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贝壳村2012夏令营 – 舞文弄墨
前尘往事 – 务农忆趣(三)
河里有什么
乡下没有浴室,炎夏溽暑,河里便是洗澡的处所了。三伏天太热,中午是不下田的,大家便去河里戏水。河水深可没顶,浅才及脐,那时候还没有污染,河水清亮,不乏鱼虾等水产。在河里抓鱼是不可能的,但另有一项收获:摸黄蚬。我不知道这种贝类在北方叫作什么,在上海就叫黄蚬。今天洛杉矶的中餐馆都有一个菜色,名叫“葱姜大蚬”,实际上是大个的蛤蜊。华人社区的大华超级市场有卖一只鼎品牌的“宁波醉蚬”,便是那种货色。
黄蚬都栖息在河底浅浅的污泥中,走进河里,觉得脚底硬硬的硌脚,就是它们了。一个猛子扎下去,抓一把污泥上来,运气好的话,能摸到五、六个。三五个小伙子,乘中午休息,到河里摸上半个小时,约摸有一铅桶的收获。
铅桶是上海人盛水的家什,叫“铅”桶,其实是铝制的。宿舍里用它来打水,男孩子邋遢,有时候竟用来洗脚。一铅桶的黄蚬大概七八斤,傍晚收工回来,到菜园里摘几根葱,放一些盐,便架起火来煮。煮熟的黄蚬,汤水是乳白色的,飘着碧绿的葱花,散发出一阵阵香味。大家狼吞虎咽,一会儿便风卷残云,大赞人间美味。
谁知睡到半夜,个个起来上茅厕,拉得稀里哗啦。是黄蚬没洗干净吗?还是洗过脚的铅桶没洗干净?谁也说不清。这一节,到今天也没有考证出来,当年的赤脚兄弟偶尔重聚,说起来还忍俊不禁。
(待续)