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不亡没有天理---东北人希望日本人再来统治 [2011/09]
- 林淵:《昆明軍區女演員文革遭虐殺 》 [2012/05]
- 【转贴】顾雪雍:《我所知道的中共“五方特务”袁殊》 [2012/04]
- 毕福剑现身 网民一片欢呼! [2015/01]
- 从香港和中国的比较中,你看到了什么? [2011/09]
- 刘亚洲力证中国共产党假抗日、真卖国——读刘亚洲《信念与道德》 ... [2011/08]
- 不可多得的绝妙文章:武宜三先生培训班开学训辞 [2011/10]
- (两年前未刊稿)重庆扫黑风暴系列深度报道3:颂扬声后的坊间争论 [2012/03]
- 评WACT《三年自然灾害真的饿死了三千万人吗? 》 [2011/09]
- 白岩松:《问中国证监会尚福林》 [2012/02]
- 这么怕死,还来做什么?!----李克强做秀香港三日记 [2011/08]
- 【轉貼】中共兩度抹黑「美人魚」楊秀瓊 [2015/01]
- 训练班第四课——小结 [2011/10]
- 【保留文献】陈行之:中国确实存在一个“掠夺集团” [2013/04]
- 1908书社3月10日在香港开幕 [2012/03]
- 培训班第五课——武宜三猜想 [2011/10]
- 训练班第二课——武宜三第一定律 [2011/10]
- 武宜三想开办训练班,为我党培训信息员 [2011/10]
- 训练班第三课——武宜三第二定律(课后研讨:比比你骂人的水平) [2011/10]
- 也是纪念----今天是“918”事变80周年 [2011/09]
- 中共过河拆桥又一例——红色特务劉維濂受迫害 [2013/02]
- 纪念反右运动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召开 [2012/06]
- 新京报:北京官方昨日正式承认中共整体腐败 [2012/05]
- 外交部就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华使馆事答记者问 [2012/05]
- 虎伥先生,且慢得意——答“人权是非”同志 [2011/10]
【毕竟是才女,资中筠的文章——就是不一样。(网络)】
大约上世纪70年代,有一位比利时的汉学家写过一篇文章称,每当有重要活动,长安街会出现一道景观:中间是要人们的车队驶向人民大会堂,两旁人则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人们伸长了脖子,盯着那窗帘遮盖的车窗,努力猜测里面掌握他们命运的人们是什么样的。由于中国人文娱活动贫乏,围观这种车队也是一种消遣。(此为大意,原词记不准确)。我对这段话印象深刻,按照当时的标准,此话可称“不友好”,但内心佩服此公笔法尖刻而观察敏锐。
我因在“对外友协”做接待外宾的工作,曾借洋人之光,陪同外宾乘车往人大会堂参加国宴,有坐在“被看”的汽车里经历。从窗帘缝隙往外看,果然车子的两旁第一道是警卫线,而警卫线后面就挤满了努力靠近的人,而且都是“伸长脖子”看汽车。若不是亲身经历,现在读此文可能会不相信。因为现在如果有“重大活动”,早已“交通管制”,附近怎么可能允许人群聚集,更何况“伸长脖子”“盯着看”!即使没有“重大活动”,长安街两旁忽然出现这样的人群,能不引起恐慌而被驱散吗?这么说,那个动乱年代的“维稳”神经还没有绷得那么紧?
另一方面,现在的北京市民大约也没有兴趣围观要人车队。首先,各级名人要人天天在电视出现,已成审美疲劳,躲都躲不开;再说,天下熙熙,人人忙于稻粱谋,没有那个闲工夫,文化生活虽不算很丰富,但还不至于要以看汽车为娱乐。从这点上说,社会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我们已经摆脱了“看客”的角色吗?
就以最近那桩令“友邦惊诧”的惊天大案来说,从案发到现在二十天内海内外沸沸扬扬,各种“最新消息”在网上满天飞,真假难辨;分析家、政论家、知情人,纷纷出台,有预测、有追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所有这一切,只能视作是局外人的猜测。官方给出的唯一信息,只是证实了确有其事。从此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装聋作哑,一语不发了。我想,如果不是这位仁兄制造了国际事件,令当局遮掩不过去,也许还可能永远成为“最高机密”了。借用一句那位比利时汉学家的说法:对于掌握他们命运的是什么样人,人们只能伸长脖子好奇地猜测。
一开始,我收到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也未能免俗好奇地围观、猜测、判断真伪。继而一想,猜测有用吗?猜对了如何,猜错了又如何?至今,号称“当家作主”的中国老百姓,对于操有对他们生杀予夺之权的“仆人”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你上我下,是亲热抱团,还是你死我活,都只有旁观瞎猜的份儿。那么,这一所谓“惊天大案”要它大就大,要它小,自有办法做小。结果很可能如法国谚语云:“大山里钻出个小老鼠”。
我们大家归根结底都是看客,而“伸长了脖子”看戏台,人家大幕就是迟迟不开。后台重地,闲人免进,你能冲进去看个究竟?不禁又想起明朝夺了侄子位的永乐帝朱棣对方孝孺说的那句话:“此朕家事”。外人就不必自作多情了。当然,如果闲着没事,作为一种文娱活动,猜猜也无妨。反正本人已经兴趣索然。至于这出戏的结局是否会对国运民瘼起决定性作用,那倒未必,毕竟,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十三亿中国人的命运恐怕不能是哪些人家的“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