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罗宣言! [2015/08]
- “Chink in the Armor” 是侮辱中国人吗? [2012/02]
- G20保安工作考察报告 [2016/08]
- 插队美国,开荒种菜 [2011/06]
- 国人啊,让我如何爱你啊? [2015/04]
- 雾霾一线实况报道 [2015/12]
- 爬山看红叶,误闯美军军营 [2013/10]
- 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该帮助贝克一家? [2011/08]
- 今年又是个大丰收 [2013/09]
- 庆祝土拨鼠日--打鼠英雄智擒土拨鼠的故事 [2012/02]
- 酿酒的“秘方”(不断完善中) [2011/09]
- 趣事--王八大丰收了! [2011/06]
- 《中国雾霾考察报告》 [2014/01]
- 回国见闻及遭遇 [2011/11]
- 自己动手,酒足菜饱 [2011/07]
- 智擒花梨鼠 [2012/07]
- 钱财这东西,不是你的不能要、不能拿、更不能偷。 [2012/01]
- 三哥的精神病换来了我的今天 [2011/12]
- 在中国钱好用还是权好用? [2012/07]
- 再见, 我的爱车。。。 [2012/12]
- 远亲不如近邻--热心、乐观、幽默的的加拿大邻居 [2011/12]
- 纽约中国领馆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2011/10]
- 木兰花开又一春 [2012/03]
话说俺老农一个,搬到哪里都先勘探地形、开荒种菜,这么多年了,大半年时间里不用买菜,基本上是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除此之外,还少不了“贿赂”周围的邻居、同事、朋友,反正自己也吃不了。总之俺一直是过着“三分地、一只狗, 没有老婆吼”自娱自乐、不愁吃喝、不求上进的日子,很自我很满足哩,直到有一天俺搬到美国,嘿嘿。。才知道还有比这更自在的。。。
因工作关系,俺于2007年离开了学习、工作、生活了17年的加拿大,搬到纽约。乡下人享受不了都市的热闹生活,就在郊外扎窝了。因加拿大的房子还没买掉,俺第一年先在一对意大利老人家租房住下了。日后俺才发现这些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后代,小农经济学得比中国人还老农,除了钱不是自己造,家里用的、吃的多是自产自制的。他们不光自己种菜、养猪(儿子在Vermont养)、做各种果酱,还自己酿酒!意大利老头很好客,三天两头地请俺到楼上他们家,大块吃肉(有一次吃猪头啊!)不说, 还大碗喝酒。是他自酿的葡萄酒,直接从大桶里倒,俺只喊过瘾,老头更来劲了,承诺到秋收的时候一定带俺去,教俺酿酒。
到了10月中旬,老头把他女婿的皮卡借来了,还带了他的另外两个老朋友一块上路了。这三个老头都是意大利移民,最老的80多了,最年轻的也快70了。 到了酿酒的地方才知道这纽约附近意大利人真多,长长的队伍几乎清一色,顾客和工作人员都叽里咕噜说俺听不懂的意大利语。店老板一身正装,面无表情,活像个黑帮头子,难怪《教父》故事背景都是在纽约,有群众基础啊!突然想起来了,俺的邻居、描述意大利黑帮电视连续剧《Sopranos》的演员、导演Michael Imperioli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Imperioli) 也是意大利人。好啦好啦,咱今天不扯黑帮,专心讲俺如何酿酒吧。
话说店主在加州有三处葡萄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葡萄。到秋收的时候,把一部分葡萄运到纽约,卖给排长队的人们。有的人是直接买了葡萄弄回家用最传统的方式—光脚踩,据说这样挤出来的葡萄汁酿成的酒味道独特,要是好几天没洗过脚了,味道会更佳。估计《红高粱》里面酿酒撒尿是同一个道理,都是加酵母啊!难道这又是马可波罗 学咱酿高粱酒没学到家而改良发明的? 就像学咱做馅饼没学会如何把馅放进去、只好放到表面成了Pizza一样!哈哈哈。。
当然了,你可以买葡萄,交点费、用他们的机器当场榨成汁,也可以买他们已经榨好的各种葡萄汁。多数人都准确地知道要啥,就直接买在加州榨好后运来的葡萄汁,我们也是如此。具体买啥,各样买多少,如何混合,俺就随老头他们了,反正俺啥也不懂,只出力就行了。结果大家一起买了满满一匹卡。俺第一次做,没敢多 ,只做了2桶。俺看着满车的葡萄汁,和老头开玩笑:“要是做不好,成了醋,这么多,一辈子不要买醋了”。老头拍着胸脯说:“我做了37年了,从没做成过醋!”。回家的路上老头们 告诉俺,店老板对他们说他今天非常高兴,因看见咱中国人也来做酒了。
回家后,老头们指挥,俺动手,用他们的传统配方、按不同比例把不同的果汁在大缸里混合,之后装瓶,封口、加封气管,让它们自然发酵就行了。制作过程中,他们之间叽里咕噜全是意大利语,俺抗议:“你们有啥秘密诚心瞒着俺啊?!”哈哈哈。。
经过3~4个月的自然发酵,浑浊的葡萄汁慢慢变清,下面沉积了一寸多厚的渣子,这时候要倒瓶,把渣子去掉。还是老头指导俺动手,用吸管把酒从一个瓶倒到另一瓶。这时候葡萄糖几乎变成了酒精,可以喝了, 只是口感还不是太好,涩口!要再放它一段时间才会更柔和,且越久越好喝。在这之前,还需倒一次瓶,因下面还有沉淀。
2007年第一次做俺不知深浅,只做了2桶,尝到了甜头。2008年加倍做了4桶,根本不够喝的,中间断顿好几个月。于是2009年翻番做了9桶,还是不够,因2009年加州特别热,葡萄特别甜,酿的酒也就格外好,很多朋友都来帮忙,一开Party,都带着罐子、瓶子来了,连喝加带,有的甚至恨不得抱着俺的酒桶走,那可不行,俺下一年还得用呢! 于是,2010年,俺咬了咬牙,跺了跺脚,又翻了一倍,做了18桶!6桶白的,12桶红的,我就不信管不够你们!
问题出来了,加州2010年奇冷,葡萄不甜,酒也不咋地。都9个月了,红的喝起来还是涩,白的还不错。那俺就先喝白的,但愿等白的喝完的时候红的也好了,否则,真不用再买醋了,这十几桶真够俺吃一辈子的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