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图让你了解中国左派与右派的区别zt [2014/04]
- 谈现代美女观 [2013/11]
- 舌尖上的旅行——重庆zt [2014/05]
- 回国朋友家小聚 [2014/07]
- 从上一代的情感恩怨谈女性的觉醒(原创) [2014/03]
- 公公,婆婆和老公(原创) [2012/04]
- 从隆胸说现代西方的愚昧(原创) [2011/09]
- 舌尖上的成都---小吃十大经典zt [2014/06]
-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考验着这个民 [2014/09]
- 我的面试经历,看俐俐面试有感 [2012/01]
- 我爱土豪金 [2013/10]
- 纪念停战60年,朝鲜香艳,韩国传统(多图对比) [2013/07]
- 不说真话要死人吗? [2015/03]
- “愚昧”的中国,想说恨你不容易(原创) [2011/10]
- 怎样去爱? 一个儿子写给母亲的信 [2011/06]
- 嫁给高素质男人的痛苦。。。(原创) [2014/03]
- 我喜欢被洗脑(原创) [2012/04]
- 伤花怒放(原创) [2014/03]
- 中越战争35周年纪念忆小舅 [2014/02]
- 我的论坛经历 [2014/03]
- 一位伟人让我想到了他们---值得我尊敬的艺术家 [2013/09]
- 我是中国人,我怕谁(原创) [2012/03]
天同星
洋奴者,极度崇洋而致奴也,指某些中国人,比西方人还崇拜西方文明,比西方人还鄙视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五千年,博大精深,当然我也不否认其中的糟粕也是博大精深。比如奴性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其实这些人的奴性心态恰好证明了他们是中国人(更准确地说是明清以后的中国人)。他们缺乏以理性,独立的精神去思考自己的祖宗文化(这恰好是西方文明所提倡的)。
洋奴们总是说,中国人称赞中国文明好,是自吹自擂,有政治目的。那么,外国人说中国文明好呢?很想知道,当西方人也说中国文明很了不起时,不知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是如何的精彩?
毕竟洋奴们也是中国人,为了让他们能多了解一下中国文明,我只好尽量引用西方人对中国文明的说法。
1,有人说,看不出中国文明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先确定一下,你想说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想说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什么学术界研究的东西。
那么,请问,现在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东西有多少是“MADE IN CHINA”?很多吧,这不是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么?
“什么?你说的是文明?”
凭什么地下挖出个东西就叫文明,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就不叫文明?
“这些东西都是用西方人的科学技术产生出来的?”
你不讲现实了?要开始研究其来源了?
好吧,我们也开始研究文明的起源,那么这些科学技术又是从哪儿来的?现代的西方科学兴起,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那么请问达芬起,米开朗基罗这些人的工作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何影响呢?
你可以把我上述话当作一种调侃。我想说的,文明本身就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没有上一代,哪来的下一代?尽管,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未见得能感觉得到上一代的成果。
同样,我要问,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对现实生活有没有影响?几万年前,某原始人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生火,这一发现,对现代生活有没有影响?
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请各位最好了解一下英国人李约瑟及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尽管希腊人和罗马人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李约瑟认为,在文艺复兴前,中国人在科技上的发明创造领先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国人不仅拥有四大发明,还是现代农业、航运、钢铁、能源和火箭技术的早期奠基者。李约瑟试图告诉世人:当今世界大部分科技文明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基础上的。”
还有英国人罗伯特•坦普尔写的《中国一百发明》讲了中国古代一百条影响世界重要的发明。(维基百科,词条,中国一百发明)
“坦普尔在《中国的天才》一书的前言《西方欠中国的债》写道:“历史上一个不为人知的最大的秘密,就是我们生活於其中的现代世界,乃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结合的产物,现代世界以之为基础的发明和发现,可能多半来自中国。但是这个事实却不为世人所知,对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同样地无知。从十七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后,中国人被西方的技术所震惊,犯了对自己成就的健忘症。”
在这个论坛上,我不只一次看见某些人说,中国古代科技很落后,很想笑。事实是,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上千年,直到明朝中期才开始落后。要说中国近现代科技落后还差不多。
顺便纠正下某流行观点,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可惜只是用来做烟火,而西方人学了,用来造枪炮打中国人。”
中国人在明初就有大规模使用火枪的军队,更发明了三段轮射的方法,在平定云南时立了大功。后来戚继光、余大酋发明了可以在车上放枪的正偏厢车阵,一为进攻,二为防守,这已经有了坦克的影子。
2、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吗?
