为.......所以文章可能是韩老爸写的。同样在"对“天才”韩寒《求医》的医学分
析"中一个重要的推理依据是:作者曾患过肝炎,有此体验,现把这种体验移
植给了疥疮患者,所以文章还是韩老爸代笔。
领导是学医的,所以家中的书柜还有她上学时的教科书,一次,俺在打扫
领导是学医的,所以家中的书柜还有她上学时的教科书,一次,俺在打扫
卫生时无意中翻到"诊断学",发现很多病的症状都差得不多。原来症状在现代
医学中也只是判断病症的一项指标而己,这就是为什么越大的医院里边,它的
各种医疗设备越多。如果谁能仅从症状就能知道你得了什么病,那应该是神医
了,更准确的讲应是神棍,方神棍就有这种仅从文学作品就能推断出病症的能
力,当各位方粉进医院看病时,那些医生让你们作这样检查、那样化验,其实
都是在骗你的钱而己。
以前在看到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时,总是感觉很困惑,怎么莫须有
以前在看到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时,总是感觉很困惑,怎么莫须有
也可以作为定罪的依据,但这次看韩方之争才明白,莫须有代表着很多人内
心的想法和愿望,代表着嫉妒、猜疑和担心、等等情感,当秦桧对赵构说:
岳飞名望极高,如真让他打了胜仗,这天下还不成岳家天下?当初太祖还不
是在陈桥被手下推出来黄袍加身,作了皇帝,前朝郭威是第一次黄袍加身,
变成后周天下,宋太祖赵匡胤是有样学样是第二次黄袍加身,才有大宋天
下,现岳飞拥兵自重,他还声称要迎二帝还,他要也来过黄袍加身,你这
皇帝肯定也就没戏了。赵构一听肯定是说:对哈,打不过大金,大宋还有
半壁河山,要让岳飞赢了,没准这天下就成岳家天下了,召他回来,找个
罪名把他灭了,一劳永逸。再说了,这世上能独立思考的人也不多,大多
数也只是人云亦云,这就是戈培尔为什么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
理。当然要说韩寒是天才,俺从来就没信过,但说他的文章是代笔,俺也
不信,前几天,俺读了一下三重门,中间的一段放这儿:这是一个望子成
龙的父亲对儿子进行早期教育的结果,再加上儿子有点天分,当然这是不
是韩寒自己最真实的写照,大家是自己判断了。
林父这人爱书如命,可惜只是爱书,而不是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作
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
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林父不学而有术,靠诗歌出家,
成了区里有名气的作家。家里的藏书只能起对外炫耀的作用,对内就没这威力了。
林雨翔小时常一摇一晃地说:“屁书,废书,没用的书。”话由林母之口传入林父之
耳,好比我国的古诗经翻译传到外国,韵味大变。林父把小雨翔痛接一顿,理由是
侮辱文化。林雨翔那时可怜得还不懂什么叫 “侮辱”,当然更别谈“文化”了,只当
自己口吐胜话,吓得以后说话不敢涉及到人体和牲畜。林父经小雨翔的一骂,思想
产生一个飞跃,决心变废为宝,每天逼小雨翔认字读书,自己十分得意——书这东
西就像钞票,老子不用攒着留给小子用,是老子爱的体现。
没想到林雨翔天生——应该是后天因素居多——对书没有好感,博大地也想留给
后代享用,他下意识里替后代十分着想。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
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
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
趣——因为他所读的内容别人早已读过好多遍,断天新鲜可言。林雨翔竭力保留书
的新鲜,弄不好后代困难时这些书还可以当新书卖呢。林父的眼光只停留在儿子
身上,没能深速到孙子的地步,天天死令林雨翔读书,而且是读好书。《红楼梦》
里女人太多,怕儿子过早对女人起研究兴趣,所以列为禁书;所幸《水游传》里有
一百零八个男人,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有女人出现也成不了气候,故没被禁掉,但
里面的对话中要删去一些内容,如“鸟”就不能出现,有“鸟”之处一概涂黑,引得
《水讲传》里“千山鸟飞绝”,无奈《怵济传》里鸟太多,林父工作量太大,况且生
物学告诉我们,一样动物的灭绝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林父百密一流,不经意留
下几只漏网之鸟,事后发现,头皮都麻了,还好评患及时,没造成影响。
林父才流,只识其一不识其二,把老舍《四世同堂》里的“属”错放了过去。一
天偶查字典,找到 “属”字,大吃一惊,想老舍的文章用词深奥,不适合给小雨翔
看,思来想去,还是古文最好。
然而古文也难免有这类文字。堂堂《史记》,该够正经了,可司马迁著它时受
过官刑,对自己所缺少的充满向往,公然在《史记》里记载“大阴人”,这书该禁。
