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枪与土炮(18+) [2014/01]
- 苛政猛于虎 做鸡也痛苦 [2011/11]
- 乳头畅想曲(18+) [2013/07]
- 孔氏春晚 PK 央视春晚( 2015 ) [2015/02]
- 红颜薄命的七姨婆(P民往事二) [2013/07]
- 太平公主 PK 超级乳牛 [2011/08]
- 孔氏春晚 PK 央视春晚 ( 2014 ) [2014/01]
- 纤手玉足话女人 [2011/12]
- 炕战英雄毛委员 [2015/09]
- 痛心疾首话桑兰 [2011/05]
- 假如 Lee 将军在中国 ...... [2011/05]
- 美利坚金枪不倒 [2011/06]
- 断头台下女儿血 [2011/12]
- 浅谈南京话中的英语(非南京人慎入) [2015/06]
- 孔氏春晚 PK 央视春晚(2013) [2013/01]
- 他将自己交给大海(P民往事一) [2013/06]
- 致爱国贼 (三) [2012/02]
- 俐俐摸了老张的腚 [2012/01]
- 民市长不敌党书记 [2012/02]
- 地沟油文学, 就是亚克西 [2012/07]
引子
要说天朝与国际接轨,还得追溯到辛亥革命。自从大天朝驱除了满鞑子,男人剪掉了猪尾巴,留起了西装头;女人放开了裹脚布,不以天足为耻那一刻,用句时髦的话说,就开始与世界接轨了。
可就是有那么一小撮亡我之心不死的海外敌对势力,总是与伟光正的 GCD 过不去,硬说裆中央折腾了几十年,把天朝搞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人死牛瘟,满目疮痍,仍旧没能与国际接轨。
这是什么话?摸着良心想想,现如今的天朝,与世界接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繁荣娼盛与泰国妹接轨,杀人越货与黑人兄弟接轨,长江翻船与南韩接轨,网络封锁与金三胖接轨。难道这还不算接轨?
但是那些花了银子买下乌沙的贪官却嫌不够。他们总喜欢折腾个这会那会,用来提高自己的正能量,摆显自己八面威风,治国有方。
# # # # #
六朝古都的贪官当然不能免俗。前些日子,南京也用民脂民膏捞了个啥“轻凹会”办办,这可害苦了治下的P民。贪官说因为南京也与世界接上轨了,所以P民人人要会说点英语,不说就是对毛主席不忠。就连城南小巷里那些普通话都不会的老头老太,也得来两句“好啊油”,“发克油”之类的洋泾浜英语装点门面。如此这般的面子工程,确实是有点难为那些老南京了。
其实南京人也不是不说英语,南京话中夹带英语是有年头的了。不过南京人比较大萝卜,只对英语二十六个字母中的第二个情有独钟,这尤其体现在南京人独创的四字成语中,不信请看:
(1)一B吊骚:此词看似不雅,实则不黄,也就是个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一塌糊涂”。例如:那个小妞漂亮得一B吊骚。
(2)死B呆(ai)吊:形容某人不够八面玲珑,不太活络,比较死板。例如:张三那个人死B呆吊的,不适合在官场混。
(3)老B老吊:形容某人不知轻重,大大咧咧,为人张扬。例如:你那个朋友咋回事啊,老B老吊的。
(4)狗B叨叨:形容某人不光明正大,蝇营狗苟,较为猥琐。例如:这事与你何干?成天狗B叨叨的,滚一边去。
(5)B大胡话:形容某人言而无信,海地湖天,说话假大空。例如:你不要相信李四,人人都知道他在B大胡话。
(6)牛B哄哄:形容某人口无遮拦,爱吹牛皮,往往高抬自己。例如:鬼才相信他炒股赚了几十万,整天牛B哄哄的。
南京大萝卜遵循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借用英语为语素,创造出了鲜活的俚语村言,为丰富南京话的词汇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得南京话更加生猛,热辣。
其实,在语言中夹带英语第二个字母并非是南京大萝卜的专利,这在天朝神州大地不同省份的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认清了这一现象,那么前一阵子,殃视的毕老爷用一句东北土话来问候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有必要来个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