前些天,有人说,相信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是可悲,无知的。在前面的讨论中,有人大量引用维基百科的东西,那俺也只好跟着引:
“黃河文明:發源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發展出夏朝、商朝與周朝。
長江文明:發源於長江在四川、兩湖與江南流域等地區,是這些區域文明的總稱,形成大約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最後發展出巴蜀、楚国、徐國與吳越等國。” (维基百科,文明一词)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系指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由此延续所产生的文化总汇则称为中华文化。而所谓文明,即是人类建立的社会体系。
考古上雖然目前僅發現中國文明有3500多年,但中國學術界普遍主张中国文化已有5000年(按,难中国学术界都是无知,可悲?)。華夏文明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 ,形成了華夏族 。由於秦的統一中國,黃河文明進一步與別的區域的文明相融合,融合过程经历至今便为中華文明。”(维基百科,华夏文明一词)
这里要说明一点,对于五千年文明,从史学上看,毫无疑问。但在考古学上不能完全确定,有争议,这很正常。既然是争议说明尚未定论,为什么争议的某一方就成了无知,可悲?俺不明白。
3。用甲骨文教中文。
我们教孩子中文,从汉字起源讲起,自甲骨文开始。
有人说,这是死路一条,从未听说中文学校这么教。我很想自吹一下,说这是我们的独创。不过,不太好意思,这种方法早就有了。私塾里有“小学”一课(不是现代的小学),就是讲汉字的来源。
当我们开始有这种想法时,收罗了一大堆诸如《汉字的起源》这样的书籍,其中有一本《汉字的王国》,是外国人写的,作者中文名字叫林西莉,最后这本书成了我们教学使用的最主要教材之一。因为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西方,对他很适合,以下是该书序言的一部分: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我50年代末,跟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开始学习汉语起,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我。高本汉每教一个字都要解释它的结构以及人们所知道的它的最初形式。他讲汉字的来龙去脉,使它们变得活生生,很容易理解。当时他本人作为世界最知名的汉语语言家之一已有几十年,但是他对汉字的热爱仍然充满青春的活力,他以似乎永不枯竭的激情在黑板周围的粉尘中进行着汉字分析。
1961年至1962年我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后来在音乐学院学习古琴。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却很少加以解释。
我在旅居亚洲和拉丁美洲之后又回到了瑞典,于7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汉语教学。我发现我的学生的反应跟我过去完全一样--我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得越多,他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当我同时也讲解这些文字所来自的那个世界,讲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车辆、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就特别好。”
。。。
(“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却很少加以解释。” 这就是目前大多数中文教学方法上最大的弊病。)
关于李约瑟及其著作,网上可查到。想看热闹的,可看以下视频《源·探索中国》(这里面有很多让人震惊的发现),
http://kejiao.cntv.cn/history/tansuofaxian/classpage/video/20110503/100018.shtml
http://jishi.cntv.cn/yuantansuozhongguo/classpage/video/20110504/100074.shtml
洋奴者,极度崇洋而致奴也,指某些中国人,比西方人还崇拜西方文明,比西方人还鄙视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五千年,博大精深,当然我也不否认其中的糟粕也是博大精深。比如奴性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其实这些人的奴性心态恰好证明了他们是中国人(更准确地说是明清以后的中国人)。他们缺乏以理性,独立的精神去思考自己的祖宗文化(这恰好是西方文明所提倡的)。
洋奴们总是说,中国人称赞中国文明好,是自吹自擂,有政治目的。那么,外国人说中国文明好呢?很想知道,当西方人也说中国文明很了不起时,不知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是如何的精彩?
毕竟洋奴们也是中国人,为了让他们能多了解一下中国文明,我只好尽量引用西方人对中国文明的说法。
1,有人说,看不出中国文明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先确定一下,你想说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想说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什么学术界研究的东西。
那么,请问,现在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东西有多少是“MADE IN CHINA”?很多吧,这不是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么?
“什么?你说的是文明?”
凭什么地下挖出个东西就叫文明,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就不叫文明?
“这些东西都是用西方人的科学技术产生出来的?”
你不讲现实了?要开始研究其来源了?
好吧,我们也开始研究文明的起源,那么这些科学技术又是从哪儿来的?现代的西方科学兴起,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那么请问达芬起,米开朗基罗这些人的工作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何影响呢?
你可以把我上述话当作一种调侃。我想说的,文明本身就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没有上一代,哪来的下一代?尽管,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未见得能感觉得到上一代的成果。
同样,我要问,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对现实生活有没有影响?几万年前,某原始人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生火,这一发现,对现代生活有没有影响?