《战国策》也厄运难逃,有“以其辟加妾之身”的描写,也遭了禁。林父挑书像拣青
菜,中国丰富灿烂的文献史料,在他手里死伤大片。最后挑到几本没理疵的让林雨
翔背。林雨翔对古文深恶痛绝,迫于父亲的威严,不得不背什么“人皆有所不忍,
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简单一点的像“无古
元今,无站无终”。背了一年多,记熟了几百条哲理,已具备了思想家的理论,只
差年龄还缺。七岁那年,林父的一个朋友,市里的一家报社编辑拜访林家,诉苦说
那时的报纸改版遇到的问题,担心众多,小雨翔只知道乱背“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编辑听见连小孩子都用《左传》里的话来激励他,变得大刀阔斧起来,决定不畏
浮云,然后对林雨翔赞赏有加,当下约稿,要林雨翔写儿歌。林雨翔的岁数比王
勃成天才时少了一倍,自然写不出儿歌。八岁那年上学,字已经识到了六年级水
平,被教师夸为神童。神童之父听得也飘飘然了,不再通林雨翔背古文。小雨翔
的思想得到超脱。
林父这人爱书如命,可惜只是爱书,而不是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作
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
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林父不学而有术,靠诗歌出家,
成了区里有名气的作家。家里的藏书只能起对外炫耀的作用,对内就没这威力了。
林雨翔小时常一摇一晃地说:“屁书,废书,没用的书。”话由林母之口传入林父之
耳,好比我国的古诗经翻译传到外国,韵味大变。林父把小雨翔痛接一顿,理由是
侮辱文化。林雨翔那时可怜得还不懂什么叫 “侮辱”,当然更别谈“文化”了,只当
自己口吐胜话,吓得以后说话不敢涉及到人体和牲畜。林父经小雨翔的一骂,思想
产生一个飞跃,决心变废为宝,每天逼小雨翔认字读书,自己十分得意——书这东
西就像钞票,老子不用攒着留给小子用,是老子爱的体现。
没想到林雨翔天生——应该是后天因素居多——对书没有好感,博大地也想留给
后代享用,他下意识里替后代十分着想。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
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
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
趣——因为他所读的内容别人早已读过好多遍,断天新鲜可言。林雨翔竭力保留书
的新鲜,弄不好后代困难时这些书还可以当新书卖呢。林父的眼光只停留在儿子
身上,没能深速到孙子的地步,天天死令林雨翔读书,而且是读好书。《红楼梦》
里女人太多,怕儿子过早对女人起研究兴趣,所以列为禁书;所幸《水游传》里有
一百零八个男人,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有女人出现也成不了气候,故没被禁掉,但
里面的对话中要删去一些内容,如“鸟”就不能出现,有“鸟”之处一概涂黑,引得
《水讲传》里“千山鸟飞绝”,无奈《怵济传》里鸟太多,林父工作量太大,况且生
物学告诉我们,一样动物的灭绝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林父百密一流,不经意留
下几只漏网之鸟,事后发现,头皮都麻了,还好评患及时,没造成影响。
林父才流,只识其一不识其二,把老舍《四世同堂》里的“属”错放了过去。一
天偶查字典,找到 “属”字,大吃一惊,想老舍的文章用词深奥,不适合给小雨翔
看,思来想去,还是古文最好。
然而古文也难免有这类文字。堂堂《史记》,该够正经了,可司马迁著它时受
过官刑,对自己所缺少的充满向往,公然在《史记》里记载“大阴人”,这书该禁。
《战国策》也厄运难逃,有“以其辟加妾之身”的描写,也遭了禁。林父挑书像拣青
菜,中国丰富灿烂的文献史料,在他手里死伤大片。最后挑到几本没理疵的让林雨
翔背。林雨翔对古文深恶痛绝,迫于父亲的威严,不得不背什么“人皆有所不忍,
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简单一点的像“无古
元今,无站无终”。背了一年多,记熟了几百条哲理,已具备了思想家的理论,只
差年龄还缺。七岁那年,林父的一个朋友,市里的一家报社编辑拜访林家,诉苦说
那时的报纸改版遇到的问题,担心众多,小雨翔只知道乱背“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编辑听见连小孩子都用《左传》里的话来激励他,变得大刀阔斧起来,决定不畏
浮云,然后对林雨翔赞赏有加,当下约稿,要林雨翔写儿歌。林雨翔的岁数比王
勃成天才时少了一倍,自然写不出儿歌。八岁那年上学,字已经识到了六年级水
平,被教师夸为神童。神童之父听得也飘飘然了,不再通林雨翔背古文。小雨翔
的思想得到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