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前尘往事 – 一本黄色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去崇明岛务农那几年,生活非常枯燥,想看书也没有来源。那一日傍晚,从朋友处看到一本《莎士比亚戏剧选》,不禁眼睛发亮,捧出一万分的诚意同他情商,能否借来一阅。朋友说,借阅可以,不过看完后必须归还。他也是害怕孔乙己般的“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的恶习吧。我当即赌咒发誓,一定有借有还,然后便喜滋滋地捧着书回到宿舍。
翻开书正打算享受这一份盛宴,广播里传来一阵吼叫:“大家到食堂集中,传达毛主席最新指示!”当时的我,骂“他奶奶的”的心情都有,当然不敢骂出声,拿起小板凳乖乖地向食堂走去。走了两步,忽然灵机一动,折回身将《莎士比亚戏剧选》揣进怀里,随着人流走进食堂,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
负责传达毛主席最新指示的是副连长,姓韩,复员军人,慷慨激昂地开始讲话。毛主席讲什么今天我完全记不得了,不外乎勉励全国人民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吧,他老人家临死前也只有这一件事情挂在心上了。莎翁的文字却吸引了我的全部关注。那时候我的英文程度只够幼稚园水平(即便今天依然看不懂莎翁的原著),但译者朱生豪先生的才华弥补了语言的隔膜,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眼前展开绚烂的画卷。我看得太入神了,竟没有注意到韩副连长站在面前。等我抬起头,已经来不及将书藏到怀里了。韩副连长一脸严肃,将蒲扇大的巴掌伸到我面前:“把书拿来!”我嗫嚅着想申辩,却说不出话。书被拿走了,韩副连长将书放到他面前的条桌上,继续他的宣讲。我的心一下子掉进冰窖里,这下完了!拿什么还给朋友呢?到不是怕挨批判,我已经掉到社会最底层了,天天在田里劳作,即便扣我一顶“留恋封资修文化”的帽子,大不了还是在田里滚爬,什么了不起!我难过的是对不起朋友。他冒着风险保存这本书是多么不易啊,却因为我的大意把事情搞砸了,怎么办呢?
会议结束了,我壮着胆走到韩副连长面前,十分沉痛地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再三表示今后绝不再犯,希望领导给我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不管怎么说,我得把书要回来呀!韩副连长倒是很诚恳地问我:“你为什么要看黄色书?”这下轮到我呆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向他解释,这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不是黄色书。他摇摇头,还是很严肃地问我:“纸张这么黄,不是黄色书是什么?”我发誓,这是他的原话!事隔四十余年,这句话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当时我的反应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呆呆地站在他面前,像个傻子。
书被收走了,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宿舍。室友问明原委,动了恻隐之心,自告奋勇地帮我去说情。室友与韩副连长经常小酌一杯,有了这层关系,韩副连长慈悲为怀,放我一马,说如果认错态度好,可以考虑把书还给我。室友回来一说,我是绝路逢生,打躬作揖地向他道谢。当天夜里,马上草拟一份检讨书,态度之诚恳,检讨之深刻,相信可以打动神仙阿爹。第二天一早,诚惶诚恐地送去办公室。有了室友招呼在先,韩副连长没有难为我,谆谆教导我以后不可再看黄色书,便将书还了出来。我拿着书,一刻也没有停留,直接走去朋友的宿舍,完璧归赵。总算保住了自己“有借有还”的声誉,遗憾的是原来应该很美好的仲夏夜之梦生生地被搅了。
韩副连长没有读过几年书,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对黄色书的诠释,妙不可言,岂是读书人想象得出来的?毛主席说“贫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信然!不过是在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