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请各位最好了解一下英国人李约瑟及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尽管希腊人和罗马人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李约瑟认为,在文艺复兴前,中国人在科技上的发明创造领先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国人不仅拥有四大发明,还是现代农业、航运、钢铁、能源和火箭技术的早期奠基者。李约瑟试图告诉世人:当今世界大部分科技文明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基础上的。”
还有英国人罗伯特•坦普尔写的《中国一百发明》讲了中国古代一百条影响世界重要的发明。(维基百科,词条,中国一百发明)
“坦普尔在《中国的天才》一书的前言《西方欠中国的债》写道:“历史上一个不为人知的最大的秘密,就是我们生活於其中的现代世界,乃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结合的产物,现代世界以之为基础的发明和发现,可能多半来自中国。但是这个事实却不为世人所知,对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同样地无知。从十七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后,中国人被西方的技术所震惊,犯了对自己成就的健忘症。”
在这个论坛上,我不只一次看见某些人说,中国古代科技很落后,很想笑。事实是,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上千年,直到明朝中期才开始落后。要说中国近现代科技落后还差不多。
顺便纠正下某流行观点,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可惜只是用来做烟火,而西方人学了,用来造枪炮打中国人。”
中国人在明初就有大规模使用火枪的军队,更发明了三段轮射的方法,在平定云南时立了大功。后来戚继光、余大酋发明了可以在车上放枪的正偏厢车阵,一为进攻,二为防守,这已经有了坦克的影子。
2、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吗?
前些天,有人说,相信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是可悲,无知的。在前面的讨论中,有人大量引用维基百科的东西,那俺也只好跟着引:
“黃河文明:發源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發展出夏朝、商朝與周朝。
長江文明:發源於長江在四川、兩湖與江南流域等地區,是這些區域文明的總稱,形成大約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最後發展出巴蜀、楚国、徐國與吳越等國。” (维基百科,文明一词)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系指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由此延续所产生的文化总汇则称为中华文化。而所谓文明,即是人类建立的社会体系。
考古上雖然目前僅發現中國文明有3500多年,但中國學術界普遍主张中国文化已有5000年(按,难中国学术界都是无知,可悲?)。華夏文明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 ,形成了華夏族 。由於秦的統一中國,黃河文明進一步與別的區域的文明相融合,融合过程经历至今便为中華文明。”(维基百科,华夏文明一词)
这里要说明一点,对于五千年文明,从史学上看,毫无疑问。但在考古学上不能完全确定,有争议,这很正常。既然是争议说明尚未定论,为什么争议的某一方就成了无知,可悲?俺不明白。
3。用甲骨文教中文。
我们教孩子中文,从汉字起源讲起,自甲骨文开始。
有人说,这是死路一条,从未听说中文学校这么教。我很想自吹一下,说这是我们的独创。不过,不太好意思,这种方法早就有了。私塾里有“小学”一课(不是现代的小学),就是讲汉字的来源。
当我们开始有这种想法时,收罗了一大堆诸如《汉字的起源》这样的书籍,其中有一本《汉字的王国》,是外国人写的,作者中文名字叫林西莉,最后这本书成了我们教学使用的最主要教材之一。因为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西方,对他很适合,以下是该书序言的一部分:
“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我50年代末,跟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开始学习汉语起,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我。高本汉每教一个字都要解释它的结构以及人们所知道的它的最初形式。他讲汉字的来龙去脉,使它们变得活生生,很容易理解。当时他本人作为世界最知名的汉语语言家之一已有几十年,但是他对汉字的热爱仍然充满青春的活力,他以似乎永不枯竭的激情在黑板周围的粉尘中进行着汉字分析。
1961年至1962年我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后来在音乐学院学习古琴。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却很少加以解释。
我在旅居亚洲和拉丁美洲之后又回到了瑞典,于7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汉语教学。我发现我的学生的反应跟我过去完全一样--我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得越多,他们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当我同时也讲解这些文字所来自的那个世界,讲述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车辆、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河、动物与植物时,效果就特别好。”
。。。
(“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却很少加以解释。” 这就是目前大多数中文教学方法上最大的弊病。)
关于李约瑟及其著作,网上可查到。想看热闹的,可看以下视频《源·探索中国》(这里面有很多让人震惊的发现),
http://kejiao.cntv.cn/history/tansuofaxian/classpage/video/20110503/100018.shtml
http://jishi.cntv.cn/yuantansuozhongguo/classpage/video/20110504/1000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